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湿地生态水文过程耦合作用机制及综合调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8 13:35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生活用水与湿地生态用水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全球范围内的湿地遭受了严重破坏,变化环境下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成为了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变化环境下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为目标,以湿地生态水文过程为主线,以湿地演变规律识别与生态水文耦合模拟为关键支撑技术,主要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 (1)明确了白洋淀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在野外调查与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及服务功能特征,明确了白洋淀湿地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水安全方面的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了保护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及意义。 (2)确立了变化环境下白洋淀湿地的保护目标。从湿地演变角度出发,对白洋淀地质历史时期(28.4ka BP)与现阶段两个时间尺度上的演变规律与驱动机制进行了识别,明确了湿地当前所处的演化阶段,分析了导致白洋淀湿地退化的原因;在识别白洋淀湿地生态水文过程及其耦合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水位过程的生态水文耦合模拟方法,实现了从湿地水位过程到湿地生态环境效益的定量表征;构建了白洋淀湿地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了11个湿地保护目标方案,通过权衡不同方案对应的湿地综合效益与生态需水量,最终给出了白洋淀湿地保护(恢复)目标的非劣推荐方案,该目标对应的湿地水位保证率为75%,4~9月的平均水位为7.26m,对应的生态需水量为3.89亿m~3。 (3)提出了面向白洋淀湿地保护的生态水文综合调控。在系统识别白洋淀湿地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其保护目标,从生态用水和生态用地两方面考虑,提出了面向白洋淀湿地保护的生态水文综合调控措施。
【图文】:
第一章 绪论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评价;通过权衡不同方案对应的湿地生态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和湿地生态需水量(生态补水成本),确定白洋淀湿地保护(恢复)的目标。(4)白洋淀湿地生态水文综合调控措施分别在流域尺度和湿地自然保护区两个空间尺度上分析白洋淀生态用水和生态用地特征,根据二者对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机制,提出面向湿地保护的生态水文综合调控措施。根据论文的研究内容,结合各个章节的设置,绘制出论文各章节的逻辑关系,如图 1-1 所示。
图 1-2 论文技术路线图通过湖泊沉积物孢粉和粒度分析,揭示地质历史时期的白洋淀湿地演变规律与驱动机制,识别湿地当前所处演化阶段;从湿地水收支平衡角度出发,识别现阶段白洋淀湿地水文过程及其演变特征;通过开展系统的湿地生态系统调查,剖析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特征,结合湿地的功能定位,选取珍惜水禽繁殖生境保护为目标,采用野外现场实验与室内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关键生态水文过程及其耦合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湿地水位—景观格局—水禽繁殖生境质量的耦合模拟模型,并通过设置不同的保护方案,对不同方案的湿地综合效益及生态需水量进行评估,据此确定湿地的保护目标,最后基于湿地保护目标,提出面向湿地保护的生态水文综合调控方案。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暨论文创新点本文拟在白洋淀历史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识别的基础上,结合其生态系统结构和服务功能特征,分析其保护白洋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分析白洋淀湿地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37
本文编号:2703160
【图文】:
第一章 绪论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评价;通过权衡不同方案对应的湿地生态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和湿地生态需水量(生态补水成本),确定白洋淀湿地保护(恢复)的目标。(4)白洋淀湿地生态水文综合调控措施分别在流域尺度和湿地自然保护区两个空间尺度上分析白洋淀生态用水和生态用地特征,根据二者对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机制,提出面向湿地保护的生态水文综合调控措施。根据论文的研究内容,结合各个章节的设置,绘制出论文各章节的逻辑关系,如图 1-1 所示。
图 1-2 论文技术路线图通过湖泊沉积物孢粉和粒度分析,揭示地质历史时期的白洋淀湿地演变规律与驱动机制,识别湿地当前所处演化阶段;从湿地水收支平衡角度出发,识别现阶段白洋淀湿地水文过程及其演变特征;通过开展系统的湿地生态系统调查,剖析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特征,结合湿地的功能定位,选取珍惜水禽繁殖生境保护为目标,采用野外现场实验与室内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关键生态水文过程及其耦合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湿地水位—景观格局—水禽繁殖生境质量的耦合模拟模型,并通过设置不同的保护方案,对不同方案的湿地综合效益及生态需水量进行评估,据此确定湿地的保护目标,最后基于湿地保护目标,提出面向湿地保护的生态水文综合调控方案。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暨论文创新点本文拟在白洋淀历史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识别的基础上,结合其生态系统结构和服务功能特征,分析其保护白洋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分析白洋淀湿地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3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德福;李映雪;;基质渗透系数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4期
2 赵文智,程国栋;生态水文学——揭示生态格局和生态过程水文学机制的科学[J];冰川冻土;2001年04期
3 彭艳芬;;白洋淀渔业与传统渔具渔法述评[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朱茵,孟志勇,阚叔愚;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5 阎书民,毛卫东,高艳芹,张军,杨振;河北省白洋淀蓄水后的枝角类[J];动物学杂志;1992年04期
6 李云成;刘昌明;于静洁;;三江平原湿地保护与耕地开垦冲突权衡[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陈婧,史培军;土地利用功能分类探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8 刘春兰;谢高地;肖玉;;气候变化对白洋淀湿地的影响[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2期
9 董雅文,周雯,周岚,周慧;城市化地区生态防护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J];城市研究;1999年02期
10 张艳红;何春光;;基于GIS扎龙自然保护区丹顶鹤适宜生境动态变化[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万芳;乌梁素海生态补水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03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703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