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中国环境污染的健康压力时空差异特征

发布时间:2018-10-12 15:46
【摘要】:构建基于环境污染的人口健康压力指数模型,引入空间集聚和收敛性检验方法,对中国各省区2005~2014年的污染健康压力的时空差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2005~2014年各省区的污染健康压力指数发生明显下降,省际差异程度有所降低,但"东高、西低、中部居中"的基本格局没有变化。2各省区健康压力指数的空间分布在宏观上呈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性,集聚趋势随时间有所弱化。3在控制城市化率、人均GDP、人口死亡率、森林覆盖率等变量的条件下,考察时段内各省区健康压力指数变化存在微弱的收敛性,各省区的健康压力预期将逐步趋同于某一较低水平。
[Abstract]:A population health pressure index model based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as constructed, and spatial concentration and convergence test methods were introduced to study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fferences of pollution health pressure between 2005 and 2014 in all provinces and regions of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the pollution health pressure index of provinces and regions decreased obviously from 2005 to 2014,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rovinces decreased, but "the east is high, the west is low," 2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ealth pressure index in the provinces and regions showed a certain degree of spatial agglomeration on the macro level, and the trend of agglomeration was weakened with time. 3 in controlling the urbanization rate and the mortality rate of GDP, population per capita,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orest cover and other variables, the change of health pressure index in each province is weak convergence, and the health pressure of each province is expected to converge to a lower level.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187,71103073)资助~~
【分类号】:X50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添贵;吴次芳;李洪义;游和远;蔡潇;;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测度及优化——以南昌市为例[J];地理科学;2016年02期

2 王学渊;潘康婷;;中国工业水污染的公众健康影响研究——来自肿瘤登记地区的经验证据[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04期

3 张荣天;焦华富;;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效率测度及空间关联格局分析[J];地理科学;2015年04期

4 何雄浪;张泽义;;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探究:技术溢出、环境污染与贸易自由化[J];地理科学;2015年02期

5 王新刚;孔云峰;;基于时空窗口改进的时空加权回归分析——以湖北省黄石市住房价格为例[J];地理科学;2015年05期

6 苟晓霞;;世界各国预期寿命差异及影响因素定量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7 韩海彬;赵丽芬;;环境约束下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03期

8 韩洪云;蔡书凯;;农药施用健康成本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粮食主产区农户调研数据[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9 苗艳青;陈文晶;;空气污染和健康需求:Grossan模型的应用[J];世界经济;2010年06期

10 陶庄;杨功焕;;环境因子对人群健康影响的测量与评估方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振;丁启燕;王宇;;中国人口老龄化水平的时空差异与收敛性检验[J];西北人口;2017年04期

2 刘佳;张俊飞;;旅游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收敛性分析——基于中国沿海地区的实证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年07期

3 曹明霞;;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时间演变及区域差异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7年06期

4 郑建华;郑国全;;中国土地城镇化研究进展[J];开发研究;2017年03期

5 张复宏;霍明;宋晓丽;王洪煜;;基于SBM和Malmquist指数的中国苹果主产区生产效率空间集聚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7年05期

6 邓元杰;潘洪义;蒋贵国;税丽;淳阳;冯林;;四川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时空演变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7 刘敏;雷龙涛;韩佳祥;周志民;陈太政;叶露培;庄莹莹;;河南省县域城镇化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8 蔡炉明;;广西城镇化发展效率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17年05期

9 倪维秋;;新型城镇化及其协调发展测度——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08期

10 秦萌;陈英;李敬芝;顾品强;徐相明;;上海市奉贤区主要大气污染物对人群呼吸系统急性健康效应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蔺雪芹;王洋;王少剑;王岱;;中国土地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分异及驱动力(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5年05期

2 何雄浪;张慧颖;;西部民族地区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J];民族学刊;2014年03期

3 姚士谋;张平宇;余成;李广宇;王成新;;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J];地理科学;2014年06期

4 何雄浪;;多要素流动、产业空间演化与多重经济地理均衡[J];财贸研究;2014年01期

5 何雄浪;郑长德;;新经济地理学的反思与展望[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6 陈晓红;万鲁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脆弱性与协调性作用机制研究[J];地理科学;2013年12期

7 何雄浪;;企业异质、资本创造与产业空间分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10期

8 王辉;栾维新;康敏捷;;辽河流域社会经济活动的COD污染负荷[J];地理研究;2013年10期

9 李华;俞卫;;政府卫生支出对中国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10期

10 龚胜生;张涛;;中国“癌症村”时空分布变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梅志雄;欧阳军;;国内外空间集聚研究回顾与展望[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3年06期

2 朱华友;卓方勇;;我国纺织业空间集聚格局演化分析[J];岭南学刊;2013年02期

3 周琳;狄乾斌;;大连市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水平测度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年03期

4 吴宇哲;;小城镇建设的空间集聚:与大城市的比较[J];现代城市研究;2013年05期

5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倪外;李娟文;;基于新产业区理论的小商品市场空间集聚探讨[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李娜;石敏俊;;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杨叶;孟浩程;;科技创新的空间集聚作用[A];京津走廊经济崛起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研究——纪念廊坊开发区建立十五周年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专题征文研讨活动论文集[C];2007年

4 赵泰合;;浙江省人口和经济空间集聚的均衡性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5 郑长德;;集聚与空间不平等——来自中国的证据[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4期(总第19期)[C];2012年

6 曾昭法;左杰;;中国省域城镇化的空间集聚与驱动机制研究——基于空问面板数据模型[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7 陈修颖;于涛方;;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最新发展及空间集聚合理度判断[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于树江;戴大双;王云峰;;区域产业创新的集群模式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杜德斌;;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的发展态势及空间集聚[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叶玉瑶;张虹鸥;陈绍愿;;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集聚与扩散特征及其量化研究[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 袁华明 区委报道组 范建荣;空间集聚 产业集群 技术集约[N];浙江日报;2014年

2 刘建民 王蓓 吴金光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优化财税政策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集聚[N];光明日报;2012年

3 陆铭;上海人口密度偏低 人口规模偏小[N];上海证券报;2008年

4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周其仁;如何应对改革触发的深层风险?[N];经济观察报;2013年

5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贾若祥;新区圈地再热 建设亟待规范[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吴继华;大连市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及其组织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2 朱希伟;企业空间集聚与地区间专业化[D];浙江大学;2005年

3 李政新;物品空间集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4 盛垒;外资在华研发空间集聚及知识溢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陶永亮;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4年

6 张勇;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7 覃一冬;集聚、增长与福利:理论和实证[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盖翊中;IT业空间集聚、产业网络与厂商行为的关联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芝;国内风险投资对企业创立和新创企业空间集聚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6年

2 杨礼杉;铁路交通发展对沿线城市要素空间集聚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6年

3 周栋;上海市餐饮业空间集聚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4 谷佳;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5 刘宇;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

6 王旭蓉;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影响因素分析[D];集美大学;2016年

7 张颖嘉;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6年

8 张娟;中国区域经济空间集聚特征变化与区域划分[D];江西理工大学;2016年

9 姚勤殷;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10 时展;基于多层面的中国空间集聚态势及其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666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2666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0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