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大气压下等离子体与催化协同低温脱除气相中甲醛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1 23:18
【摘要】: 甲醛是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中典型的空气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本工作分别采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与吸附剂及催化剂相结合对空气中甲醛的脱除进行了研究,并对脱除甲醛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1.在70℃、一个大气压下,当气体组成为140 ppm HCHO、21.0%O_2、1.0%H_2O、氮气为平衡气、空速为16500 h~(-1)及输入放电能量密度为108 J L~(-1)时,填充γ-Al_2O_3小球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脱除气相中甲醛的体系中,,92%的甲醛被脱除,脱除产物中CO_2与CO比值约为1:1。氧化铝小球比表面积的增加能够促进甲醛的脱除,这表明被氧化铝吸附的HCHO分子的C-H键的解离能被有效降低。提高放电电压、降低甲醛入口浓度可提高甲醛脱除率,O_2含量增大可显著提高CO_2选择性。在气体组成对甲醛脱除率影响的实验基础上,明确提出,脱除甲醛的主要途径除了由放电产生的O、H、OH、HO_2等自由基所引发的脱除甲醛反应外,还应该包括HCHO分子和HCO自由基与N_2的高振动激发态及电子激发亚稳态物种N_2(A~3∑_(?)~+)之间的系列碰撞解离反应。 2.在Ag/CeO_2催化剂上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催化氧化气相中甲醛的体系中,当气体组成为276 ppm HCHO、21.0%O_2、1.0%H_2O、氮气为平衡气、温度为70℃、压强为一个大气压、空速为16500 h~(-1)及输入放电能量密度为108 J L~(-1)时,99%的甲醛被脱除,86%的甲醛被氧化成CO_2。在同样的条件下,由纯等离子体(在石英砂上放电)及在Ag/CeO_2催化剂上的纯催化氧化使甲醛转化成CO_2的转化率分别只有6%和33%。上述结果及等离子体催化氧化CO的实验说明,由等离子体产生的短寿命气相自由基,如O和HO_2,在Ag/CeO_2催化剂上将HCHO及CO催化氧化成CO_2的氧化还原循环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研究了等离子体脱除气相中甲醛的能耗问题。甲醛初始浓度、空速及反应器内径的增加,都会使甲醛的脱除率下降而脱除甲醛的比能耗则相应减少。在等离子体与Ag/CeO_2催化剂相结合催化氧化甲醛的体系中,当气体组成为276 ppm HCHO、21.0%O_2、1.0%H_2O氮气为平衡气、温度为70℃、压强为一个大气压、空速为16500 h~(-1)及输入放电能量密度为108 J L~(-1)时,脱除每个甲醛分子的比能耗为92 eV,当甲醛初始浓度增加至965 ppm时,甲醛脱除率下降为63%,但脱除每个甲醛分子的比能耗减少为42 eV。
【图文】:

实验装置图,甲醛


第三章实验部分3.1实验装置与流程实验装置如图3.1所示。主要包括甲醛气体产生、高压电源、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和气体采样分析四部分。己己 lll奋 奋少赛 赛 赛月最最 男 男谷乍乍 乍乍乍乍 芯芯共二二茜蕊万彩众纽 纽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翱翱翱蘸蘸二孙孙孙孙 协李李李 李“ ““幸幸一一习 习习 习广 广 广 广广件 件件 件 Fig.3.1SehematieoftheexPer加 entalset一uP图3.1实验装置图 3.1.1甲醛气体产生部分由质量流量控制器,恒温水浴槽及配套使用的搅拌器、电子继电器、触点温度计,气体发生瓶,扩散管,催化柱,管式加热炉,Al一808P型温控仪,热电偶以及一些相应的阀和管路构成。以往研究中多采用甲醛水溶液作为甲醛源,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在甲醛原料气中带来水的干扰;同时,为了防止甲醛聚合,通常向这类甲醛水溶液中加入8%一12%的甲醇,又不可避免地带来甲醇对实验研究的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验设计采用三聚甲醛热催化分解产生甲醛的方法配制甲醛原料气。将装有三聚甲醛扩散管的气体发生瓶置于恒温水浴槽(温控精度士0.1℃)中保持恒温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X5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洁敏,侯健,郑光云,侯惠奇;介质阻挡放电常压分解苯、二甲苯[J];中国环境科学;2001年06期

2 王保伟,许根慧;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催化天然气偶联制C_2烃[J];中国科学B辑;2002年02期

3 李锻;刘明辉;吴彦;李国锋;李杰;;双极性脉冲高压介质阻挡放电降解氯苯和甲苯[J];中国环境科学;2006年S1期

4 黄芳敏;王红林;严宗诚;陈砺;冯天照;;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亚甲基蓝的降解[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02期

5 周志培;孙保民;尹水娥;高旭东;;气体成分对介质阻挡放电脱除NO影响试验研究[J];电力学报;2010年01期

6 方志,邱毓昌,罗毅;用大气压下空气辉光放电对聚四氟乙烯进行表面改性[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苟建霞;周军成;郭洪臣;苏际;陈黎行;王祥生;宫为民;;氢气和氧气介质阻挡放电合成过氧化氢的研究[J];现代化工;2006年S1期

8 李天鸣;闫光绪;郭绍辉;左岩;;高压脉冲介质阻挡放电协同臭氧溶气降解聚丙烯酰胺模拟废水[J];化工进展;2007年09期

9 王玉;吴彦;李国锋;王翠华;李杰;;介质阻挡放电降解水中微囊藻毒素的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10 史喜成;李静;白书培;韩素玲;宋华;王德生;;单双介质阻挡放电降解苯的对比研究[J];环境化学;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成辉;江雪;胡静;侯贤灯;;纳米TiO_2增强介质阻挡放电胺类发射光谱信号[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王森;乐沛思;李果;李和平;包成玉;;射频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特性的实验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09年

3 高亮;黄建军;齐冰;汝丽丽;;大气压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的实验研究及诊断[A];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09年

4 蒯平宇;刘昌俊;;介质阻挡放电分解制备CuO/ZnO催化剂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09年

5 董丽芳;范伟丽;贺亚峰;刘微粒;;介质阻挡放电超点阵斑图[A];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09年

6 张路远;胡圣虹;;基于介质阻挡放电抑制LA-ICP-MS分析中元素分馏效应的研究[A];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第十一届分析化学专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黎薇;唐丽;吕弋;侯贤灯;;介质阻挡放电-分子发射光谱法检测挥发性氯代烃[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钟阳;吴彦;王宁会;张彦彬;;双极性短脉冲介质阻挡放电及应用于臭氧发生的试验研究[A];中国物理学会第九届静电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9 牛金海;于乃森;冯志庆;刘东平;;在玻璃基底上沉积大面积功能性薄膜[A];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09年

10 应笕;江南;;低气压介质阻挡放电暂态过程的计算机模拟[A];华东三省一市第三届真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实习记者 秦韵;等离子印染新技术顺应低碳经济潮流[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新新;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特性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丁慧贤;大气压下等离子体与催化协同低温脱除气相中甲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鲁非;两相体介质阻挡放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蒯平宇;介质阻挡放电法分解制备铜系催化剂[D];天津大学;2010年

5 王晓静;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多针—同轴反应器结构优化及降解甲醛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6 胡又平;生物乙醇燃料等离子体重整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7 杨德正;大气压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光谱特性与应用基础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刘艳红;介质阻挡放电制备类金刚石膜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朱新河;常压非平衡等离子体渗扩及纳米粉制备的原理和技术[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10 齐冰;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以及多针电晕增强放电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剑飞;介质阻挡放电臭氧合成主要特性的实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2 姜生;介质阻挡放电氩等离子体处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3 张春丽;介质阻挡放电增强热丝CVD沉积硅薄膜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杨鹏;介质阻挡放电离子源及其对大气环境中水团簇分子分布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王玉;介质阻挡放电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刘晶;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脱除氮氧化物的发射光谱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7 陈艳梅;介质阻挡放电合成臭氧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8 郭艳花;DBD等离子体导电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李雪辰;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中微放电特性研究[D];河北大学;2002年

10 李建;He(或Ar)+CH_4介质阻挡放电制备类金刚石膜的性能和沉积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92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92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e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