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浙江降水污染的特征和多维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08 20:32
【摘要】:人类社会关注酸雨问题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从1872年英国人发现酸雨以来,世界各国对酸雨的认知程度逐步增加,,包括从酸雨形成的机理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各个方面,尤其在近二、三十年里,酸雨对土壤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危害很多学者作了逐渐深入的研究,发现酸雨造成土壤盐基离子淋失、有毒物质溶出,破坏森林植被,使树木枯亡,森林生产量降低,在农业生产方面,可使农作物减产,农产品品质下降,在城市中酸雨使城市构筑物遭受酸性腐蚀的影响,酸雨污染已成为当今危害人类社会生存的重大生态问题之一。 作为全球水循环的一部分,酸雨的污染也是全球性的,尤其包括我国南方地区在内的东亚和北美、北欧并称为全球三大重酸雨区。人类赖以生存的能源消费所产生的酸性气体是造成酸性降水在全球蔓延并趋于严重的根本原因,同水一样地球大气也有一个合理的环境容量,而气体在受到污染后往往比水更难以自净或人工净化,我们迄今为止还没有能力建设一个综合性的空气净化工厂。大气降水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有效的空气净化工艺,降水的污染程度直接反映了环境空气受污染的程度。 基于酸雨对中国南方地区生态危害的严重性和酸雨作为大气污染指示剂和净化剂的双重作用以及浙江所处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密集区特殊地理位置环境等因素的考虑,研究浙江酸雨的污染特征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对浙江地区降水的污染特征作了研究,从构成特点、污染要素的内部联系、时空变异性和污染影响因子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1、降水离子的构成和频度分布 降水的平均离子组成中阳离子占52.1%,阴离子占47.9%,1.2%的不平衡部分可能由有机酸和其它未测量组分构成,主要的酸性离子根据其当量浓度大小依次为:SO_4~(2-)(27.8%)>Cl~-(13.2%)>NO_3~-(6.9%),当量比分别为:SO_4~(2-)/Cl~`=2.1,SO_4~(2-)/NO_3~-=4.0。 降水离子的地理位置分布特征为:Na~+、Cl~-离子沿海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内陆地区,非海洋源为主的离子如SO_4~(2-)、NO_3~-、Ca~(2+)离子工业发达地区高于工业相对不发达地区。 据定点多年跟踪测定表明降水的24小时雨量和相应的电导率、pH值均呈偏态分布, 偏度分别为2.890、1 .579、0.612,偏度大小依次是降雨量电导率pH值,偏度值都大 于O,为正偏态分布,峰度分别为10.353、3.138、一0.886,峰度大小依次是降雨量电 导率pH值,降雨量和电导率的峰度大于O,为强于正态分布的尖峰态分布,pH值为接 近于正态分布的宽态分布。 浙江各测点降水数据的正态分布统计发现,所有离子均为正偏的宽态分布。偏度和 峰度的大小依次为:嵋匀6付犷s氏2, Na+H+c扩十N。3一cl一,偏度分布和峰度 分布是一致的,a一、No3一、c犷+较接近正态分布,降水离子的浓度分布特征表明降水污 染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 2、降水离子构成的化学特征 降水中各种离子的R值(标准差/均值浓度)显示离子浓度的变异度各种组分间差异 较大,s认2一、N03一、NH4+离子是相对均匀分布的组分。污染物的长距离(跨省界、 国界)迁移使大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分布比较均匀,造成降水中相应的组分也具 有相对小的浓度梯度。各类离子中,氢离子的浓度梯度明显较高,而有较多海洋来源的 离子如钠离子、氯离子、镁离子以及钙离子的浓度梯度也较高,所有组分的浓度梯度均 较日本要高,显示出污染的局地性和分散性,表明当地的大气污染物对降水的污染贡献 占有相当高的比重。 降水中的硫酸根离子以非海盐组分为主,2/3降水的nss一s认2一/50扩一比大于0.98, 海盐组分较多的样品集中于海岛测点。 降水的pH值取决于降水中酸碱物质的平衡关系,对酸度中和指数正汽(正A= [H+]l([ nss一5042.1+[ No3一1))的研究表明:浙江降水的均值IFA为0.18,IFA与pH线性相 关(IFA=l .43一0.23PH,扩=0.26),数据点服从指数函数分布(IFA=15107.2 pH一2.42吟,相 关指数0.935。曲线显示pH越低,正A越高,当pH5.6时,正汽趋向于零,降水的IFA 说明沉降中的碱性物输入较多,而使降水的酸中和程度增加。输入总酸度 pAx归g([nss一s时’]+[No3’]))与pH的对应分布显示,相同的p^i,pH呈发散状 (P H4.oo一7.00),降水pH值主要取决于降水中氢离子的中和效率。因此同一地区的输入 总酸度相对稳定,降水的pH值主要取决于碱性物质的中和效果(正认),而不同地区的降 水pH差异则视输入的总酸度(PAi)而定。 降水离子之间的相关关系表现为:Mg2+、Na+、a一互相关,显示了三者之间的 同源性,即共同的海洋来源;0一同除Na+以外的50扩一、No3一、N玩+、c犷+离子没有 6 相关性,Na+离子同N03一、N场+、H十没有相关性。50扩一是降水组分中最重要的离子, 在各个月中,分别同No3一、el一、NH4十、eaZ+、MgZ+、Na+、K+、H+显著相关,5042 一伴随其它各种来源的离子同时出现,说明其有陆源的、海源的各种人为和自然的来源。 12个月中,s嘴一与N风十相关的月份有8个,显著性概率均达到99,9%,因此(N氏)2504 是降水中最重要的分子形态。N03一同NH4十有6个月
【图文】:

离子组分,甲酸,阴离子,酸性离子


图3一l降水中主要的离子组分构成(2000年)Fig.3一1RelativeeontributionofindividualionstototalionsinPreeiPitationinZhejiangin2000降水的平均离子组成如图3一1所示,其中阳离子占57.4%,阴离子占42.6%,14.8%的不平衡部分可能由有机酸阴离子等其它未知负离子组分构成,MoselloR.(1992)的研究发现降水中分离态的甲酸、乙酸约占总离子浓度的2%,对于总H十浓度的贡献占13%,游离态成分主要是甲酸。主要的酸性离子根据其当量浓度大小依次为:50矛一(27.8%)、cl一(13.2%)、No3一(6.9%),当量比分别为s认2一/cl一=2.1、s氏2一加氏一=4.0

浓度分布,酸雨,硫酸根,浓度


.4降水硫酸根离子浓度分布与酸雨发生率的对应关系石照图4一4一,,嘉兴、绍兴两地的降水硫酸根离子浓度(8.07~9.37mg/1)为最高,硫沉降同降水酸度不成对应关系,硫沉降低的地区(如杭州)50:的转化量降水酸度反而较强,酸雨发生率高,这表明降水酸度不仅仅取决于,还取决于空气中碱性物质的中和能力,当空气中含有碱性物较多时,一方面可以中和掉部分酸性物,同时也能产生较多的硫酸盐类。图4一4一1降水中的硫酸根浓度与酸雨率分布、对款车蕊鼎默u黯翼臀雾耀鳄,ra:默输的酸雨率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X5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兴,张婉华;论北京降水的酸性[J];环境科学研究;1997年04期

2 尹振东;气象条件对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3期

3 景学义;王开宇;贾艳辉;雷程瑞;张少峰;刘宇飞;;哈尔滨市地质灾害气象诱因分析及监测预警[J];自然灾害学报;2008年01期

4 钱镜林;张晔;刘国华;;基于模糊聚类算法的洪水预报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0年04期

5 孙庆瑞,王美蓉,王彤文,林俊;大气颗粒物对酸雨的作用[J];环境化学;1991年01期

6 王玮,姜振远,张孟衡,王文兴;华南大气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及其与酸性降水的关系[J];环境科学学报;1992年01期

7 刘嘉麒;降水背景值与酸雨定义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1996年05期

8 刘红杰,汤大钢,王玮,王鸣宇,潘志,岳欣;低空分层降水和云水同步采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2000年01期

9 刘红杰,汤大钢,王玮,王鸣宇,潘志,岳欣;低空分层降水和云水同步采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环境科学学报;2000年01期

10 张晓红,赵彦淑,刘建英,贺伟民;洛阳市酸雨现状及成因[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艳华;;ARPS模式云微物理产品在人工增雨中的适用性分析[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程华琼;吴统文;董文杰;;东亚中纬度海陆热力差异指数及其对东亚降水气候的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3 魏建苏;吕军;宋玉;姜麟;周曾奎;;影响长江江苏段高潮位变化的因素探讨[A];首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王晨稀;姚建群;梁旭东;;上海区域降水集合预报系统介绍与结果检验[A];第三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洪业汤;王志国;朱泳煊;林庆华;洪冰;王羽;;6000年干旱降水的变化及未来趋势[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周连童;黄荣辉;;我国春季气候年代际变化与夏季气候变化的差异[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7 魏建苏;吕军;宋玉;姜麟;周曾奎;;影响长江江苏段高潮位变化的因素探讨[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常越;刘芸芸;何金海;;华南旱涝年由冬到夏水汽输送的不同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俊亭;李晔;;河南春季降水与气温的气候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宋娟;白卡娃;黄文杰;;南京周边地区夏季对流云降水的有关特性分析[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城市气象与科技奥运”分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尹晓宇;未来降水偏少不“解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2 吕丽霞 孙军鹏;今冬明春我市降水预计偏少[N];商洛日报;2009年

3 记者 陈云芬;全省均出现不同量级降水[N];云南日报;2010年

4 乜国妍 祁彩虹;我州迎来入冬以来第一场明显的降水[N];海南报;2010年

5 记者 曹颖 通讯员 高苹;淮河以南持续降水 气象及时提出农事建议[N];中国气象报;2011年

6 记者 张梅 实习生 赵天毓;预计来年我省大部地区降水偏少[N];陕西日报;2008年

7 记者 张晓松;今冬降水为何多?[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8 记者 王远;去年沈阳:气温偏低 降水偏多 日照偏少[N];沈阳日报;2011年

9 记者 李伟;今年夏季我国降水创近19年新低[N];中国气象报;2011年

10 记者 宋开文;地震重灾区 今冬天冷降水多[N];四川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震宇;浙江降水污染的特征和多维分析[D];浙江大学;2004年

2 周晓霞;亚洲夏季风水汽输送特征及其与中国降水关系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3 贾丽;基于CAESAR模型的土壤侵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莲花;基坑降水引起的沉降变形时空规律及降水控制研究[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5 唱伟;超深基坑若干问题的研究及工程实践[D];吉林大学;2004年

6 龚志强;气候系统的空间结构及遥相关型年代际配置特征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7 齐泽民;川西亚高山箭竹群落—土壤养分源库动态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8 吴波;复杂条件下城市地铁隧道施工地表沉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9 朱建强;基于作物的农田排水指标及排水调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10 牛生杰;沙尘气溶胶微结构及其对降水影响的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卫亚;印度洋海表温度偶极振荡与东亚大气环流及降水的关系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2 王巍巍;气旋性降水与台风性降水的数值模拟及特征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3 丁斌;中国西部水汽输送与旱涝关系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4 涂勇;攀枝花市酸雨污染特征及防治措施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乐益龙;中国春季土壤湿度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6 刘锦绣;1948~2003年热带地区年、季降水气候特征与变化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7 刘晓东;水汽输送对中国东部夏季雨带变化影响的诊断模拟[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8 郭丽娜;1948—2002年东南亚地区降水多时间尺度特征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9 郭雪莲;城市典型下垫面空间构型对降水蓄渗影响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陆忠艳;起伏地形下重庆降水精细的空间分布[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26550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550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a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