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珠江三角洲重金属排放及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1 12:47
【摘要】:通过环境统计数据与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重金属的排放及典型地区—东莞市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现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基于两种数据,对重金属污染造成的环境损失、生态损失进行了估算,对研究结果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珠江三角洲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20多年来,这一地区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问题,对珠三角模式、东莞模式进行认真反思、总结得失不仅对珠三角本身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全国后发地区汲取教训、防患未然也不无裨益。本文在众多问题中选取了和人民生活健康密切相关的持久性微量毒害物质—重金属作为研究对象,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珠三角经济迅猛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本文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 对统计数据:1)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及各市未来的产业安排进行研究,通过聚类分析,采取逐层剥离法对重金属重点排放城市、重点排放产业进行了分析;2)通过情景分析,,对今后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重金属压力进行了预测;3)通过市场还原,对重金属排放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计算。 对实测数据则:1)用地质统计学的手段对污染物的影响范围、源头、各向异性和沿不同方向的影响距离、不同污染程度的影响面积进行了计算,和GIS技术相结合,绘制了等值线图和趋势面图。发挥了地质统计学中的变异函数、Kriging插值法分析、处理空间数据的优势,克服了平均值处理、常规统计方法所不能解决的困难。2)结合环境学理论,用主因子分析法对造成不同地域、不同土地使用类型间土壤重金属含量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3)利用GIS技术,使不同镇区实测数据均值差异在空间上得到形象反映。4)利用Kriging插值法计算出的不同程度重金属含量所影响的面积,对重金属污染造成的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进行了估算。 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一些新的观点和结论: 1)珠三角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在1998年达到最高峰后,1999年大幅下降,2000年又有上升趋势,2001年尽管有所下降,但仍高于1999年的水平。2000 珠江三角洲重金属排放及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年以后,珠三角已经成为全省重金属排放的主要来源区:从重点排放行业看,珠 三角西部边缘区肇庆、江门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排放量大、粗放性强, 仅江门一市的排放量就达到全省该行业排放总量的74%。 2)东莞市的Pb污染源的分布呈现出流域特征和道路特征;Cr污染源分布 呈现出地域特征,沿河流方向的Cr污染分布基本上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Cd、 Cu的源分布在污染产业集中的水乡河网密集区中部,Cu则在电子产业发达的清 溪镇也出现高值区,因此,二者表现出强烈的产业特征和流域特征;Zn则兼备 了流域特征、地域特征和产业特征,其随河流流向递减的趋势说明,Zn可能更 易在本地沉积;Ni既具有流域分布的特征,其高值区在中部过渡地带的点状分 布也说明其具有部分产业分布的特征。 3)重金属污染源沿河流方向的有效影响距离是20klll,沿主千道路的影响 距离是25km,总体而言,重金属污染源的影响半径为30km 4)水乡上游生态保护区和南部丘陵山区主要受到农药、化肥的污染,同时 南部丘陵山区的菜地也受到了电镀业的影响;北部平原水乡的土壤重金属含量主 要受到电镀业和纺织印染业的影响:中部过渡地带的耕地主要受到电镀业的影 响,菜地主要受到冶炼业的影响。 5) 1996一2001年,广州市和江门市重金属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损失高于珠三 角其他城市。其中江门市重金属环境损失占当年GDP的比重曾一度达到58.巧%, 广州市重金属环境损失占当年GDP的比重也曾一度达到31 .64%;1 999年以后 这两个城市重金属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呈下降趋势,特别是2001年,不论是从绝 对值还是从环境损失占GDP的比重上看,都有一个明显的下降。 6)东莞市Cd造成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损失为4,700,945美元/年,折合 人民币为38,909,723元/年(以100美元兑换人民币827.7元计);重金属造成的 总的生态损失也为38,909,723元/年。
【图文】:

东莞市,珠江三角洲,位置,珠三角经济区


纬22030、2304夕之间,面积约41695kmZ,户籍人口约2337xlo4(2001年),包括广州、深习I!、珠海、惠州(部分)、东莞、中LI--I、江门、佛山、肇庆(部分)等九市,并结合实测数据对典型地区一东莞市进行具体分析(图1一2)。’珠三角经济区包括14个市、县(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区、惠阳县、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高要市、四会市。但由于受环境统计数据的制约本文实际处理的数据包括了肇庆全市和惠州全市,尽管如此,但由于山区县工业产值和排污量所占比例很小,因此,本文分析所揭示出来的问题仍然是针对珠三角经济区的。

东莞市,地域,水乡,户籍人口


该地域过境水资源丰富,通常认为其环境容量很大,一些镇(区)发展了很多重污染产业,我们将其统称为水乡河网区n镇(区),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仍称之为北部平原水乡。(图3一1,表3一1)(东莞市统计局,1997,1999,2001:广东省国土厅,1999)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X50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永伟;毛小苓;孙莉英;倪晋仁;;深圳市工业污染源重金属排放特征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09年03期

2 刘永伟;毛小苓;孙莉英;倪晋仁;;深圳市工业污染源重金属排放特征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3 李敏;宗栋良;;地表水中重金属类环境激素污染调查[J];广州化工;2010年08期

4 刘素婷;董晓清;李朝林;李继;;重金属水污染经济损失计量模型与应用[J];环境保护科学;2010年03期

5 李取生;楚蓓;石雷;房剑红;蔡莎莎;;珠江口滩涂湿地土壤重金属分布及其对围垦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6 卢亚灵;蒋洪强;张静;;中国地级以上城市SO_2年均质量浓度时空特征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2年12期

7 杨清亮;张伟;黄福禄;周锦程;罗会亮;;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及砷元素污染分析[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令;严重受污染河道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及重金属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1年

2 黄治平;规模化猪场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3 王贵明;产业生态问题初探[D];暨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亚男;淋洗对滩涂土壤孔隙水化学特征及重金属作物有效性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1年

2 楚蓓;珠江口滨海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环境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刘素婷;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政策的研究与评价[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23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23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e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