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膜生物反应器强化除磷脱氮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9 21:33
【摘要】: 氮、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优势污染物。反硝化除磷技术具有节省有机碳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剩余污泥产量小等优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研究采用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SBMBR)周期性运行,通过对其运行模式及操作参数的优化调整,强化其除磷脱氮能力,同时对不同工艺模式下SBMBR对氮磷的去除性能、污泥特性及膜污染等进行了考察。 首先通过将AO模式运行的SBMBR和传统膜生物反应器(CMBR)运行模式进行对比,考察二者在不同进水碳氮比(COD/TN=28.2~3.4)条件下对氮磷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CMBR中TP的去除率在14%~96%之间波动;在进水COD/TN降至6.3时,对TN基本无去除效果。以AO方式运行的SBMBR具有很好的污染物去除能力,即使在进水COD/IN降到6.3时,TN和NH_4~+-N的去除率仍可达到65%和90%以上;TP去除率保持在90%左右,在此COD/TN范围内,基本不受进水COD/TN变化影响;而且验证序批式的运行方式有助于减缓膜污染。 为强化SBMBR的反硝化除磷能力,在AO MBR中引入缺氧段,并通过对工艺运行模式的调整,逐步强化其反硝化除磷效果。依次考察单反应器形式的AOA、A~2O MBR及双反应器MUCT-MBR对污染物的去除性能,比较各工艺模式的反硝化除磷能力。结果表明:在AO MBR好氧末引入缺氧段而形成的AOA MBR工艺,具有一定的反硝化除磷性能;但PHB因好氧吸磷而被大量氧化,使缺氧段中聚磷菌(PAOs)的内碳源不足,而无法最大限度的提高系统反硝化除磷能力,因此缺氧段的除磷量占总除磷量的比例仅为28%。为解决上述不足,将缺氧段提前到厌氧阶段末,形成了A~2O MBR系统,通过外加硝酸盐为反硝化吸磷提供电子受体。其缺氧段反硝化除磷量占总除磷量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但外加硝酸盐形成缺氧环境造成工艺操控复杂。因此,进一步改进工艺为双反应器的MUCT-MBR,两反应器中均有明显的缺氧吸磷现象,整个系统由缺氧段所去除的磷约占总除磷量的60%。系统以好氧产生的NO_3~-作为缺氧吸磷的电子受体,实现了无外加NO_3~-的条件下强化系统的反硝化除磷性能。 采用FISH技术对PAOs占全菌的比例进行检测,得出AO、AOA及A~2O MBR中PAOs所占比例依次增大;污泥磷元素分析结果显示,三系统中污泥含磷率依次增大,即吸磷能力逐渐提高。对污泥产率的计算结果为,SBMBRs中的污泥产率均明显低于传统活性污泥(CAS)工艺,且随反硝化除磷能力的增强,污泥产率减少,A~2O MBR中污泥产率仅为0.29 kgVSS.kgCOD~(-1)。但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污泥含磷率,从而保证了良好的除磷效果。 研究发现:在AO、AOA、A~2O MBR至MUCT-MBR的改进过程中,随着反硝化除磷能力的逐步提高,污泥的比好氧吸磷速率下降。表明对缺氧环境的强化更有利于具有反硝化能力的聚磷菌的生长,相应的对好氧聚磷菌的生长及活性产生抑制。O_2与NO_3~-同时存在时的比吸磷速率大于仅有O_2存在时的速率,且伴有NO_3~-的消耗。表明混合电子受体条件下,存在好氧反硝化吸磷。除磷工艺中磷的去除包括好氧吸磷、缺氧反硝化吸磷和好氧反硝化吸磷三种机制。
【图文】:

示意图,示意图,除磷,工艺


出水的表观性状。该工艺的主要特征为HRT和SRT均较长(其中SRT可长达20一30d),剩余污泥中磷含量为4%一6%[’,’]。系统能够获得一定的除磷效果,但出水磷浓度仍旧很高,,因第一反应区为缺氧区,必然有NO3一存在。该工艺违反了除磷的基本原则,即进水与O:和NO3一在第一反应区直接接触。JJJZ城试Z/Z乙今乍72尸2为 7jjjjj::Aerobie二 :::::::::Aeroblc:.二 二jjj丫Z夕工J,/,子,,,,,产产 7...........尹尹尸奋A习O劝C//,、 、、 、、 、了了尸丫口岁,护,犷尸护丫 r.rZ了了, ,, ,, ,乙乙心勺夕护护乃夕尸护尹22护乙乙 乙乙 乙乙 乙图1.1初始Bardenpho工艺示意图 Fig.1.1OriginalBardenPhoeonfiguration之后对此工艺进行了改进,在第一缺氧区前设置厌氧区,污泥由第一好氧区回流,为除磷创造了条件,此工艺被称为5段BardenPho或M一BardePho工艺,在南非和欧洲被称为Phoredoxl艺。Inte”去 91reczrculalio刀

示意图,工艺,示意图,污泥


(university。fcaPeTown)提出了ucT脱氮除磷工艺,见图1.4。它是在AZ/o工艺基础上,通过改进混合液的回流方式而开发的,也是至今较为广泛应用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14,7,8]。其与AZ/o工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污泥首先回流至缺氧池,再通过缺氧池的混合液回流至厌氧池,削弱了由于污泥直接回流至厌氧池而随污泥进入其中的NO对聚磷菌(PAOs)利用进水底物及释磷的影响[0,’0],但当进水TKN/COD较高时,缺氧区脱氮不完全,仍可发生硝酸氮进入厌氧区干扰释磷。少少7洲72尹声Z洲2砂7洲2尹2222222纂羹羹羹:1Aer。玩c二、、22222护22尸Z声了产护Z乙心勺夕rrrrrrrrrrr尹尹尹护A助“。b盆c,z州州州州州州2222口,‘t。.。。,.。。。份ZZZZZZZZZZZ矛矛222尹尹Z沪产Z尹尹了22护尹才场场场场场场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X703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凌玉成;;A~2O-MBR工艺的脱氮除磷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07期

2 刘跃;;现代污水处理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分析[J];能源与环境;2011年04期

3 董良飞;郗晓敏;余海静;张凤娥;;MBR组合工艺脱氮除磷研究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10年04期

4 蒋岚岚;胡邦;张万里;李大成;梁汀;;城镇污水处理工程MBR工艺生化系统设计关键技术[J];中国给水排水;2013年02期

5 蒋岚岚;胡邦;张万里;刘晋;陈秋萍;;MBR工艺在太湖流域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2011年01期

6 凌玉成;;MBR脱氮除磷工艺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J];北方环境;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传义;A-(O/A)~n-SMBR工艺强化城市污水反硝化除磷的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2 杜俊;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榨菜废水效能及膜污染控制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杨帅;移动床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杜桂敏;A~2/O一体化HMBR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2 杨晓红;EM技术在A~2/O一体化MBR工艺中的试验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3 张明虎;并联式A~2O-MBR反硝化聚磷工艺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左名景;A~2OA-MBR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工程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5 王晓琳;MUCT-MBR工艺脱氮除磷性能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熊凯波;A~2/O+MBR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工程中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7 赛世杰;MBR脱氮除磷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工程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907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5907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7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