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5 10:48
【摘要】: 本文首先对世界主要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做了分析比较。认为《京都议定书》下的国际温室气体排放贸易体系,提供了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一个架构的经验:在2008-2012年阶段,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来说,《京都议定书》不是一个总量限排的交易体系,它改变的是全球排放增长的速率。不可否认,《京都议定书》极大推动了低碳产业和全球减排行动;欧洲的碳排放交易体系,为中国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提供了操作层面的经验;美澳的减排也是从地方开始,印度在发展阶段和面临问题与我国类似,本文也做了一定的介绍和分析。本文分析我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必要性,着重研究我国建立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约束性条件。总量限排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有着深刻的矛盾。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消费水平的升级和能源结构长期依赖高碳能源的现实,决定了碳需求持续增长是个客观的趋势,决定了中国碳排放体系只能从一个区域性的限排体系起步。回顾了已有的排污权交易实践,认为地方性排污权交易实践出现了总量限制失灵和交易失灵。总量失灵,就是总量限制形同虚设,使碳排放交易体系失去实施基础和执行基础;交易失灵体现就是排放许可证的零需求和零供给,使碳排放交易体系失去参与基础。本文认为,总量失灵,反映了地方政府的真实意愿,地方政府在碳排放交易体系中,并非是单纯的管理者角色,地方政府的GDP倾向,实际上也是经济人,建立一个区域性碳排放体系与否取决于体系自身的收益和成本。文中,按照机制设计理论,激励相容的思想,推导出体系收益来自减排地域限排行业的区位优势、辅助性收益、先行者优势以及减排和迁移的成本对比四个方面。并认为,在碳排放交易体系建立的初期阶段,地区性的竞争优势起到主导作用,这种地区性竞争优势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限排对该限排行业在该地区的竞争力不成为逆转性因素。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才有行动力的基础。辅助性收益中的中央政府的实质性支持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对交易失灵,文中总结了增加交易者和交易量的一般设计方法。本文提供了一个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思路:以晋内蒙冀鲁为先行核心减排区,进行火电行业的重点减排;将先行核心减排区建设成碳的交易平台、资金支持平台、技术平台、CDM重组平台、电力改革平台、国际合作平台。以相邻的苏、陕、豫、浙、辽、皖为预备减排观察区,以Offset项目等其他的形式参与减排行动,启动强制限排时间表,鼓励地方自主性减排激励政策;最后是全国共同的减排行动构成一个市场化、以企业自主能动为主的减排机制。本文对作为先行核心减排的区域性强制减排交易体系的基本结构设计在细节上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图文】:

欧洲,绿皮书,减排成本,资料来源


欧洲产生了减排问题的先动者优势。欧洲的先行,使得欧洲完成《京都议定书》目标的成本大幅度下降(欧洲碳排放交易导致的成本降低见下图 4.1);并且在低碳产获得了领先优势,欧洲的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碳金融发展上,欧元了主导定价权,欧洲的碳价格成为指导性价格。第二、在政治上,欧洲把握了气候问题治话语权和道德制高点;而日见频繁的极端天气,在现代媒介的传播下,困扰着大众,在气候问题不作为的道德失分是非常严重的政治问题,在伞形国家内部,形成了气候问政党分歧、中央政府和地方行动的分歧、民众环保压力集团和能源集团的对立。这样,作为先行者,获得的经济和政治优势,就产生了一个时间表的效应,使得美国等国家清明了一个强制减排计划实施只是时间问题,因此,即使伞形国家,为了应对这种挑战,排和节能上,,政策力度和经济支持力度都明显上升。

比重,数据


CDM 各国获签发 CERs 比重。数据来自 UNFCC.2010.6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X32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余;伏广伟;;纺织品碳排放分析与计算[J];纺织导报;2011年12期

2 刘小兵;武涌;陈小龙;;我国建筑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发展现状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8期

3 王信;袁方;;碳排放权交易中的排放权分配和价格管理[J];金融发展评论;2010年11期

4 李莹华;史建国;李长亮;;甘肃碳排放交易系统建设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5 闾浩;周德群;周鹏;;我国低碳发展的成效、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2013年03期

6 闫云凤;;碳排放交易市场研究现状述评[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13期

7 张帆;李佐军;;中国碳交易管理体制的总体框架设计[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肖志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吉宗玉;我国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必要性和路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3 李通;碳交易市场的国际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简盖元;森林碳生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5 姜晓川;我国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6 王睿;低碳发电调度模式及其电价机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7 程云鹤;中国特色碳减排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楠;关于发展我国碳排放权市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孟美文;碳足迹分析在电力企业节能减排中的应用[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鞠洪良;农村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4 张玲燕;碳排放权交易的实物期权定价方法与数学模型[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5 杨雷;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6 杜枭;碳关税视角下中国出口贸易前景[D];吉林大学;2012年

7 刘雯;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构建和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8 余杰;基于国内碳减排目标的碳交易市场制度安排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9 张媛;我国排放权交易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张利英;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模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800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800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2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