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研究及其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图文】:
融合ml和mZ证据,结果见表2.1,基于Dempster组合规则(证据m。,mZ)进行融合,则焦元A;的BPA(m伪1)二.04776)与焦元AZ的BPA几乎相等(m恤2)=.04320),使得无法根据融合结果进行决策(见图2.1);基于修改模型的冲突证据组合方法(证据m,和平均证据瓦2)进行融合,则焦元A,,的BPA(mA(l)=0.6742)是最大的,且远大于焦元AZ的BpA(mA(2)=0.2629)(见图2.1),这为进一步决策奠定基础。它们之间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由于冲突证据mZ(可能是传感器监测时出现偏差或环境的干扰等因素引起)的存在,Dempster组合规则不能有效地处理冲突证据,基于修改模型的冲突证据组合方法能够处理冲突证据的组合
图2.1基于不同方法的证据m,,mZ融合结果比较表.22三种证据的信息融合凡一050306人一000证据ml证据伙证据码平均证据瓦23nempster组合规则本章方法AIAZ0.10.250.080.1430.01540.0067A20.150.550.10.2670.22370.0898e0.050.070.040.0530.00040.0002.172490..000.75810.90150.0470.00240.0018
【学位授予单位】:河海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X83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魏嘉熹;陈岩;;基于D-S证据理论的瓦斯突出预测方法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2年05期
2 马福恒;向衍;吴中如;;基于修正证据理论的土石坝渗流警兆辨识研究[J];水力发电;2006年10期
3 林志贵,刘英平;建立我国水质监测信息融合系统的探讨[J];水利水文自动化;2005年02期
4 张清华;李乔;唐亮;;基于证据理论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马福恒;向衍;吴中如;;基于修正证据理论的土石坝渗流警兆辨识研究[A];水工渗流研究与应用进展——第五届全国水利工程渗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锦园;基于传感器管理的移动机器人融合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汪澎;驾驶人警觉状态检测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3 王育红;灰色预测模型与灰色证据组合模型研究及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方艮海;产品可靠性评估中的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5 张清华;基于概率可靠度的结构损伤识别理论研究及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6 马福恒;病险水库大坝风险分析与预警方法[D];河海大学;2006年
7 覃频频;基于信息融合的高速公路事件检测建模与仿真[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韩进;矿井水害监控及决策支持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群利;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岩溶矿区矿井突水危险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2 朱景晖;认知无线电中频谱感知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超;军事通信网络效能稳健评估分析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张花军;D-S算法在粮情监控信息融合系统中的应用[D];武汉工业学院;2011年
5 何金灿;信息融合技术在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6 樊亚文;多源监测信息集成与融合专家系统的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贺宇峰;基于XML的水环境信息融合[D];河海大学;2006年
8 张强;基于D-S证据理论的图像识别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9 李埃荣;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驾驶状态监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10 刘姝琼;支持向量机和证据理论在暂态稳定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本文编号:2682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82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