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三(1,3-二氯异丙基)酯对原生动物嗜热四膜虫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
【图文】:
图 1-1 有机磷类阻燃剂的结构通式(引自 EFRA,2007)Fig. 1-1 General structure of organophosphorus flame retardants (cited from FRA, 2007)
图 1-2 磷酸三(1, 3-二氯异丙基)酯的化学结构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ris(1, 3-dichloro-2-propy酸酯类的用途和用量s经常用作阻燃剂,而非卤代的OPEs主要为阻燃剂和增塑剂之外,,OPEs 还用作泡沫漆和液压油等的添加剂。例如,最普遍使TCEP,通常应用于柔性和刚性聚氨酯泡沫三(2-丁氧基乙基)酯(tris(2-butoxyethy为乙烯塑料和橡胶塞的增塑剂(Marklundyl)phosphate, TPHP)主要用于增强不饱和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PVC)的增塑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592;X17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厚军;张銮妫;梁慧丽;李莹莹;王英英;林强;石存斌;吴淑勤;;应用嗜热四膜虫评估苯甲酸钠的生物毒性[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6年05期
2 钟秋萍;李青;袁冬霞;周志刚;缪炜;;嗜热四膜虫的培养条件优化及其扩大培养研究[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4年02期
3 白琦锋;高礼;袁涛;;低剂量三氯生和三氯卡班对嗜热四膜虫的毒性研究[J];环境化学;2012年05期
4 李伟;杨桂文;;四膜虫在科研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2011年08期
5 杨秋峰;蒋蔚;刘永杰;陆承平;;四膜虫基因打靶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虫体内的转化[J];中国农业科学;2007年12期
6 杨秋峰;刘永杰;;嗜热四膜虫——具有发展潜力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模型[J];生命科学;2006年05期
7 俞婷;缪炜;万明亮;沈韫芬;傅诚杰;;镉和铜对嗜热四膜虫金属硫蛋白基因的诱导表达[J];动物学报;2005年06期
8 邱宗文;四膜虫细胞表达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并定位于细胞表面[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4年01期
9 艾斯卡尔,孙卫华,庞延斌;嗜热四膜虫对数生长模型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艾斯卡尔·依米提,庞延斌;诱导嗜热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a)细胞凋亡样变化的研究[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剑功;许静;张鹏幸;王伟;;嗜热四膜虫两类不同金属硫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A];细胞—生命的基础——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13年全国学术大会·武汉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马正学;宁应之;宋玉珍;;食品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对上海四膜虫生长繁殖的抑制效应研究[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3 李书强;庞延斌;;嗜热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a)接合生殖后期皮层细胞骨架蛋白的研究[A];中国原生动物学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4 陈小娟;沈韫芬;刘义;冯伟松;缪炜;;利用微量热法研究镉和铜对嗜热四膜虫的毒性效应[A];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陈小娟;缪炜;沈韫芬;;不同株系四膜虫的种群代谢特征的比较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李静;张晓露;刘永杰;陆承平;;以四膜虫为宿主分析嗜水气单胞菌菌株毒力[A];第九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2010新疆)论文集[C];2010年
7 白琦锋;袁涛;;环境相关浓度头孢类抗生素暴露对四膜虫酶活性影响[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8 侯连生;沈锡祺;;上海四膜虫(Tetrahymena shanghaiensis S1)膜脂和膜脂蛋白的分析[A];动物学专辑——上海市动物学会1996年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万明亮;缪炜;;嗜热四膜虫镉金属硫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进化分析[A];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10 高崇明;李荫蓁;;上海四膜虫的接合行为[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四膜虫:或许能帮人类造低胆固醇食物[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静;磷酸三(1,3-二氯异丙基)酯对原生动物嗜热四膜虫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2 许静;嗜热四膜虫三种含有锌指结构域蛋白的功能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3 梁海霞;Ran GTPase在嗜热四膜虫大核无丝分裂和程序性核死亡过程的功能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4 王清路;嗜热四膜虫金属硫蛋白MTT1和MTT2的结构与功能分析[D];山西大学;2012年
5 郭岚;《内经》长寿理论与培元固本治法延缓衰老作用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年
6 肖琦;水溶性量子点的可控制备及其生物效应基础[D];武汉大学;2010年
7 庞茂达;嗜水气单胞菌流行株基因组特征及毒力相关基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8 邱婷;量子点的修饰及其生物分析应用[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鹏幸;含荧光素酶嗜热四膜虫的构建及对重金属离子的响应[D];山西大学;2013年
2 赵天珍;几种有机氯污染物对原生动物四膜虫的生物毒性和富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杨秋峰;四膜虫基因打靶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虫体内的定向整合和基因表达[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4 张希;四膜虫Ⅰ型内含子的一种折叠“框架结构”[D];云南大学;2010年
5 马春艳;用嗜热四膜虫为模型研究纳米材料的生物环境安全效应[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业秋;汞、镍、铜、锌四种重金属及黄河水样对嗜热四膜虫的毒性效应[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雅洁;中国三氯苯水质基准及典型污染物对噬热四膜虫的毒性效应[D];南京大学;2014年
8 汤琪;《内经》地域养生思想探讨及恩施道地中药材对模式生物四膜虫的抗氧化作用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陈波;抗沉默因子Asf1调控嗜热四膜虫细胞核的稳定性[D];山西大学;2015年
10 段文靖;嗜热四膜虫中染色体浓缩调节因子RCC1的鉴定及功能分析[D];山西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688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68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