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活性半焦协同处理烧结烟气污染物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8 09:19
【摘要】:随着我国粗钢产量逐年增长,钢铁行业的空气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烧结烟气是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约占整个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烧结烟气成分复杂,主要成分为SO_2和NO_x(其中NO占90%),若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大气,易对植物、动物、人体及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控制其排放已经成为钢铁企业烟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在众多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中,活性半焦作为优良的吸附剂和载体材料,具有能够同时脱除烟气中的SO_2和NO以及其他污染物、可再生活化、耐磨耐冲击性高、资源可回收利用以及成本低等优势,若将其回收后进一步改性处理,提高其脱硫脱硝性能,既能变废为宝,拓展其资源化利用新途径,又符合节约型社会和循环经济的要求,对实现节能减排具有现实意义。本论文开展了活性半焦的制备、负载、表征及其作为催化剂协同脱硫脱硝性能的研究。采用硝酸活化法进行活性半焦的制备,并对其成分、比表面积、微观结构进行探讨。为了提高活性半焦的脱硫脱硝性能,分别采用电化学沉积法、水热法和溶剂热法制备了ZnO/活性半焦脱硫剂、Fe_2O_3/活性半焦脱硫脱硝催化剂和TiO_2/活性半焦脱硝催化剂,实现了金属氧化物在活性半焦上的负载。通过BET、SEM-EDS、XRD、TEM、FT-IR、XPS等手段对样品的理化性能进行探讨,结合自制的固定床反应器依次评价了负载型活性半焦的脱硫性能和脱硝性能,进而探讨了负载型活性半焦的脱硫脱硝机理,建立本征动力学方程式。采用不同浓度的硝酸对原料半焦进行了活化,结果表明:硝酸对活性半焦有明显的脱灰和扩孔增容作用,经硝酸活化后,半焦的灰分降低,比表面积增大;且随着硝酸浓度增大,半焦的灰分越来越低,比表面积越来越大。当硝酸浓度为55%时,灰分降至4.99%,脱灰率达53.1%,比表面积可达297.728 m~2·g~(-1),为原料半焦比表面积的5.5倍,这为下一步在活性半焦上负载金属氧化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活性半焦表面负载的金属氧化物结晶度较高,没有其他物相生成。金属氧化物的形态和负载量受制备条件影响,这将会影响其脱硫脱硝性能,通过改变实验条件,确定了每一种负载型活性半焦的最佳制备条件,使得金属氧化物在活性半焦载体上均匀分散,以提高负载型活性半焦的脱硫脱硝性能且得到理想的表面结构。在金属氧化物和活性半焦的共同吸附作用下,所得负载型活性半焦展现出了更好的脱硫或脱硝性能。当沉积电压为-3 V,沉积温度为65℃,沉积时间为30 min时,ZnO呈花朵状均匀的分散在活性半焦表面,花的直径约2~3μm,由若干直径约300nm的ZnO单晶棒组成,此时脱硫性能最佳,穿透时间为120 min。当负载量为2%,水热温度为180℃,尿素添加量R=5时,Fe_2O_3为直径约100 nm的圆形颗粒均匀的负载在活性半焦表面,该条件下,Fe_2O_3/活性半焦的脱硫和脱硝性能最佳,SO_2的穿透时间为140 min,NO的穿透时间为210 min。当负载量为36%,煅烧温度为600℃,尿素添加量R=0.4时,TiO_2为粒径约100 nm的圆形颗粒,此时脱硝性能最佳,穿透时间为345 min。Fe_2O_3/活性半焦脱硫性能最佳,TiO_2/活性半焦脱硝性能最佳。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负载型活性半焦的形成机理和脱硫脱硝反应机理,考察了O_2含量、H_2O含量以及反应温度对负载型活性半焦脱硫脱硝性能的影响,从而建立了活性半焦脱硫脱硝的本征动力学方程,揭示了动力学的限制性环节。在同时脱硫脱硝的实验中,结合每一种负载型活性半焦的特点,采用分级反应,减弱了SO_2与NO共存时,SO_2对NO吸附的抑制作用,提高了同时脱硫脱硝时的脱硝活性。综合考虑工艺流程和运行成本以及脱硫效率,选用Fe_2O_3/活性半焦同时脱硫脱硝为最佳选择。图[142]幅;表[39]个;参[175]篇。
【图文】:

钢铁行业,主要污染物,保卫战,政府工作报告


图 1 2015 年钢铁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Fig.1 Emissions of major pollutants in the steel industry in 2015理在 2018 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大成效。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提高污染排放标准,推

示意图,钢铁生产,主要污染物,节点


图 2 钢铁生产主要污染物排放节点示意图hematic diagram of major pollutant emission nodes in iron and steel p今年 SO2、NOx排放量要下降 3%,重点地区 PM2.5 浓度烟气脱硫技术虽然具有较高的脱硫率,但存在废弃物对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Q426;X7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圣楠;李春虎;闫欣;郑昱;杨微微;王亮;;活化半焦负载Fe掺杂TiO_2光催化烟气脱硝的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11期

2 周秋成;武蒙蒙;胡程程;米杰;;固相法制备ZnO/改性半焦脱硫剂及其脱硫性能研究[J];能源化工;2015年04期

3 李重玖;赵然;朱德力;刘豪;余刚;夏东升;;新型ACF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与比较机理研究[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4 龙红明;张向阳;李家新;王平;孟庆民;高志芳;春铁军;吴雪健;;铁矿烧结过程SO_2的排放特性及过程脱硫的可行性研究[J];过程工程学报;2015年02期

5 汤静芳;郑建新;;武钢四烧、五烧烟气氨法脱硫工艺比较[J];烧结球团;2015年02期

6 张立国;任伟;刘德军;张伟;王再义;邓伟;;半焦作为高炉喷吹用煤研究[J];鞍钢技术;2015年01期

7 凌忠敏;;天铁烧结烟气脱硫生产实践[J];天津冶金;2014年06期

8 朱廷钰;刘青;李玉然;闫晓淼;齐枫;叶猛;;钢铁烧结烟气多污染物的排放特征及控制技术[J];科技导报;2014年33期

9 刘文权;王则武;;钢铁工业NO_x控制技术创新和应用[J];中国环保产业;2014年11期

10 陈健;;烧结烟气氮氧化物减排技术路径探讨[J];环境工程;2014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寅生;;烧结烟气的特点及其综合治理[A];2014京津冀钢铁业清洁生产、环境保护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2 李庭寿;;烧结烟气综合治理探讨[A];2013年全国烧结烟气综合治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李国喜;王红斌;;太钢烧结烟气活性炭净化工艺的选择及应用[A];2013年全国烧结烟气综合治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亚飞;;兰炭 用作高炉喷吹原料的技术可行性分析[N];中国冶金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鹏辉;纳米氧化铁的优化制备及其可见光芬顿降解水中的双酚S[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卢辉;电沉积可控制备ZnO纳米阵列及其光电化学性质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子红;改性活性炭纤维协同脱除燃煤烟气中多种污染物的实验及放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4 郭峰波;半焦/改性半焦催化CH_4-CO_2重整特性及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5 李长玉;新型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可控合成及半导体—多孔炭复合材料的制备[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6 王玲玲;ZnO纳米材料的水热/溶剂热合成与物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健;活性半焦低温催化氧化脱除烟气中NO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韩静;基于可见光催化TiO_2/ACF同时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9 杜卫平;(羟基)氧化铁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的反应机理[D];浙江大学;2007年

10 俞海云;液相法控制合成纳米氧化铁、氧化氢氧化铁[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宗路遥;脱硝催化剂载体结构对催化性能的影响机制[D];兰州理工大学;2018年

2 刘昊;稀土改性TiO_2基抗硫脱硝催化剂制备及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3 黄铁豪;半焦协同活化及活性半焦用于烟气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4 马佩军;TiCl_4水解晶种的表征方法及机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5 白威;氧化锌/三维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6 胡程程;固相合成氧化锌/改性半焦中高温煤气脱硫剂及其性能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7 于大鹏;活性半焦烟气脱硫脱硝催化剂制备与再生工艺设计[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8 赵国强;复合金属氧化物/半焦协同高效脱硫脱硝催化剂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9 周旭清;萍钢烧结烟气脱硫工艺研究及生产实践[D];中南大学;2011年

10 杜菲菲;TiO_2/活性炭复合纤维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吸附和光催化再生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544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544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d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