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基于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组成的中国近海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5 07:20
【摘要】: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环节,是控制生态系统可持续产出的关键过程。对多重压力下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进行研究对于实现生态系统可持续产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分别在中国近海的北部、中部和南部选取特定的研究对象,如在黄海采集了海月水母、沙海蜇和霞水母三种大型水母,在长江口及邻近水域采集了不同洄游阶段的凤鲚,在海南省东部河口区采集了底栖动物和鱼类,分析它们的碳、氮同位素值和脂肪酸组成特征;基于这些生物体的碳、氮同位素和脂肪酸组成特征,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别对大型水母、凤鲚、底栖动物和鱼类、虾蟹类的食物组成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生物体食物组成的变化特征来反映不同类型食物网的物质传递特征。最后对标志物用于食物网物质传递研究进行总结。 首先,同位素和脂肪酸组成对生物体物质来源的表征是成功的。以海南省东部河口生态系统为例,初级生产者红树、海草、大型藻类、浮游植物可以根据碳、氮同位素值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很好的区分。对这些初级生产者同位素和脂肪酸特征的研究可以为它们在食物网中的传递提供依据。八门湾红树林滩涂底栖食物网中的底栖动物的同位素特征反映了它们对不同碳源、氮源的利用。脂肪酸组成更为细致的反映了它们的食物组成差异,如招潮蟹以潮滩上的底栖微藻为主要食物来源,而对于相手蟹和鼬耳螺,红树生产物的贡献较大,滨螺可能以红树上附着的藻类为食,红树碎屑和水体悬浮颗粒物都是河蚬的食物组成部分,而细菌则是方格星虫的重要食物来源。在黄海,大型水母的同位素特征说明它们的食物基础是海源碳。而较低的18:1n-7/n-9比值和较高的20:1、22:1含量表明这些黄海大型水母是肉食性的,且浮游动物是重要的食物组成。 再者,同位素和脂肪酸对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的食物组成变化也有很好的识别。典型的研究结果就是对于洄游性鱼类凤鲚在洄游过程中食物组成变化的追踪。洄游过程中的凤鲚(Coilia mystus)δ13C和δ15N值都有所富集,脂肪酸标志物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洄游过程中,凤鲚体内底栖标志物(18:1n-7,20:4n-6)和浮游标志物(18:1n-9,20:1+22:1)的变化说明:在凤鲚的洄游过程中,底栖食物和浮游食物在不同的洄游阶段交替作为它们的主要食物。索饵期和越冬期的年轻个体以底栖食物(e.g.糠虾)为主要食物来源,肉食性程度相对较差。随着个体的增大,浮游类食物对产卵洄游前期的凤鲚贡献显著提高,桡足类成为主要的食物组成。但是对于处于产卵期的凤鲚,桡足类的贡献又降低,底栖类的食物又有所增加。在与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内的浮游动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对照之后发现,凤鲚的这种食物组成变化与浮游动物的时空变化密切相关。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尺度下,同位素和脂肪酸也仍然可以很好的表征不同大小的个体之间食物组成差异。如不同体长水母体内的特征脂肪酸变化说明水母在生长过程中很可能发生了食物转换。个体较大的具有较高的20:1+22:1含量,摄食较多的浮游动物,而对于较小的个体,高浓度的15:0+17:0和20:4n-6说明基于碎屑食物链的食物对其贡献更大。而对于多鳞嬉,大于20cm的个体体内20:4n-6的含量和813C、815N值都要高于体长小于20cm(大约10cm左右)的个体。这都反映了多鳞鳝在生长过程中存在从浮游性到底栖性的食物组成变化。 基于同位素和脂肪酸组成对不同类型的食物网物质传递途径的研究。凤鲚的滤食性说明它们是浮游食物网的组成部分,对凤鲚的食物组成研究可以反映长江口及邻近水域的浮游食物网物质传递。研究发现浮游食物网的物质传递过程呈现季节和区域变化,与作为浮游食物网基础的浮游生物的群落交替关系密切。而根据底栖生物的食物组成分析,发现红树生产物对红树林底栖食物网的贡献大小依生物种类有差异,外源性的碳如底栖藻类、细菌、浮游生物也是支持红树林底栖食物网的重要碳源。这表明底栖食物网的物质来源非常多样,传递过程互相交叉,非常复杂。而针对这些红树生产物通过底栖食物网向生态系统的高营养级传递情况如何这一问题,对八门湾泻湖食物网中的17种河口性鱼类、虾蟹类的食物组成进行了研究。613C值变化范围较宽,以及生物之间脂肪酸组成的显著差异,都说明这些生物的食物来源比较复杂,食物组成发生分化。紫红笛鲷的低813C、δ15N值可能与它们摄食了以红树生产物为食的生物有关,体内相对较高的18:2n-6含量也证明了这一点。结果表明,红树林向高营养级的传递非常有限(只有极少数种类),而浮游植物、有机碎屑(e.g.底栖藻类)、附着藻类是支持河口生态系统的重要生产者。从食物组成看,凤鲚的食物中既包含了浮游生物,也有底栖生物的存在,而浮游生物对红树林底栖动物也有贡献,多鳞鳝的食物组成更是有从浮游到底栖食物的转变,这都体现了浮游食物网和底栖食物网之间的互相作用。 消费者脂肪酸单分子碳同位素值受到食物来源和体内代谢过程的影响,在传递过程中,消费者的脂肪酸δ13C值会变正或者变负,受食物类型和体内分馏过程影响。而且脂肪酸之间变化也呈现差异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δ13C值保守性相对较强,饱和脂肪酸的δ13C值变化相对较大。δ13C值保守性强的脂肪酸可以很好的反映来源信息。脂肪酸单分子同位素技术在对多因素控制下的生物体的物质来源分析时有一定的优势。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1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利和;马博;谢正轶;杨志荣;;二十二碳六烯酸对老年大鼠脑组织抗氧化和脂肪酸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1年13期

2 常桂芳;王兴国;;通过商品化DHA藻油的脂肪酸组成推测其微藻属名[J];中国油脂;2011年06期

3 佟蕾;朱蓓薇;周大勇;秦磊;迟雅丽;;牡蛎脂质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徐奕鼎;王文杰;王烨军;方吴云;丁勇;吴琼;黄建琴;;皖南有性系茶树品种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测定[J];中国茶叶加工;2011年02期

5 蒋岩;杜研学;熊华;白春清;张忠;李捷;;白木通籽油的理化特性及热氧化稳定性[J];食品科学;2011年15期

6 安文俊;张丽;庄苏;王恬;;饲喂不同配比油脂饲料对肉鸡肉品质及肌肉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1年15期

7 张飞;潘亚萍;杨康;;苦瓜籽油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J];粮食与食品工业;2011年03期

8 张成武;马晓琴;罗梦柳;桑敏;李爱芬;;氮、磷对缺刻蚁形藻生长、总脂及花生四烯酸积累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1年13期

9 ;文献采撷[J];中国油脂;2011年05期

10 晓ZG;;炒菜别等油锅冒烟[J];工会博览(下旬刊);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继民;张学成;魏东;;三种抑制剂对眼点拟微球藻的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A];中国藻类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陈秀霞;王小静;王喜乐;杨俊花;沈向真;陈杰;;丙酮酸钙对山羊瘤胃消化代谢与瘤胃液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九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谭炳炎;林敬本;郑琳;汤丽芬;吴珏珩;;儿童日常饮食中脂肪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的分析[A];营养与保健食品研究及科学进展学术资料汇编[C];2002年

4 孙伟;赵广永;;牛肉脂肪酸组成及共轭亚油酸含量调控研究进展[A];中国牛业健康发展与科技创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养牛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敖力格日玛;吉木斯;;富含α-亚麻酸的添加剂对生长育肥猪肌肉及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雷秋霞;韩海霞;曹顶国;李福伟;逯岩;;不同营养水平对鲁禽3号麻鸡肌肉脂肪酸的影响[A];中国家禽业——机遇与挑战——第十三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胜利;曹志军;董国强;杨敦启;;不同饲养方式对有机牛奶中脂肪酸组成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荷芳;周汉秋;;脂肪酸组成作为大型海藻分类标记的研究[A];中国藻类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齐珂珂;赵桂萍;陈继兰;郑麦青;文杰;;日粮ω6/ω3对北京油鸡肉品质、脂类代谢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敖力格日玛;双金;金曙光;;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乳中常规成分及脂肪酸组成的胎次变化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夏冰;如何均衡摄入脂肪酸[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怎样食用油脂更健康?[N];中国妇女报;2005年

3 刘伊婷;食用植物油实物质量合格率99.9%[N];中国质量报;2008年

4 何再庆 于康;向吃油要健康[N];健康报;2007年

5 刘颖;“油罐子”“米袋子”安全有保障[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8年

6 中国消费者报 孙燕明;破解金龙鱼稳坐风口浪尖引领潮头之谜[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7 刘伊婷;食用植物油抽样合格率为93.6%[N];中国质量报;2007年

8 记者 刘维善 通讯员 胡燕妮;花生油掺杂问题突出[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9 特约撰稿 黄凤洪;低芥酸菜籽油:草本“橄榄油”[N];粮油市场报;2010年

10 ;我州多项畜牧科研项目取得重大突破[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莹;基于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组成的中国近海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丽华;闽南近海条纹斑竹鲨(Chiloscyllium plagiosum Bennett,,1830)脂肪酸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3 梁英;海洋硅藻脂肪酸组成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4 郭华;高档茶籽油的提取及茶籽综合利用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5 黄业传;不同处理条件下猪肉脂肪酸组成变化及脂肪对猪肉风味作用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刘立成;不饱和脂肪酸及莫能菌素对羊瘤胃、血液脂肪酸合成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7 陈银基;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牛肉脂肪酸组成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卢珊;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认知特征与脂肪酸代谢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齐珂珂;日粮ω6/ω3比例对肉鸡脂肪酸组成及肉品质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10 苗凤萍;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虾青素酯和脂肪酸的鉴定及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植物园);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凯;高油脂微藻筛选及不同培养条件对其脂肪酸含量及组分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9年

2 郭景玉;抗嗜肺军团菌血清8型单抗的制备及军团菌环境分离株的脂肪酸和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3 李化;西南地区麻疯树种子的化学成分和种苗离体快繁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齐沛沛;微藻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万文菊;添加不同油脂对北京鸭生产性能、血脂及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6 葛仲显;低温胁迫对荷那龙罗非鱼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的影响[D];广东海洋大学;2011年

7 刘飞;不同油脂、不同磷脂水平对黄颡鱼生长及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8 王江蓉;毛细管色谱法在甄别掺伪油茶籽油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9 王金秀;蘑菇中脂肪酸提取衍生化方法研究与气相色谱法测定[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姚莉;中华稻蝗脂类的提取、组成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497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497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7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