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蒙脱石介导的阿特拉津催化降解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1 23:44
【摘要】:本研究以阿特拉津(Atrazine,ATRA)和蒙脱石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蒙脱石对ATRA光降解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开发出能够快速降解ATRA的“环境功能材料”,结合量子化学手段对ATRA分子“光降解”和“功能材料催化降解”过程中的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为环境中ATRA及类似有机污染物污染治理和控制提供科学方法和理论依据。论文首先研究了自然光照条件下,铁蒙脱石(Fe3+-montmorillonite)产生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降解阿特拉津的过程,起主要作用的ROS是羟基自由基(·OH),因为淬灭实验表明甲醇(Methanol)能够强烈抑制反应,且苯甲酸(Benzoic acid,BA)在系统内的反应产物为对羟基苯甲酸(para-hydroxyl benzoic acid,pHBA),是BA与·OH反应的特征产物。·OH的产生受pH控制,钠离子(Na+)的加入会提升光催化效率,是因为离子交换作用所致。阴离子对反应的影响由种类和浓度控制,若为惰性的高氯酸根(ClO4-),则没有影响;若配位阴离子为氯离子(Cl-),则表现出“低促高抑”的特性。综合考虑阴阳离子的影响,可知在低浓度的NaCl条件下,离子交换占主导,表现为促进反应,而在较高浓度的NaCl条件下,Cl-与·OH反应形成Cl·自由基,该自由基不能降解阿特拉津,从而降低了光反应效率,此时Cl-的抑制作用强于Na+的促进作用。自然光照下,富里酸(Suwannee River fulvic acid,SRFA)系统中的主要ROS是单线态氧(1O2),因为甲醇未抑制反应,而叠氮化钠则强烈抑制反应。1O2的产生不受pH影响,不同pH条件下,ATRA降解速率没有显著差异。将SRFA浓度从5 mg L-1增加到20 mg L-1反而降低了反应效率,高浓度SRFA不仅消耗自身产生的1O2,还会因发色基团产生的“遮光效应”降低有效光强。SRFA/Fe3+-montmorillonite混合系统中主要ROS种类受pH控制,低pH时为·OH,此时SRFA表现为拮抗作用;高pH时为1O2,此时Fe3+-montmorillonite产生·OH能力变弱,而不受pH影响的SRFA持续供给的1O2逐渐成为系统中主要ROS。溶解氧(Disslovedoxygen,DO)是 Fe3+-montmorillonite 系统、SRFA 系统以及SRFA/Fe3+-montmorillonite混合系统中发生氧化降解反应的必要条件。预先曝N2气都终止各个系统中的反应,在Fe3+-montmorillonite系统中,溶解氧被光致亚铁离子还原,产生的超氧自由基(O2-),质子化后形成氢过氧自由基(hydroperoxylradical,HO2),进而形成H202,在光致还原的Fe2+的催化下产生·OH降解ATRA;在SRFA系统中,溶解氧被SRFATs激活成1O2,1O2能够降解ATRA,钼酸盐-双氧水的纯1O2系统证明了这一点;高浓度SRFA可以消耗·OH和1O2并降低系统中的有效光强,厌氧实验表明SRFATS不能降解ATRA。量子化学计算证明,二价铁离子吸附在蒙脱石表面后更容易被分子氧氧化,吸附前后二价铁离子第一电离能相差0.24 eV。在充分理解蒙脱石对阿特拉津降解的影响特性后,论文的第二部分中设计并合成了零价金属铜-蒙脱石复合材料(ZVCMMT),可以在小于2 min的时间内去除95%以上的ATRA(15 μM)。初始反应速率是商业化的零价铜粉(Commercially available zero valent copper,CZVC)和在自由空间合成的纳米零价铜(nano-sized zero valent copper,nZVC)的72倍和2倍,而铜的投加量仅为上述两者的3.3%,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处理环境突发事件的环境功能材料。使用发光菌对最终溶液的毒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光解后,Fe3+-montmorillonite,SRFA 和 SRFA/Fe3+-montmorillonite 三个系统中的发光抑制率分别为9.14%,4.93%和6.37%,证明系统的整体毒性随着光解而降低,且表明SRFA存在有利于缓解ATRA光反应后溶液中的毒性,鉴于Fe3+-montmorillonite和SRFA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此光解过程可以视为ATRA在自然界中的解毒过程。在ZVCMMT降解ATRA的实验中,发光菌的发光抑制率从反应前的25%降低到-0.53%,证明ZVCMMT处理后的含ATRA溶液的毒性显著降低,且ZVCMMT材料本身在反应后几乎没有发光菌毒性,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论文的第三部分使用量子化学工具研究ATRA分子特性,前线电子理论分析结果表明ATRA在羟基自由基进攻下,其反应位点为两侧支链上的N原子,但对反应位点之间的活性比较,前线电子理论的预测结果差强人意。用概念密度泛函(conceptual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CDFT)中的双描述符(Dual descriptor,DD)函数进行预测,结果同样表明ATRA分子的反应位点位于两侧支链的N原子上,乙胺基的N原子DD值为-0.1561,异丙胺基的N原子DD值为0.0134,DIA中的乙胺基的N原子DD值为-0.1596,DEA中的异丙胺基的N原子DD值为-0.1539,DEDIA中对应的两个N原子的DD值均为-0.0651,与实验结果一致,随着两侧脂肪支链的断裂,计算得到的胺基的反应活性越低,意味着在受亲电试剂进攻时越稳定。从ATRA分子中的反应位点的预测结果来看,DD优于前线电子理论。“定域化轨道定位函数”(Localized orbital locator,LOL)能够较好的研究ATRA分子的芳香性,能够直观并定量的分析ATRA分子环上电子离域性质,用LOL函数考察取代基对芳香性的影响。随着取代基的加入,ATRA分子环上的芳香性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芳香性主要源自π电子贡献,σ电子无贡献,三嗪环具有π芳香性而ATRA不具有,三嗪环的芳香性性质不能用于预测ATRA的性质。综上所述,本论文从阿特拉津的自然降解过程开始,师法自然,利用天然矿物合成出性能优异的环境功能材料,高效处理降解有机污染物,再利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难以直接用实际实验方法检测的分子性质:芳香性。本研究为三嗪类农药的环境行为的研究和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图文】:

甘蔗,年产量,人体健康


表现出持续性和周期性。自1958年开始,ATRA就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约逡逑半个世纪后,在2004年被欧盟禁用(少数欧盟成员国仍在使用),同时期的中国大逡逑陆和北美问并未禁用ATRA。随着对能源作物需求的兴起(图3),可以预测ATRA逡逑用量会不断增加,通过农业耕作活动源源不断地进入环境,除了用量不断增加,之逡逑前施用的ATRA已经对环境造成影响,据报道,,即使在停用21年后,施用地区中逡逑地下水的ATRA浓度仍可达到0.068逦尽管早期研宄表明并声称ATRA是逡逑相对安全的除草剂W,但近十年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TRA能够导致人体健康逡逑受损,导致孕期长尾鼠的乳腺发育异常「1,同样可以在急性暴露后导致藻类死亡逡逑!81。因此,作为一种长期在环境中存在的化学品,有必要对ATRA进行持续的监测逡逑和研宄,以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逡逑随着在耕作中的施用,ATRA受大气湿沉降冲刷或在重力作用下到达地表,通逡逑过径流进入水体

阿特拉津,环境工程,处理技术,氧化反应


图5阿特拉津在美国估计施用情况(2014)(美国地质调查局)逡逑Figure邋5邋Estimated邋use邋of邋atrazine邋in邋U.S.邋2014)邋(USGS)逡逑多种环境工程方法可以用于降解ATRA,例如通过利用氧化反应Wl,还原反逡逑应ini以及生物进行ATRA的降解iui。大多数人工开发的处理技术几乎都能在环境逡逑6/133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5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新颖;孙霞;张耀斌;全燮;赵雅芝;;腐殖酸和铁对阿特拉津光降解影响的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2 朱四光;阿特拉津现象当止![J];新农业;1998年08期

3 刘舜尧;;美将限制使用阿特拉津农药[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2年08期

4 张乔;肖依勒特;;~(14)C-阿特拉津、~(14)C-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脲素在土壤—玉米中的归宿[J];核农学报;1987年01期

5 刘伯林,岳绍先,胡乃璧,李小兵,翟文学,李诺,朱荣焕,朱立煌,毛大璋,周佩珍;龙葵阿特拉津抗性基因向大豆叶绿体基因组的转移及在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J];科学通报;1988年19期

6 毛大璋,刘伯林;利用荧光诱导动力学鉴定导入大豆的抗阿特拉津基因的表达[J];植物学通报;1988年01期

7 金裕兴;;“阿特拉津”应用技术及研究成果通过鉴定[J];上海农业科技;1988年05期

8 孙国凤;;为促进芦笋形成花芽以区分性别而合成了阿特拉津衍生物[J];生物技术通报;1988年03期

9 包领晓;刘成功;;阿特拉津的检验[J];刑事技术;1989年03期

10 吴奇;王玉凡;刘国秀;张云真;赵莉;;阿特拉津原药和胶悬剂的气相色谱分析[J];沈阳化工;198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晓静;艾智慧;张礼知;;厌氧条件下抗坏血酸降解阿特拉津的动力学与机理研究[A];2014年第12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2 杨丽华;查金苗;王子健;;阿特拉津对稀有惫句鲫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相关基因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3 林学钰;姜桂兰;刘广民;廖资生;;阿特拉津除草剂在土壤中环境行为的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4 高志贤;王艳;房彦军;周焕英;王涛;王红勇;;检测阿特拉津和罂粟碱的蛋白芯片技术研究[A];恶臭污染测试与控制技术——全国首届恶臭污染测试与控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超兰;徐建明;;阿特拉津污染胁迫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对外源有机无机物质响应的动态研究[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6 张满成;王梦乔;周庆;李爱民;;磁性吸附材料对阿特拉津的去除研究[A];热烈庆祝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中国化学会第16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李颖;蔡宝立;;通过质粒分子育种培育高效降解阿特拉津的菌株[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章慧娟;刘希涛;;铁铝泥活化过一硫酸氢盐降解水中的阿特拉津[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7暨第十二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9 申文娟;艾智慧;;核壳结构铁纳米线降解阿特拉津及其三嗪环开环机理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海峡两岸水处理化学研讨会摘要集-S3光催化、高级氧化等方法[C];2016年

10 栾新红;舒小琼;石娇;吕秋凤;姜丽;;阿特拉津对雄性大鼠肝脏MT-ⅠmRNA表达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河北省植保植检站 姜京宇 郜欢欢 张丽;警惕阿特拉津残留对麦苗的危害[N];河北科技报;2014年

2 记者 镡立勇;官厅水库有望重新成为北京饮用水源[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3 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超甜金银粟一号[N];广东科技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冉;蒙脱石介导的阿特拉津催化降解机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2 赵昕悦;阿特拉津降解菌Arthrobacter ureafaciens ZXY-2降解特性及对人工湿地强化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3 胡江;阿特拉津降解菌株BTAH1的分离鉴定、降解特性及应用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4 李康;阿特拉津和毒死蜱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毒性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娜;地下水中阿特拉津污染的原位生物修复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曹博;基于阿特拉津降解菌构建功能菌剂及其原位修复污染土壤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7年

7 董静;AMF-美人蕉共生系统降解水中阿特拉津特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8 欧晓霞;腐殖酸及其不同级分和铁的络合物对阿特拉津光降解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邢厚娟;阿特拉津和毒死蜱单一及联合暴露对鲤鱼毒理作用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10 王岙;共存污染物对沉积物及其主要组分吸附阿特拉津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悦;活化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降解水中阿特拉津实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2 李阳阳;阿特拉津降解菌LY-1和LY-2的降解特性及土壤修复能力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3 朱灿耀;磁性生物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对水中阿特拉津的去除[D];湖南大学;2018年

4 李金梅;阿特拉津在狼尾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吸附特性及机制[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5 吕亭亭;NTA-Fe(Ⅲ)活化过一硫酸钾降解阿特拉津的效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8年

6 赵荣伟;阿特拉津和毒死蜱对鲤生殖发育及抗氧化能力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7 鲁莹莹;阿特拉津对四种典型细菌毒理学效应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8 李蕾;生物—电耦合技术对土壤污染物去除特性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9 郝其睿;阿特拉津和毒死蜱对鲤性腺及血清等相关指标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10 闫震;还原—氧化联合法降解水中阿特拉津体系构建及机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92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92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5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