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杭州湾可吸附有机卤素污染溯源和源减排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8 13:10
【摘要】:可吸附有机卤素(Adsorable Organic Halogens,AOX)是指可被活性炭吸附的有机卤代物,是一项综合性的环境污染指标。AOX的污染状况逐渐受到重视。环杭州湾区域工业发达,杭州湾海域污染严重,本文针对杭州湾海域的AOX污染进行了溯源和源减排工艺相关研究。通过对杭州湾海域连续3年的采样和监测,发现杭州湾海域海水中AOX浓度为140.6±45.6~716.1±62.3μg/L,远高于已报道的其他海域海水中AOX浓度;杭州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AOX含量为11.3±2.4~112.7±7.2 mg/kg,略低于芬兰湾附近海域沉积物中AOX含量。研究了处理量占环杭州湾污水处理总量64.7%的11座大型污水处理厂的AOX排放特征,发现:环杭州湾区域每年至少通过污水厂向杭州湾排放645.4 t AOX,某精细化工园区独占21.3%;工业废水是水中AOX的重要来源,不同工业废水中又以制药废水中AOX含量普遍较高(2.8~612.5 mg/L),是此前未被重视的含有高浓度AOX的行业废水。采用A/A/O系统对含有高浓度AOX的制药废水进行处理,在总HRT为62.5h,混合液回流比R=2,好氧段DO=3~4 mg/L的条件下,系统对AOX、COD、NH_3-N、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3.1±11.2%、87.7±24.5%、99.1±0.5%、73.4±12.1%,但出水水质难以满足相关标准;通过生物电化学工艺强化厌氧段对AOX的去除效果,发现:当阴极电位极化至-1000 mV时,厌氧段AOX的去除率提高至75.2%;其出水再经好氧生物处理后,AOX浓度降至100 mg/L左右;对好氧工艺出水进行Fenton氧化处理后,出水中各项指标均能满足相关标准。构建厌氧微系统,对制药废水中普遍存在的四氯苯类物质的生物脱氯过程进行研究。发现:在构建的微系统中,三种四氯苯均能被脱氯至二氯苯;四氯苯分子上取代氯脱除的优先级别是:双侧取代氯单侧取代氯单独取代氯。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厌氧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发现:A/A/O厌氧段污泥(FYQ),BER阴极污泥(BE),厌氧微系统污泥(MC)中具有脱氯功能的菌群丰度分别为43.91%,46.63%,38.35%,主要脱氯菌群均为Desulfovibrio,Dehalobacter,Dehalococcoides,Desulfomicrobium,Geobacter,Desulforhabdus六个属。
【图文】:

制浆造纸废水,世界各国,废水


放标准代物表现出的普遍毒性[43],世界各国对废(污)了限制。废水中AOX排放限值的规定年,,德国便在联邦废水法(Federal Effluent Law)放废水中 AOX 浓度限值的规定分别为 100 μg/L 更严格地规定禁止排放含 AOX 物质的废水;除此欧美国家也都对含 AOX 废水的排放标准做出了准于制浆造纸工业中产生 AOX 的现象有普遍共识废水中的 AOX 排放限值做出了明确规定(图 1.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就对制浆造纸废水中的 AO

分布图,杭州湾,海域,采样点


表 2.1 杭州湾海域采样点信息序号 经纬度1 120.85E 30.21N2 120.86E 30.21N3 121.04E 30.43N4 121.36E 30.62N5 121.71E 30.76N6 122.07E 30.85N7 121.48E 30.40N8 121.78E 30.48N9 122.08E 30.61N10 122.75E 30.75N11 121.72E 30.17N12 123.16E 30.17N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X5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文涓;牛明芬;武肖媛;刘欢;;2株四氯联苯降解菌的分离及鉴定[J];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12期

2 申洋洋;刘锐;徐灿灿;舒小铭;许江军;兰亚琼;陈吕军;;印染及染料行业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AOX污染研究[J];环境科学;2015年09期

3 程吟文;谷成刚;王静婷;杨兴伦;卞永荣;蒋新;;多溴联苯醚微生物降解过程与机理的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15年04期

4 王龙;汪家权;吴康;;Bi-PbO_2电极电化学氧化去除模拟废水中氨氮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11期

5 吴勇民;陈新才;楼洪海;沈嵬;;印染废水中可吸附有机卤素(AOX)处理的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14年09期

6 刘翠英;樊建凌;蒋新;;电子供体对土壤中多氯代有机化合物厌氧脱氯作用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14年04期

7 许妍;傅大放;;多氯联苯微生物厌氧脱氯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14年06期

8 王保玉;刘建民;韩作颖;刘健;胡斌;;产甲烷菌的分类及研究进展[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4年02期

9 董俊宇;罗坤;柏连阳;周小毛;曾爱平;范俊;;二氯喹啉酸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分析[J];农药学学报;2013年03期

10 万金泉;胡梦蝶;马邕文;黄明智;;不同电子供体下三氯苯酚的还原脱氯机制研究[J];环境科学;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高树梅;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中氨氮耐受响应机制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2 任济伟;单相与两相厌氧工艺发酵特性及微生物生态机理比较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3 邓留杰;电化学生物流化床法处理模拟焦化废水[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4 王建辉;基于共代谢作用微曝气SBR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李中坚;基于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的废水处理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吴昌永;A~2/O工艺脱氮除磷及其优化控制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琚雄飞;还原脱氯微生物的生物固氮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王玉芬;光合细菌球形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降解氯苯类化合物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改革;剩余污泥厌氧产酸小试过程控制及微生物种群演替规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柴小平;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沈婷婷;升流式厌氧反应器去除四氯乙烯和2-氯酚过程及活性污泥毒性效应[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4 管君阳;杭州湾北岸冲淤演变及其对化工区工程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曹雪梅;A~2/O工艺反硝化除磷的实现及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李慧巍;产业集聚对环杭州湾区域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分析[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546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546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c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