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滇中引水工程对滇池外海水质改善效果模拟与评价

发布时间:2019-04-13 11:52
【摘要】:滇池是典型的高原宽浅型湖泊,北部海埂大坝将其分为南北两水域。北部湖面面积10.8km2,俗称草海;南部湖面面积298.7km2,俗称外海。外海作为滇池的主体部分,承载着城市供水、工农业用水、调蓄、防洪、旅游等重任。与此同时,外海消纳了更多城市发展所产生的污、废水,湖泊水质由Ⅱ类恶化至劣V类。针对滇池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统筹落实了“入湖河道整治、环湖截污、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生态清淤内源治理、生态修复与建设、外流域引水及节水”六大工程治理措施,减缓了滇池外海水质恶化趋势。尤其在2013年9月运行实施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这一“外流域引水及节水”治理措施,使得外海水环境容量增加、水质持续向好且改善速度加快,从劣V类过渡到V类。目前滇池外海治理正处于攻坚克难阶段,六大工程已全部实施,但因外海湖面宽阔,加之牛栏江的可调水量和引水口有限,水体置换效果受限,不能快速实现2020年水质稳定达到Ⅳ类的治理目标。作为“跨流域调水及节水”治理措施重中之重的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是“滇中引水”的前期工程,治理成效很明显,可见跨流域调水工程是改善滇池外海水环境的精准修复工程,是提升水质的高效治理措施。因此在国家“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将紧扣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的主题,加快启动滇中引水工程,结合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继续对滇池进行生态补水,逐步实现滇池水功能区划的水质目标。基于此,本文根据滇中引水工程规划每年向滇池补充的3.59亿m3生态用水的工程措施,以加快提升滇池外海水质、实现水体生态修复为目的,探究引水工程如何在昆明段设置引排水方案(分水口、排水口),优化配置引水量以期达到最佳改善效果。针对滇池外海特性,构建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对其生态补水过程进行模拟预测,对比分析生态补水的修复效果。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以滇池外海稳定达到Ⅳ类水质为治理目标,滇中引水工程采用单口(海口河)排水方案改善效果优于双口(海口河+海埂节制闸)排水,单口方案可使外海水体较生态补水前CODMn、TN、TP分别改善48.7%、11.8%、20%,双口方案较生态补水前三项水质指标分别改善25%、3.8%、5.7%,其中CODMn改善效果最好,TP次之,TN略差;(2)分水口位置及补水量大小对湖流动力特性的变化程度有直接影响,特别是对分水口、排水口附近区域的影响就越加明显;(3)增加北部排水口可使滇池外海湖水实现自南向北倒流,阻止北部入滇河道所携污染物向南部迁徙的设想,但由于水体的推移扩散多沿最短距离“走捷径”,故引水会就近从排水口排出,在湖体停留时间较短,且不利于水体循环与置换,易使湖区出现死水区,并不能增大水质置换改善效果;(4)改变排水线路对滇池外海水动力影响小,引申考虑到水体面积较小的滇池草海,利用两者之间的高程差,引水从北部海埂闸排出进入草海,可能对其水动力影响较为显著,由此设想当滇中引水工程采用单口排水方案对外海治理达标后,启用双口排水方案兼顾草海水环境治理;(5)利用Mike21模型构建滇池外海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模拟生态补水工程治理效果较好,能准确反映滇池外海中污染物的推移扩散规律。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X5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记伟;蒋雅丽;;国内外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及启示[J];陕西水利;2016年01期

2 李中杰;郑一新;张大为;倪金碧;;滇池流域近20年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J];湖泊科学;2012年06期

3 黑鹏飞;程刚;夏建新;;水体富营养化模型比较与关键参数分析[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1年S1期

4 何鹏;肖伟华;李彦军;严登华;郑晓东;王利娜;;变化环境下滇池水污染综合治理与对策研究[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1年01期

5 李娜;叶闵;;基于MIKE21的三峡库区涪陵段排污口COD扩散特征模拟及对下游水质的影响[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许婷;;丹麦MIKE21模型概述及应用实例[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年08期

7 谢锐;吴德安;严以新;周海;;EFDC模型在长江口及相邻海域三维水流模拟中的开发应用[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0年02期

8 谭夔;陈求稳;朱传保;李若男;;滇池大清河河口二维水环境模型研究与应用[J];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9 王哲;刘凌;宋兰兰;;Mi ke21在人工湖生态设计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08年05期

10 陈志娟;拾兵;韩艳;;SMS在黄河口水流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人民黄河;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胡开林;;滇池水污染治理及其可持续发展方略[A];2007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专集暨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一平;;引江济太调水工程对太湖水动力调控效果研究[A];全国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及水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跃燕;SMS在镇江内江水质模拟与预测中的应用[D];江苏大学;2007年

2 计勇;浅水湖泊二维水流-水质-底泥耦合模型研究与应用[D];河海大学;2005年

3 宫莹;城市小型浅水湖泊水环境预测方法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57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457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5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