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6 13:02
【摘要】: 江河源区独特的生态地位在于作为我国主要河流的“江河源”和生态系统运行过程的“生态源”,水安全问题是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首要目的,草地畜牧业是江河源区的经济支柱。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江河源”生态系统的保护所产生的生态效益,不仅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促进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湄公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 在大量实地调查和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分析、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论述了区域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状况,归纳总结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原则,并着重对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分类评价和综合评价,同时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翔实的计算和分析,并系统地总结了江河源区主要生态系统的恢复途径。其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 (1)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以草地基质为主体、以草地环境为中心、以区域水资源安全为重点、高原面独特的气候启动器和对人为干扰足以重视的原则。分类评价认为:①草场总的来说没有超载,但是局部地区的超载对生态环境的恶化起了“催化剂”的作用。②受气候暖干化的影响,区域产水模数减小,地表水资源数量减少。③1 964年到2000年的36年中,黄南州和海南州的人口密度迅速地增加,而果洛州和玉树州的则变化不大。④1 996年较1985年区域土地利用中减少面积最多的是牧草地,而减少幅度最大的则是耕地,其余用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是未利用土地的增加,主要是荒草地、盐碱地和沙地面积的增加。 (2)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 确定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因素层包括气候、植被、土壤和水文,指标层包括≥0℃积温、降水量、森林覆盖率、可利用草地面积率、天然草地可食牧草比例、产草量、草地盖度、鼠害面积发生率、沙化面积率、黑土滩面积率、水土流失面积率、水域面积率、径流量、沼泽湿地面积率共14个指标。筛选出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分析模型。应用一套评价指标体系,采用3种评价模型,对江河源区进行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评价得出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属于一般水平,而用BP神经网络分析法评价得出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属于较差水平,但江源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好。根据序号综合理论,BP神经网络分析法与真正位序的相关性较强,最好选用BP神经网络分析法。 (3)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X826
【图文】:

江河源区,范围


3)澜沧江源头及其流域范围沧江发源于玉树州杂多县的杂青乡果宗木查雪山,源头海拔 5388m,从西多县和囊谦县,在青海境内称扎曲,干流长 448km。出青海省流入西藏,湄公河,流贯于流贯于中南半岛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诸国,沧江是一条国际性的河流。沧江源区在青海省主要包括杂多县部分、襄谦县全部和玉树县部分,流域028 万 km2。流域面积 300km2以上的支流共 33 条,其中 17 条支流在青海扎阿曲,16 条从青海省直接进入西藏汇入澜沧江,1000km2以上的支流有布当曲和宁曲,一级支流有子曲、解曲、巴曲[26]。4)江河源区范围的确定河源区主要包括江源地区(长江源区和澜沧江源区)和河源地区,其中江积约为 19.4578 万 km2;河源地区主要指黄河源区,流域面积为 12.3612括甘川大转弯)。江河源区位于北纬 31°39′~36°16′,东经 89°24′~102°41′,括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玉树部分,果洛、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全部,海南3 个县 1 个乡,流域面积在青海省境内为 31.8190 万 km2。

地形图,青海省,地形图,江河源区


图 2-1 青海省地形图Fig.2-1 Relief map of Qinghai province 江河源区土壤特征土壤是植被的立地条件之一,土壤的酸碱性、盐分含量和土壤质地对植被分一定的影响。江河源区地形地貌多样,决定了江河源区土壤类型的多样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同时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相对也较为集中。 土壤的类型及其特性江河源区土壤最主要的特征是土层薄、质地粗,山前多为巨砾、碎石、粗砂土壤类型[71,72]有高山寒漠土、高山漠土、草甸土、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原土、山地草甸土、灰褐土、黑钙土、泥炭土、沼泽土、灰钙土、棕钙土、栗壤类群中,对畜牧业关系紧密、占比例较大的是高山草甸土、山地草甸土、钙土。高山草甸土、山地草甸土占天然牧场的 60%~80%,黑钙土、栗钙土料基地的 20%~40%。高山寒漠土分布于巴颜喀拉山和唐古拉山海拔 4650m 以上的地区;高山草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立志,李迪强,王秀磊,马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鼠害类型、现状和防治策略[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2 张林源;长江上游沱沱河源头地区的冰川及其演变[J];冰川冻土;1981年01期

3 陈东景,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足迹[J];冰川冻土;2001年02期

4 王根绪,李琪,程国栋,沈永平;40a来江河源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冰川冻土;2001年04期

5 郑本兴,王苏民;黄河源区的古冰川与古环境探讨[J];冰川冻土;1996年03期

6 裘丽,冯祚建;青藏公路沿线白昼交通运输等人类活动对藏羚羊迁徙的影响[J];动物学报;2004年04期

7 王X,洪绂曾,宗锦耀;“三江源”地区草地资源现状及持续利用途径[J];草地学报;2005年S1期

8 徐世晓,赵新全,孙平,赵同标;江河源区主要自然生物资源概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5期

9 王录仓;江河源区草场退化的生态环境后果及成因[J];草业科学;2004年01期

10 王启基,史惠兰,景增春,王长庭,王发刚;江河源区退化天然草地的恢复及其生态效益分析[J];草业科学;2004年12期



本文编号:2730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730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9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