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人类活动干扰下草原温室气体地-气交换特征及碳平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9 09:34
【摘要】: 放牧和开垦目前是内蒙古草原最主要的两种人类生产活动,采用静态箱-气 象色谱法对这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草原主要温室气体(CH_4、N_2O和CO_2)地- 气交换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同时结合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特征对放牧生态系统 碳素收支状况进行了初步探讨,首次对开垦前后内蒙古草原CH_4吸收和N_2O排 放的季节、昼夜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不同牧压梯度下内蒙古草原碳的损 失进行了估算。主要研究结果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内蒙古草甸草原开垦是大气CH_4的汇,开垦为农田后,土壤-植物系统吸 收大气CH_4的能力增强。测定期间,农田与邻近的天然草原CH_4平均吸收通量 为23.38和24.57ugCm~(-2)h~(-1);尽管农业活动改变了草原CH_4地-气交换通量,但是 通量的量级仍是由当地季节性变化的气候条件决定的,其CH_4吸收通量具有强 烈的季节变化规律,表现为“春秋季高,夏季低”的特点;耕作使得土壤-植物 系统CH_4吸收通量的季节变化趋于平缓。 2.内蒙古天然草甸草原是大气N_2O的源。测定期间的平均排放通量为1.922 ugNm~(-2)h~(-1),通量范围为-0.484~7.425ugNm~(-1)h~(-1);天然草原N_2O排放具有明显的昼 夜变化规律和季节变化特征,排放通量出现两个高峰期,整个生长季表现为高(5 月中旬)—低(5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高(7月下旬至8月中旬)—低(8月下旬至9 月)的趋势;农垦增强了土壤-植物系统排放N_2O的能力。观测期间平均排放通量 为2.914ugNm~(-2)h~(-1) ,比天然草原高52%,排放通量的季节规律性减弱,整个生长 季呈现波动性变化,通量变化与天然草原相比趋于平缓。 3.内蒙古冷蒿-小禾草草原与天然草甸草原一样,起着CH_4汇、N_2O源的功 能。主要温室气体CH_4、N_2O和CO_2的地-气交换通量受水热因子控制,与温度 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具有季节变化特征;时间尺度对于讨论不同放牧压力下 甲烷通量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放牧率处理9年后,土壤吸收甲烷的能力在当地自 然气候条件下没有显著变化;放牧对草原N_2O排放通量影响显著,依次是轻度 放牧<围栏封育<中度放牧<重度放牧;放牧增大了CO_2排放通量,观测期间四种 处理间CO_2通量差异显著,CO_2排放通量四种处理依次为:围栏封育<轻牧<重 牧<中牧。 4.对内蒙古草原放牧条件下碳收支状况的研究表明,冷蒿-小禾草草原受自 然条件和人为因素双重作用存在由碳库(积累碳)向碳源(释放碳)转化的可能 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S18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江红;焦燕;徐柱;那日苏;;不同天然草地开垦年限下土壤特性对CH_4吸收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0年02期

2 齐玉春,董云社,章申,罗辑;贡嘎山山地暗针叶林带森林土壤温室气体N_2O和CH_4排放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2年11期

3 梁晓;方飞平;彭义文;;关于天然草地土壤对CH_4吸收的研究[J];北方环境;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秀枝;开垦和放牧对内蒙古草原土壤碳库和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6年

2 梅雪英;城市草坪温室气体通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侯建华;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CH_4吸收和N_2O排放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白春华;控制性增温和施氮肥对土壤性质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3 耿会立;典型草地生态系统CO_2、CH_4和N_2O通量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4 赵育民;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光能利用率初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李艳红;管理方式和地形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天然草地植被和土壤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7年

6 李娜;增温和施氮肥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7 赵江红;农牧交错带天然草地开垦后不同开垦年限对土壤特性、CH_4吸收和N_2O排放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婷;黄土丘陵区天然草地CO_2通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2年



本文编号:2686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86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8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