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古莲河露天煤矿环境影响与景观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5 02:21
【摘要】:本论文以黑龙江省漠河县古莲河露天煤矿及其周边为研究区,在对可利用的TM影像进行光谱分析,通过以上定性分析和定量比较,最终选择4、5、3波段分别赋于基色红、绿、蓝为本研究假彩色影像的组合方式,使用C校正模型对TM遥感影像进行地形校正后去阴影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使用监督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和后处理,将分类结果分别在不同水平下进行景观格局分析,同时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对露天煤矿开采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后总结得出: 研究区空气污染的环境影响较小,而露天煤矿在建设期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以及生产期采场剥离岩土、损失煤、工业场地排放的固体废物在长期堆放在风力和雨水的侵蚀作用下会对空气和地表水造成一定的污染。大量地面建设和地表扰动会直接破坏地形地貌、改变土壤结构、降低植被覆盖度、干扰动植物种群分布,对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古莲河露天煤矿及其周边的景观类型呈现“四增四减”的发展态势。整体景观呈现“中间大,两边小”的分布结构并向“中间大,一边变小,另一边增大”的发展。景观格局特征变化最显著的是工矿用地和水体,前者随着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的减小,除散布度和分离度下降可观,其他景观指数均上升明显。灌木林地和草地除在散布度,结合度和分离度的变化一致外,其他特征指数也呈反方向转变,湿地在最大斑块指数和分离度方面变化显著。其他三种乔木的变化比较一致,形状复杂程度、分维数、散布度、结合度、聚集度均下降,分离度上升。 古莲河露天煤矿景观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演化因素、资源开发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和人口迁移因素。其中自然因素相对于人为和社会因素来说一般比较缓慢,对研究区地表景观的影响不大,而资源开发和经济和人口的发展对土地利用方式和景观格局会分别产生消极和积极的影响。在资源开发时可用防尘、抑尘装置来降低空气的粉尘污染;通过废水沉淀池对污水进行收集和沉淀处理等;将矸石和岩土剥离物分层堆放以有效控制煤矸石的自燃。进行生态建设时,实行腐殖土保护措施、耕地和基本农田恢复重建与工业场地生态绿化措施、道路运输系统生态保护措施等一系列生态措施,实施既有防护功能,又有绿化美化功能的防护绿化工程。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D88;X82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伟;盛煜;陈继;;青海木里煤田冻土环境评价研究[J];冰川冻土;2008年01期

2 彭建,王仰麟,刘松,吴健生,李卫锋;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3 胡巍巍;王根绪;邓伟;;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相互关系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1期

4 张秋菊,傅伯杰,陈利顶;关于景观格局演变研究的几个问题[J];地理科学;2003年03期

5 刘兆礼;遥感影像屏幕数字化高效方法研究——显著地物的矢量跟踪方法[J];地理科学;1999年03期

6 史培军,陈晋,潘耀忠;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J];地理学报;2000年02期

7 卞正富;张燕平;;徐州煤矿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变分析[J];地理学报;2006年04期

8 傅伯杰,陈利顶;景观多样性的类型及其生态意义[J];地理学报;1996年05期

9 张明;榆林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的景观格局与演化研究[J];地理研究;2000年01期

10 王军;邱扬;杨磊;邸超;余莉;;基于GIS的土地整理景观效应分析[J];地理研究;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波;毛乌素沙地的景观动态与荒漠化成因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计划委员会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1997年



本文编号:26643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643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8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