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的影响与挑战

发布时间:2018-10-11 18:29
【摘要】: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迅速,特别是能源和新材料技术的突破,极大可能改变人类现有能源格局,并对建立在化石能源思维下的传统环境治理体系带来巨大影响。为此,本文梳理了第四次工业革命代表性的科技进展,分析了其对国家环境治理体系的积极影响:(1)将改变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工业、农业和城市形态,打破经济发展对资源、能源和土地的高度依赖,彻底告别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将真正实现面向现在和未来的数据精准决策,显著改善人类应对不确定性环境风险能力。另一方面,由于人工智能会极大提升公民个体对复杂科学技术和社会规则的掌握能力,会改变传统治理结构中政府—市场—社会三元力量对比,给政府在环境治理领域的政策制定和执行带来新的挑战:(1)公众的能力足以使得他们对政府做出的任何不利于自己的政策提出挑战,政府信息公开和透明决策压力空前;(2)社交媒体使得公众对政府及主流媒体信息的关注大大下降,对政府如何利用新型社交媒体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对社会管理部门如何培育环保社会组织,弥补政府影响力下降所产生的空白提出了新的课题;(3)个体可以同时具有律师、会计、记者等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挑战政府维护社会公平稳定的利益裁量权,对环境司法公正提出更高要求。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环境体制改革创新,追求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关注、分析并积极适应由于技术变革引起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变化,避免制度资源错配,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在进行工业化的后发型国家尤为重要。文章最后建议,要高度关注这个领域的研究前沿进展,在制定发展规划与改革措施过程中,以未来的技术环境为出发点;要加强治理创新,引导技术朝着有利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要加强技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双向影响研究,推进政府改革与创新,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represent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specially the breakthroughs in energy and new material technologies, is highly likely to change the existing energy pattern of mankind. I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fossil energy. Therefor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presentativ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analyzes its positive impact on the nation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system. (1) it will change the industrial, agricultural and urban forms based on fossil energy. Break the high depende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resources, energy and land, completely bid farewell to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estruction; (2) will truly realize the current and future data accurate decision-making,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mankind to deal with uncertain environmental risks. On the other hand, becau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ll greatly enhance the individual citizen's ability to master complex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al rules, it will change the traditio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government, market and society. New challenges to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government policies in the area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 the ability of the public to challenge any policy that the Government makes against itself, The pressure of open and transparent decision-making on government information is unprecedented; (2) Social media have significantly reduced public attention to government and mainstream media information, posing new challenges to how governments use new social media to promote and educate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uts forward a new topic on how social management departments cultiv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make up for the gaps caused by the decline in government influence. (3) individuals can simultaneously have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complex social problems such as lawyers, accountants, journalists, etc. It challenges the government to maintain the interests of social fairness and stability, and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environmental justice. At present, China is carrying out environmental system reform and innovation, pursu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ability. How to pay attention to, analyze and actively adapt to the changes in economic base and superstructure caused by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avoid the mismatch of institutional resources.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a country like ours that is industrializing. Finally,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frontier research progress in this field, take the future 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 as the starting point in the process of formulating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reform measures, and strengthen governance innov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the bidirectional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ability, to promote government reform and innovation, and to provide better public goods for the people.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秘书处;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三五’期间我国社会安全风险治理研究”(批准号:71642005)
【分类号】:X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北京环境治理确定三大目标[J];海河水利;2002年01期

2 罗海林;众多院士专家为上海水环境治理战略规划献计献策[J];上海环境科学;2003年03期

3 吕承华;环境治理范式的演进与环境自觉行动[J];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04年01期

4 马川;;环境治理成本理应进价格[J];中国石油石化;2007年03期

5 朱旭峰;王笑歌;;论“环境治理公平”[J];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09期

6 王雪;范笑笑;;社区合作:环境治理的新出路[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09期

7 ;江苏省沿江环境治理投资4年增10倍[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8年03期

8 刘兆征;;中国环境治理失灵问题的思考[J];环境保护;2008年16期

9 长江;;长江委将与丹麦开展流域水环境治理合作[J];人民长江;2008年20期

10 维夫克·拉姆库玛;艾丽娜·皮特科娃;继红;;环境治理的一种新范式:以提高透明度为视角[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留财;;从西方环境治理范式透视科学发展观——以《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为案例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2 王玉明;邓卫文;;广东环境治理中政府协作困境及原因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强;;产权视角下的政府环境治理[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4 鲁新春;胡志敏;袁西锐;;搞好水环境治理,建设生态型强市[A];山东水利学会第十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5 刘伟;仲兵;;我国环境治理决策能力的现状检视与发展路向[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许健;;论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国家主权[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7 张春;;论全球环境治理的合法性——一项结合政治学、法学和社会学的尝试[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8 朱德米;;从行政主导到合作管理:我国环境治理体系的转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9 胡剑锋;;环境治理需要转变思路和制度创新——温州鳌江污染整治的经验及启示[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10 洪大用;;试论改进中国环境治理的新方向[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留财;从理论视角看当今环境治理[N];中国环境报;2007年

2 江华 张建民 温州大学商学院;行业协会实施自愿性环境治理的温州经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记者 蒋健;积极引导 广泛动员 推进城乡结合部环境治理[N];巴中日报;2010年

4 记者 黄桂云;认真落实“六个一” 环境治理“进社区”[N];眉山日报;2011年

5 记者 开永丽;城乡环境治理不力 404人被问责[N];四川法制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刘淼淼;新模式 新方法 开拓乡村环境治理新路[N];四川日报;2012年

7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志青;环境治理需要全民共同参与[N];文汇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李晓辉;环境治理迎来行业机遇[N];中国证券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李艳秋;从环境治理看阜新由“黑”变“绿”[N];阜新日报;2013年

10 本报特派记者 邱熙然 刘京青;为环境治理建真言[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雪梅;基于多中心理论的环境治理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凤蕾;全球环境治理的主体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胡佳;跨行政区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黄思光;区域环境治理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5 钟明春;基于利益视角下的环境治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小峰;基于计算实验的流域水环境治理模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杰佳;利益导向下的参与式环境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姚世敏;黄河金三角区域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3 施新明;基于公众满意度调查的福州市水环境治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4 陈,

本文编号:22648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2648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f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