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居室环境烃类人体暴露风险评价及室内外变化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15 01:25
【摘要】:通过分析高层建筑不同楼层(1楼,10楼,20楼和30楼)居室空调滤网灰尘中正构烷烃和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和来源差异,并评价PAHs的暴露对居室人群的健康风险,选取市区某宾馆,通过多级大气采样器,研究雾霾天气下室内外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正构烷烃的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空调滤网灰尘中PAHs的浓度变化范围为1.27~92.5μg·g~(-1),平均值为25.9μg·g~(-1),就不同楼层的变化而言,10楼附近的空调滤网中PAHs的浓度要明显高于其他楼层(p≤0.05),为4.45~92.5μg·g~(-1)(35.3μg·g~(-1)),其次为1楼6.74~35.6μg·g~(-1)(17.8μg·g~(-1)),30楼1.22~39.5μg·g~(-1)(16.4μg·g~(-1)),最低为20楼1.69~29.9μg·g~(-1)(9.75μg·g~(-1));客厅与卧室的浓度变化不明显(p≥0.05),客厅1.22~39.5μg·g~(-1)(26.7μg·g~(-1)),卧室1.69~92.5μg·g~(-1)(25.7μg·g~(-1));主成分分析(PCA)表明合肥地区家庭空调滤网灰尘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交通释放以及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利用空调滤网灰尘中PAHs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儿童的摄食暴露风险值要高于成人,分别为1.06±2.12×10~(-6)(4.95×10~(-9)~1.15×10~(-5))和1.22±2.52×10~(-6)(5.72×10~(-9)~1.34×10~(-5));成人的皮肤暴露和呼吸暴露风险值要高于儿童,成人和儿童的皮肤暴露值分别为3.36±6.91×10~(-7)(1.57×10~(-9)~3.66×10~(-6))和4.66±9.58×10~(-6)(2.18×10~(-9)~5.08×10~(-5)),呼吸暴露值分别为2.03±4.18×10~(-8)(9.49×10~(-1)1~2.21×10~(-7))和9.67±19.9×10~(-7)(4.53×10~(-1)0~1.06×10~(-6))。(2)空调滤网灰尘中n-alkanes的总浓度变化范围为45~5800μg·g~(-1),平均值为710μg·g~(-1),就不同楼层的变化而言,10楼附近的空调滤网中n-alkanes的浓度要明显高于其他楼层(p≤0.05),为45~1500μg·g~(-1)(950μg·g~(-1)),其次为1楼370~1500μg·g~(-1)(720μg·g~(-1)),30楼230~1100μg·g~(-1)(540μg·g~(-1)),20楼200~1100μg·g~(-1)(530μg·g~(-1));客厅与卧室的浓度变化不明显(p≥0.05),卧室100~5800μg·g~(-1)(730μg·g~(-1)),客厅45~2600μg·g~(-1)(680μg·g~(-1));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空调滤网灰尘中n-alkanes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高等植物释放。(3)市区宾馆室内外大气颗粒物中总n-alkanes的浓度分布范围在120~10700 ng·m-3,平均浓度为820 ng·m-3;室内(174~10700 ng·m-3,均值为1130ng·m-3))要明显大于室外(120~2000 ng·m-3,均值为510 ng·m-3)(p≤0.05);此外,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总n-alkanes浓度分布不同,粒径为4.7~5.8μm的颗粒物浓度要明显大于其他粒径范围,对总的大气颗粒物浓度贡献最大,为26.67%,其次依次为2.1~3.3μm(13.30%)、5.8~9.0μm(12.06%)、3.3~4.7μm(10.16%)、≥9.0μm(9.71%)、0.65~1.1μm(9.37%)和1.1~2.1μm(9.32%);分析室内外的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可以发现,分别在8:00~12:00 am和16:00~20:00 pm出现2个峰值点,这正好与早晚上下班交通高峰期相吻合;以n-alkanes的质量浓度为基础计算了颗粒态的n-alkanes的GMD值和GSD值。结果表明,宾馆室内和室外颗粒态n-alkanes的GMD平均值分别为2.65±0.27μm和2.84±0.07μm;室外和室内的GSD平均值分别为2.84±0.07μm和2.71±0.34μm。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X823;X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刚;刘佳媛;皇甫延琦;王海婷;史国良;田瑛泽;朱余;李菁;冯银厂;;合肥城区PM_(10)及PM_(2.5)季节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J];中国环境科学;2016年07期

2 洪千淇;刘萌萌;王尧;;浅谈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年12期

3 李法松;韩铖;周葆华;徐志兵;王瑜;林大松;彭玉美;姚静波;金陶胜;;安徽省室内降尘中多环芳烃分布及来源解析[J];中国环境科学;2016年02期

4 吕连宏;罗宏;张型芳;;近期中国大气污染状况、防治政策及对能源消费的影响[J];中国能源;2015年08期

5 董继元;刘兴荣;张本忠;王式功;尚可政;;上海市居民暴露于多环芳烃的健康风险评价[J];生态环境学报;2015年01期

6 郑志侠;潘成荣;高坤龙;吴文;;合肥市大气颗粒物PM_(10)和PM_(2.5)中PAHs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J];环境科学导刊;2014年06期

7 郭育红;辛金元;王跃思;温天雪;李杏茹;;保定市大气颗粒物中含碳组分粒径分布[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4年02期

8 陈瑞敏;吴雁;康文英;王荣英;;连续雾霾天气污染物浓度变化及天气形势特征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4年02期

9 周宏仓;张翠翠;蔡华侠;宋园园;薛鸿斌;;空调滤网灰尘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及来源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0年10期

10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 identification of fine particulate n-alkanes in Beijing, China[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0年07期



本文编号:24772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4772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3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