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30 07:03
【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迅速,对外贸易成果显著。2018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30.51万亿元人民币,贸易顺差2.3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对外贸易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但在经济高增长模式下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依赖高能耗、高排放和高资源投入的发展方式使得中国对外贸易的空间不断缩小,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加了难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能耗和碳减排的压力对当前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提出了新要求。低碳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利用高效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产业转型等手段,尽可能的减少含碳较高的能源消耗,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2015年中国签署《巴黎协定》并向联合国明确作出了四项主要承诺,其中三项内容都是围绕碳排放量和化石能源消耗作出的定量规定。为了如期实现上述目标,迫切需要清晰了解中国的碳排放整体状况。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指对外贸易产品或服务中所包含的碳排放。中国对外贸易的规模十分庞大,且发展进程中承接了大量的国际产业转移,蕴含着大规模的隐含碳排放。因此对这部分碳转移量进行分析,了解隐含碳排放的转移趋势并对其进行调整和控制,对于中国实现上述碳排放相关目标,形成贸易发展的新思路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对中国各产业部门的对外贸易完全碳密度进行了测算。其中,石油、炼焦、燃气和核燃料加工业是对外贸易完全碳密度最高的产业部门。其次,本文对中国各产业部门的对外贸易隐含碳转移量进行了测算。总体而言,当前中国进口的隐含碳排放规模略大于出口。然后,本文对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量的变化进行了因素分解分析,识别了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和滞后因素。再次,本文对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分析了2025年前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变化趋势。最后,本文对中国对外贸易和主要产业部门的政策调整提出了建议。主要包括:服务贸易应按照国家现有规划大力发展,而产品贸易则应以制造业转移为主要政策方向,以破除发达国家的出口壁垒以及转变政府观念作为次要政策方向;碳关税可以作为中国国际贸易争端谈判的重要手段;化学产品工业发展的核心政策方向在于产业升级,提升效率和附加值;石油、炼焦、燃气和核燃料加工业的主要政策方向在于限制石油加工业的发展,并通过增加石油储备保证能源安全。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从观点上,第一,认为近年来服务贸易已成为中国进口隐含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动力,服务贸易逆差造成了中国进口隐含碳排放规模的扩大,并进而造成了中国碳排放的减少。第二,对于中国出口和进口隐含碳排放而言,经济规模变化的影响都远大于完全碳密度和对外贸易依存度变化的影响。进口隐含碳排放量的变化依赖于宏观环境的共同贡献,而出口隐含碳排放量的变化仅来自于化学产品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少数几个产业部门。从方法上,第一,通过合理的结构方程和分解算法对中国对外贸易的隐含碳排放量变化进行因素分解,并对各产业部门的影响进行了定量测算。本文设计了切合实际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构方程,并采用Laspeyres指数分解算法和LMDI分解算法对各因素在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变化过程中的定量影响进行了测算。此外,本文还根据各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量的测算结果对各部门的定量影响进行了测算。第二,根据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变化趋势的特点,采用趋势外推方程对其未来变化进行预测,并结合各影响因素定量分解的结果,对其进行情景预测。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样本数量较少,且趋势规律性较弱。根据这些特点,本文选择多项式方程和混合趋势方程作为基础预测方程,并以这两个方程的组合预测结果作为最终的趋势外推结果。此外,以趋势外推结果为基础,结合影响因素分解的结果,本文设计了四种发展情景,对中国对外贸易的隐含碳排放进行了情景预测。
【图文】:

逻辑关系,内容,碳排放,服务贸易


12图 1-3 本文的各章内容及逻辑关系1.4.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从观点上看,第一,本文认为近年来服务贸易已成为中国进口隐含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动力,服务贸易逆差造成了中国进口隐含碳排放规模的扩大,并进而造成了中国碳排放的减少。第二,对于中国出口和进口隐含碳排放而言,经济规模变化的影响都

碳密度,情况,产业部门,CO2排放


图 4-1 各部门直接碳密度排序情况直接碳密度是以直接(即仅考虑最终生产过程的)CO2排放量为计算基础的,因此可以看作当对外贸易额发生变化时的短期边际影响。如果中国政府希望在短期减少出口转移的 CO2排放,或者增加进口转移的 CO2排放,,从出口结构调整的角度考虑,应该减少对图 4-1 左侧直接碳密度较高的产业部门的净出口,而相应扩大右侧直接碳密度较低的产业部门的净出口。具体来说,如果希望短期内减少出口转移的 CO2排放,那么需要减少石油、炼焦、燃气和核燃料加工品,煤炭采选产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金属冶炼和延压制品等产业部门的贸易出口量,并增加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电器机械和器材,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金属制品等产业部门的贸易出口量。4.2.2 各产业部门的完全碳排放量和碳密度将表 4-3 中的增加值行替换为表 4-10 所示的 2012 年各产业部门的直接 CO2排放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752;X1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苑维;;关于电力行业碳排放成本的核算研究[J];科技风;2018年36期

2 陈炜;殷田园;李红兵;;1997-2015年中国种植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与农业发展的关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年02期

3 高如梦;李晓涛;杜江;;湖北省农业碳排放估计及现状分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年07期

4 吴国骏;吴银光;;浅谈建筑碳排放的计算方法[J];武汉勘察设计;2018年06期

5 ;航运业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靠谱吗?[J];珠江水运;2019年01期

6 赵世鸿;;碳排放权会计确认、计量与披露思考[J];财会通讯;2019年01期

7 杨光;;收集、披露、共享企业碳排放数据的策略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8 陈迪;;碳排放权会计处理问题探析[J];江苏商论;2019年05期

9 赵新颖;;碳排放权及其交易的会计确认研究[J];当代经济;2019年05期

10 林秀群;张杨杨;唐向阳;;基于碳排放量分组的全要素和单要素碳排放效率——以云南工业行业为例[J];生态经济;201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中林;李金雷;;基于个体为本模型的中国碳排放核算模型构建[A];科技进步与体制改革暨《科技进步与对策》创刊30周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4年

2 刘占成;王安建;于汶加;李铭;;中国区域碳排放研究[A];《地球学报》“矿产资源需求理论、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专辑[C];2010年

3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4 张艳;秦耀辰;;我国城市居民直接能耗的碳排放类型及影响因素[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泓波;李家启;谢宏佐;;试论应对气候壁垒的企业碳排放核算体系[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杜宁睿;向澄;黄经南;刘沛;;家庭出行碳排放特征分析及规划启示——以武汉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张彩平;肖序;;碳排放权初始会计确认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白玲;林靖s

本文编号:26877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877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e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