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黄河兰州段土壤细菌群落对重金属铬污染的响应及还原机制的探究

发布时间:2020-06-08 13:22
【摘要】:普遍存在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菌在重金属循环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随着工农业的发展,黄河兰州段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然而,长期的重金属污染对该地区土壤中细菌群落的影响尚不明确。此外,黄河兰州段重金属污染地区的细菌群落应答重金属胁迫压力的机制也有待探究。本文以黄河兰州段土壤细菌群落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6S rRNA基因的MiSeq测序,GeoChip技术,宏基因组与宏转录组测序技术,蛋白表达,酶活测定等方法研究细菌群落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铬(VI)还原过程中细菌群落组成结构以及功能的变化,细菌群落应对短期铬(VI)刺激的生理活动以及铬还原蛋白酶的还原机制。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在对兰州黄河段6个不同污染程度的样点细菌群落的研究中发现,Xigu(XG)区为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不同污染程度下的细菌群落的组成结构具有显著性差异,与重金属浓度具有显著正相关的物种(如Geobacter,Rhodoferax,Thiobacillus等)可作为指示黄河兰州段重金属污染程度的指标。(2)在XG区土壤细菌进行铬(VI)还原过程中(每次添加2mM铬(VI)2mL),细菌群落的组成和功能结构发生相应的改变,与铬抗性或者还原相关的物种和基因在整个细菌群落中的丰度增加,稀有物种在铬还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铬(VI)刺激后Rhodoferax丰度的显著增加暗示着该菌株在铬(VI)的还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3)进一步对XG区土壤细菌进行短时效的铬(VI)刺激,并通过比较分析宏基因组与宏转录组测序数据,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组,变形菌门中的种群在铬(VI)刺激下表达量增加,参与活性氧去除、铬抗性、铬还原性、以及与转录调控相关的基因表达量增加。同时,推测表达量最高的Desulfobacter菌应对铬(VI)胁迫的分子机制。(4)Pseudomonas brassicacearum LZ-4菌株在以萘为唯一碳源的条件下,其铬(VI)还原能力强于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的条件。通过RNAi技术、蛋白表达以及酶活研究方法探究Pseudomonas brassicacearum LZ-4菌株中萘降解通路基因在萘降解和铬(VI)还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NahAa基因的表达增强了Pseudomonas brassicacearum LZ-4菌株铬(VI)还原能力且NahAa蛋白的铬(VI)还原能力是Yief蛋白的2倍。因此,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由于NahAa基因在这两种碳源条件下的表达差异造成的。综上所述,本文首次报道黄河兰州段细菌群落的组成、结构及功能,通过宏测序技术发现未知的细菌资源,并针对铬污染提出相应的细菌修复方案,发现萘降解通路上的基因参与铬还原过程,为复合污染的治理提供依据。
【图文】:

全球碳循环,细菌,亚硝酸盐


图 1-1 全球碳循环以及细菌在其中的作用(https://www.carboncycle.org/carbon-farming/the-carbon-cycle/)1.1.2 细菌在氮循环中的作用从细菌固氮,到硝化过程,再到反硝化过程以及有机氮与铵根的转换,细菌几乎参与了地球氮循环的整个过程 (Bradley et al., 2010; Levy-Booth et al., 2014)。固氮细菌主要通过nifH或者nifD基因等进行氮气到铵根离子的转换 (Dos Santoet al., 2012; Stüeken et al., 2015; Zehr et al., 1998)。硝化过程是指铵根离子转化为硝酸根离子的过程 (Sharma and Ahlert, 1977),该过程主要是在氨氧化古菌或者氨氧化细菌,以及亚硝酸盐氧化菌的参与下完成的 (Fitzgerald et al., 2015Matsumoto et al., 2010)。Daims 等人发现氨氧化为亚硝酸盐,以及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的两步反应过程可在单株细菌 Nitrospira 的作用下完成 (Daims et al.2015)。在反硝化过程中,细菌将硝酸根离子转化为亚硝酸根,一氧化氮,一氧化二氮以及氮气 (Clauwaert et al., 2007; Raghoebarsing et al., 2006; Verstraete andFocht, 1977)。反硝化过程引起的土壤中硝酸盐的流失也受到了世界各地的重视

氮循环,全球,细菌


图 1-2 全球氮循环以及细菌的作用1.1.3 细菌在其他元素循环中的作用细菌除了在碳、氮循环中起到重要作用以外,在磷、硫以及其他元素的地球循环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Dyhrman et al., 2007)。对于磷元素而言,细菌参与水体环境中磷的循环 (Cosgrove, 1977),有机磷向磷矿石的转换 (Goldhammeret al., 2010),以及生物可利用磷的形成等 (Richardson and Simpson, 2011; Whiteand Metcalf, 2007)。在硫循环中(图 1-3),细菌参与陆地,海洋等不同环境中硫酸盐、亚硫酸盐的还原,单质硫的氧化,硫化合物的歧化反应等过程 (Farquhar etal., 2000; Johnston et al., 2005; Sievert et al., 2007; Sorokin, 2011; Sun et al., 2009;Zouch et al., 2017)。细菌还参与其他元素的地化循环,如铁 (Emerson et al., 2010),砷 (Islam et al., 2004),汞 (Wiatrowski et al., 2006),铬 (Emerson et al., 2010),铀(Finneran et al., 2002; Lovley et al., 1991)等。细菌参与的以上各种元素的地化循环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许多过程会同时发生 (图 1-4),,如反硝化过程与硫代硫酸盐、硫氰酸盐的氧化过程 (Broman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53;X1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路明;;养鱼先养水[J];当代工人;2017年11期

2 赵艳;胡桂萍;宋凤琴;陈李林;尤民生;;茶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J];生物安全学报;2013年03期

3 高崇洋;赵阳国;王爱杰;任南琪;白洁;田伟君;张健;李海艳;;耕作和施肥对不同深度黑土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微生物学报;2010年01期

4 冯敬宾;胡超群;;海水鱼类共附生细菌群落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0年10期

5 张恒庆;刘华健;刘静怡;张连宇;纪德钰;;英那河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01期

6 张尚毅;刘国涛;谢梦佩;;有机垃圾热解炭对紫色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17年02期

7 钱鹏;王思鹏;梁春玲;张化俊;王凯;刘莲;费岳军;张德民;;宁波象山海域表层沉积物细菌群落季节性分布特征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7年06期

8 李金金;倪加加;李学梅;颜庆云;余育和;;南方大口鲇消化道细菌群落结构与其胃肠分化的关系[J];水生生物学报;2013年04期

9 陈浩;赵海涛;姚振飞;孙红军;胡健;;饵料对蚯蚓粪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12期

10 陆洋;郁二蒙;谢骏;王广军;张凯;李志斐;;添加芽孢杆菌对池塘中理化因子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分析[J];水产学报;202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铁英;Lotta Martensson;包晓东;郑伟文;Ulla Rasmussen;;稻田中蓝细菌群落的多态性[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王艾花;何孟常;;锑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A];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暨“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研讨会”第二届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7年

3 熊金波;孙怀博;彭飞;林先贵;薛娴;褚海燕;;青藏高原短期增温实验引起土壤细菌群落的快速响应[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张举龙;张国庆;陈青君;;点柄乳牛肝菌菌塘细菌群落结构[A];中国菌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摘要[C];2014年

5 龙珍满;罗丛强;杨品红;邓琼;;鱼类对水体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探讨[A];2016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6 何世颖;杨林章;;两种氧化铁纳米材料对土壤细菌群落影响的研究[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王英;滕齐辉;曹慧;胡锋;崔中利;;淹水和旱作水稻土中细菌群落多样性的空间分布[A];第四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麦永湛;彭松耀;赖子尼;;珠江口潮间带生物膜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多样性[A];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9 陆洋;郁二蒙;谢骏;王广军;张凯;;添加芽孢杆菌对池塘中理化因子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分析[A];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10 曾军;褚海燕;林先贵;;内蒙古典型草地土壤细菌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刘海英;首份全球土壤细菌群落图谱绘成[N];科技日报;2018年

2 朱彤;美绘制人体细菌群落分布图[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3 记者 李晨;“童年”生长环境决定作物“成年”健康[N];中国科学报;2019年

4 陕西省农村能源办公室 严飞;沼液喂猪有啥好处[N];陕西科技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政升;黄河兰州段土壤细菌群落对重金属铬污染的响应及还原机制的探究[D];兰州大学;2019年

2 梁贺彬;皮革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细菌多样性及生物强化脱氮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3 刘建丽;广西典型有色金属尾矿原位矿化修复中细菌群落响应机制[D];北京科技大学;2019年

4 章高森;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微生物多样性及其潜在应用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马大卫;南极苔原土壤细菌群落和酶活性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6 王晓慧;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氨氧化菌及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7 张一;基于组学的蚯蚓(Amynthas heterochaetus)自身免疫系统及肠道微生物群落协同防御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8 荀卫兵;长期不同施肥下旱地红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及驱动因子的探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9 骆毅;应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骨科感染中细菌群落的解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10 布仁其其格;酸马奶传统发酵过程的宏转录组学分析及细菌群落结构动态变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漫;鄱阳湖微囊藻毒素的产生与细菌群落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2 郝志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实验室污水及其细菌群落变化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3 曹磊;甘南牧区牦牛曲拉中细菌群落结构及乳酸菌性能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9年

4 胡宇蔚;滇池流域山地富磷区优势植物根际土壤营养元素特征与细菌群落结构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5 梁攀;近2千万年以来的南海沉积物样品中细菌群落结构演替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6 黄明荣;厦门近岸细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研究及其功能预测[D];厦门大学;2018年

7 邵菲;小开河引黄灌区入田泥沙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及细菌的多相分类学鉴定[D];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

8 张杏;中国东北黑土区设施土壤细菌群落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9 江沛霖;中国东南沿海部分区域微塑料附着微生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10 刘晨宇;尾水排放对地表水及地下水细菌群落影响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03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703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6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