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DNAPLs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运移及修复研究
【图文】:
态污染物沿水流方向形成污染晕,部分溶解态污染物吸附在颗粒表面。其余逡逑DNAPLs最终穿透含水层,到达隔水层后在其上部聚积形成污染池(pool)。逡逑DNAPLs在地下环境的存在形态和迁移过程见图1-1。自由相和残余DNAPLs滞逡逑留在含水层中,缓慢溶解于地下水成为长期污染源,造成严重污染(Chatzis和逡逑Dullien,1983;邋Morrissey邋和邋Grismer,1999;邋Liang邋和邋Falta,2008;邋Qin邋等,2009)。逡逑其迁移和修复比LNAPLs更复杂、污染范围更广、更难治理。并且包气带中残逡逑余DNAPLs在外力或降雨入渗作用下,可能继续向下迁移,成为二次污染源,逡逑对清洁区域地下水构成较大威胁。逡逑DNAPLs在含水层的徖移机理、运移分布及其修复治理是DNAPLs的主要逡逑研宄内容,因此详细描述DNAPLs污染场地特征、准确监测DNAPLs污染体和逡逑污染源位置是正确选择修复措施、制定修复方案及有效去除DNAPLs污染源的逡逑前提与关键。逡逑4逡逑
(4)电动力法逡逑电动力法(Electro-kinetics)通过在污染土壤两侧设置电机并施加低压电流生电渗、电移或电泳现象,形成附加电场影响土壤-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迁移,而使污染物从地下水、淤泥、沉积物或土壤中分离提取出来。该方法主要是处理低渗透性土体的污染问题,可用于处理多种污染物,使用该方法前,需行一系列分析实验,以确定该方法是否适用于拟处理场地,其缺点是容易在附近形成金属沉淀。逡逑(5)原位微生物处理逡逑选择合适的微生物、控制合适的营养配比,几乎可以降解大部分有机污染据降解程度分为微生物转化和矿化。微生物转化是将污染物降解转化成较简中间产物,微生物矿化是将污染物降解形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残质。从2纪70年代开始,人们进行了大量微生物原位处理研宄,微生物处理技术被用于污染水的地上处理(Murarka等,1992),大多数微生物原位处理采用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1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烨;施小清;邓亚平;江思珉;吴剑锋;吴吉春;;结合蒸汽和空气注入修复多孔介质中DNAPL污染物的多目标多相流模拟优化[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5年05期
2 邓亚平;张烨;施小清;吴吉春;;非均质裂隙介质中重非水相流体运移[J];水科学进展;2015年05期
3 高燕维;郑菲;施小清;孙媛媛;徐红霞;吴吉春;;基于透射光法探讨水流流速对DNAPL运移分布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5年07期
4 魏海江;杨兴伦;叶茂;王静婷;卞永荣;王芳;谷成刚;蒋新;;活化过硫酸钠氧化法修复DDTs污染场地土壤研究[J];土壤;2014年03期
5 章艳红;叶淑君;吴吉春;;光透法定量两相流中流体饱和度的模型及其应用[J];环境科学;2014年06期
6 伍斌;杨宾;李慧颖;杜晓明;杜平;房吉敦;郭观林;李发生;;表面活性剂强化抽出处理含水层中DNAPL污染物的去除特征[J];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05期
7 龙安华;雷洋;张晖;;活化过硫酸盐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J];化学进展;2014年05期
8 王磊;龙涛;张峰;祝欣;田猛;林玉锁;;用于土壤及地下水修复的多相抽提技术研究进展[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4年02期
9 张蔚;施小清;吴剑锋;吴吉春;;渗透率空间变异性对重非水相流体运移的影响[J];高校地质学报;2013年04期
10 刘晓文;李荣飞;李霞;吴学深;李诗殷;吴文成;蔡信德;;过硫酸钠原位修复三氯乙烯污染土壤的模拟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白静;表面活性剂强化地下水循环井技术修复NAPL污染含水层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晏井春;含铁化合物活化过硫酸盐及其在有机污染物修复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李隋;表面活性剂强化抽取处理修复DNAPL污染含水层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赵保卫;增效试剂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增溶作用、机理及生物可利用性影响[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郭健;光透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监测多孔介质两相流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2 张蔚;渗透率空间变异性对重非水相液体运移影响的数值模拟[D];南京大学;2013年
3 刘小宁;利用热活化过硫酸盐修复氯苯污染地下水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4 刘银平;混合表面活性剂修复四氯乙烯土壤污染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那娟娟;纳米铁粉脱氯降解四氯化碳和四氯乙烯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赵启蒙;储层随机建模方法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2704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704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