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氨氮污染河段的微生物群落特征
【图文】: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化学、生物过程。由于微生物是水体污染物的重要分解者,是水体自净过程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功能群体,对污染物的降解、物质的循环、迁移、转化及水生态系统的修复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能降解水体和底泥中的有机物,而且可作为水体污染程度及受污后治理恢复状况的指示。微生物参与水体氮循环过程主要包括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氮的固定、氨氧化作用等(图 1-1),,涉及的氮化合物种类繁多,氮化合物转化的每一个环节都由特定的微生物类群负责[44]。微生物在水体氮形态的转化和有机污染降解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与水体的自净能力和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在消除水体氮污染方面不可替代[45]。
研究技术路线图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X1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炳之,黎伟新,赖泽兴;珠江水系(广东江段)底栖动物调查[J];动物学杂志;1989年03期
2 唐海行,陈永勤,陈喜;应用随机方法研究全球气候变暖对东江流域水资源的影响[J];水科学进展;2000年02期
3 潘玉敏,凌刚,姚启文;东江三角洲潮汐变化浅析[J];广东水利水电;2000年03期
4 欧燎原;东江水库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思路[J];内陆水产;1999年05期
5 曾昭璇 ,黄少敏;珠江水系下游河道变迁[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7年01期
6 李平日,林晓东,黄光庆;东江三角洲地貌特征[J];地理研究;1991年02期
7 吴宏海,黄瑞敏,胡勇有;东江河微污染源水生化预处理的试验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2期
8 郝天文,孔彦鸿;深圳市水资源特点分析[J];城市开发;1998年09期
9 朱红华;浅谈东江廉福地取水口的漩涡问题[J];广东水利水电;1998年06期
10 曹阳兴;过度依赖政府扔主业——沈阳两高科技企业“明星”悄然陨落[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正;;化工、石化行业氨氮污染控制实用技术[A];中国水污染治理技术装备论文集(第十七期)[C];2011年
2 郑雄;李媛媛;陈红路;何志云;;废水氮减排的控制要素研究——“十二五”期间氮减排控制指标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3 黄义;;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在龙川[A];抗日战争史及史料研究(一)——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4 许振成;叶玉香;彭晓春;周广飞;;流域水质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的思考——以东江为例[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5 罗孝俊;张秀蓝;麦碧娴;;东江沉积物中溴系阻燃剂的污染状况及赋存形态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6 林旭钿;陈芷菁;;东江流域水资源调度效果分析[A];人水和谐及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科协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丹丹;朱新平;郑光明;陈昆慈;陈永乐;赵建;;三个鲮鱼地理种群遗传变异的微卫星DNA分析[A];第五届广东、湖南、江西、湖北四省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张建民;;知识经济与珠江未来[A];第九届全国内河船舶及航运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跋[A];戎马书生——陈同生纪念文集[C];2001年
10 闻平;杨晓灵;;东江三角洲水源保证工程对广州水道水动力环境影响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水环境保护及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实践[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元鉴;江西省:人大调研东江赣江源[N];中国水利报;2003年
2 记者 陈廷榔;江西启动东江源生态环境建设规划[N];中国环境报;2004年
3 记者 陈清浩 通讯员 粤水婷;东江流量较同期少七成[N];南方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吴云辉;东江协调发展要统一规划[N];东莞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贺小山 李燕文 特约通讯员 李晓敏 通讯员 黄慧宏 刘桥明;博罗东江水质符合国家Ⅱ类标准[N];惠州日报;2011年
6 记者 程满清 谢苗枫;“兄弟”联手力保东江水质[N];南方日报;2006年
7 记者 程锦美 通讯员 黄海;启动40项工程保东江水质[N];广州日报;2004年
8 见习记者 廖奕文;让“生命之源”水清鱼欢[N];南方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胡彦军;大道在脚下延伸[N];陇南日报;2008年
10 记者 陈清浩 通讯员 林荫;港企拟植树10万保护东江水[N];南方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正辉;东江氨氮污染河段的微生物群落特征[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辉;辽宁省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环境污染的压力机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3 魏秀国;珠江流域河流碳通量与流域侵蚀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4 胡春华;鄱阳湖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杨宏伟;GIS支持下的东江典型流域径流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09年
6 李晶莹;中国主要流域盆地的风化剥蚀作用与大气CO_2的消耗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祥力;淡水养殖水体净化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应用特性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2 孙磊;东莞运河排涝对东江取水口水质影响模拟分析[D];清华大学;2011年
3 周晶;苏州澄湖湖底古河道充填沉积记录与环境变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志霞;东江中下游河网密集区水体有机物污染调查分析及其底泥沉积物对菲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董丽华;香港饮用水源(东江)水氯化消毒副产物产生的特征[D];暨南大学;2004年
6 辛晓华;低温下利用多层渗透反应格栅处理地下水低浓度氨氮污染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曹芸静;东江水权交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8 何琦;增江流域和东江惠州段底栖硅藻多样性及分布特征[D];暨南大学;2011年
9 邢妍;清河水系氨氮污染负荷与水质响应关系模拟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1年
10 董军;深圳东江水源工程调度管理的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544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54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