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介孔氧化物的合成及其对水中氟离子的高效吸附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8 16:40
【摘要】:全世界大约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因地下水中含氟浓度较高而导致的饮用水氟离子超标问题。饮用含氟水很容易引起氟中毒,世界卫生组织将饮用水中的氟离子浓度限定为1.0mg/l。在我国除上海、海南、台湾外,其他各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地方性氟中毒现象,有近7000万人的长期饮用含氟超标的饮用水。同时,沿用百年的常规净水工艺,即“絮凝—沉淀—过滤—消毒”,难以有效去除饮用水中氟离子(≤10ppm)。含氟水的有效去除关系到部分中西部和边远地区饮用水安全。因此,发展高效、低成本且无次生污染的实用净水脱氟技术,是保障饮用水安全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论文针对我国含氟水的特点和深度净化处理的需求,设计合成介孔氧化硅、介孔氧化铝以及氧化硅-氧化镧介孔复合材料和多孔层状水滑石等特定结构与形貌的纳米吸附材料。探索其孔径大小及分布方式的调制规律:研究其在水中与氟离子的相互作用;探讨其吸附热动力学过程。揭示纳米吸附材料对氟离子的高效吸/脱附机理;阐明组分、介孔结构几何特性的变化对氟离子吸附特性的影响机制。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利用介孔氧化硅MCM-41为模板成功制备出规则的六边柱状及圆柱状镧-硅复合介孔材料,其孔道直径约为4nm,比表面积约为800.40m2/g。在镧含量小于10%的范围内,随着材料中镧含量的增加,可实现有序介孔结构向蠕虫介孔结构的演化,显著调控材料的表面Zeta电位,从而提高其对水中氟离子的吸附。突破了具有表面负电荷特性的硅基介孔材料未能有效应用于无机阴离子吸附的难题。吸附试验研究表明:在微污染低浓度条件下(氟离子≤10ppm),镧-硅复合介孔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快速去除水中氟离子的能力。氟离子初始浓度为5.72mg/时,60min内氟离子吸附量高达25.36mg/g。动力学研究表明 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2.介孔氧化铝的可控合成:采用P123聚醚为模板剂,以异丙醇铝为铝源,溶胶-凝胶合成出了高度有序介孔氧化铝,其比表面积为338m2/g,孔径约9nm,孔体积为0.88cm3/g。通过提高合成过程的煅烧温度可使介孔材料孔壁晶化,当温度达到850-C时,成功制备出晶态有序介孔γ-Al2O3,其比表面积为224.40m2/g,孔体积为0.664cm3/g。以硝酸铝和氯化铝为铝源,溶胶-凝胶合成出了球形蠕虫状介孔氧化铝,其比表面积分别为127.1m2/g和85.68m2/g,孔径约10nm和14nm,孔体积为0.33cm3/g和0.35.cm3/g。研究了不同铝源、煅烧温度等对介孔氧化铝的形貌、孔径大小、分布、孔道结构和晶体结构的演化规律。 3.介孔氧化铝吸附氟离子性能研究:制备出的介孔氧化铝材料具有十分优异的氟离子快速吸附性能,吸附速率快(10min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容量高。有序介孔氧化铝吸附容量高达115.41mg/g,蠕虫状介孔氧化铝吸附容量也高达96.18mg/g,为同等条件下传统的Y-Al2O3的几十倍,该数值远高于文献报道的铝系氟离子吸附材料。共存离子研究表明,晶化介孔氧化铝因其晶态结构的稳定性表现出良好的离子选择性和可重复利用性。在高氟离子浓度条件下,两种吸附剂的吸附热力学均符合弗里德里希模型。但在低浓度(氟离子≤10ppm)溶液中,吸附热力学符合朗格缪尔吸附模型。 4.利用水热法合成均一、规整的六方片状镁铝层状水滑石(LDHs),其直径约为200~300nm,厚度为20nm。通过焙烧复原法验证了镁铝水滑石具有优异的“结构记忆”效应。重点研究了低浓度条件下(氟离子≤10mg/l)镁铝水滑石及焙烧水滑石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的用量及溶液的pH值等对氟离子吸附量及去除率的影响;揭示了镁铝水滑石及其焙烧产物对氟离子吸附的热力学及动力学特性。再生实验表明纳米水滑石材料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5.纳米吸附材料吸附氟离子的机理研究:经综合分析,我们认为纳米材料吸附氟离子经历三个过程:溶液中氟离子的扩散、氟离子在吸附剂表面吸附和氟离子与吸附剂活性基团的离子交换。并分别采用离子传输模型,吸附热动力学模型以及吸附剂表面的离子交换机理对其进行描述。同时,结合材料分析手段对镧-硅复合介孔材料、介孔氧化铝和镁铝水滑石吸附氟离子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7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金凤;马彦涛;余兴林;李庚燕;;自研制粉煤灰滤料处理高氟饮用水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年01期

2 郝亚超;费学宁;姜远光;姜川;;冷冻条件下高氟水氟离子迁移规律研究[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于华龙;周立岱;姜君;刘志航;;改性沸石除氟的动态实验研究[J];辽宁化工;2011年06期

4 凌俊;秦会敏;郦和生;;化学沉淀法处理高浓度含氟废水的研究[J];石化技术;2011年02期

5 李玉凤;;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尿中无机氟[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991年03期

6 张红梅;;氟在土中运移规律的动态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9期

7 王德龙;戚连庆;;稀有金属材料酸洗液中氟离子的离选电极法测定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81年04期

8 吴敦敖;袁法松;;杭州市半山地区氟在水土系统中迁移转化的试验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0年02期

9 周激;任秀丽;邓永红;;用玻璃pH电极作参比电极在酸性介质中测定氟离子[J];山西化工;1992年01期

10 李静谊;马俊华;白图雅;苏优乐玛;;氟离子对TiO_2/膨润土光催化降解酸性桃红的影响[J];物理化学学报;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Understanding Adsorption and Separation behavior of alkane mixtures in 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s by molecular simulations[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2 ;Influence of Particle Size and Salinity on Adsorp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to Sediments from the Yellow River Delta[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A Mesoporous Carbon with Superior Adsorption for Dyes[A];全国第八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4 ;Adsorption of Phytic Acids on Magnetic Ion-exchange Resin and the Effect of NO_3~- on Their Removal[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Adsorption and biotransformation of crystal violet by an offspring of Aeromonas hydrophila DN322[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6 ;Hybrid Electrochemical "Adsorption-Desorption" and Colorimetric Methods for Selectively In Situ Determination of Metal Ions[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7 ;The Adsorption of GSH in the Liquid Environment[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8 郭光军;;Effect of Methane Adsorption on the Lifetime of a Dodecahedral Water Cluster Immersed in Liquid Water:A 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on the Hydrate Nucleation Mechanisms[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一卷)[C];2008年

9 ;he influence of point defect over atomic and molecular adsorption on Pd(111)[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Bovine Serum Albumin Protein Adsorption on Nanocrystalline Porous Magnetic α-Fe Microfibers[A];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全荣;JFE二氧化碳分离回收试验进展[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超;介孔氧化物的合成及其对水中氟离子的高效吸附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2 张迪;[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3 贺志丽;锆改性凹凸棒石及锆/铝/铈体系复合除氟材料的制备及其除氟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曹俭;基于BODIPY和DCM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5 常青;纳米四氧化三铁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瞿yN;基于吡咯并吡咯二酮和喹吖啶酮的荧光化学传感器[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7 陈男;天然及合成多孔性粘土材料对地下水中氟化物的吸附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8 陈素红;玉米秸秆的改性及其对六价铬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Syed Mazhar Shah;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用于重金属离子的富集和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10 陈文宾;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在室内养殖海水净化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娜;铁铝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氟离子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彭志俊;影响A.f菌活性的氟毒物活性形态及其影响机制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贺琨;铝酸钙粉对水中硫酸根、氟离子的去除效果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盼;海洋生物材料和碳纳米材料对水中有害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5 张腾;氧化锆基三维阳极电促吸附除氟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杨硕;基于羟基氧化锆的电促吸附除氟复合电极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刘本旭;吸附法氯化氢脱水实验研究及模拟[D];天津大学;2012年

8 崔哲;饮用水氟污染处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徐永为;土壤吸氟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0年

10 薛力;高氟水化学沉淀—混凝净化工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70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70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5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