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SBR及连续流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及其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7 05:56
【摘要】:好氧颗粒污泥(AGS)具有众多优点,被认为是未来极具发展前景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然而,AGS脆弱的稳定性及单一的反应器形式(几乎都是SBR运行模式)极大地限制了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导致AGS技术至今未实现大规模的工程化应用。本研究在AGS快速培养的基础上,分别在SBR及连续流反应器中研究了AGS对实际废水的处理效果及稳定性维持,研究内容及主要结果如下:(1)AGS的快速培养。利用选择压法、厌氧生物选择器及培养过程中接种部分(25%,w/w)成熟AGS的培养策略,18 d内在中试规模的SBR中成功实现好氧颗粒化。该培养模式可有效避免接种的AGS出现先解体再重新颗粒化过程,并可直接作为新生颗粒的晶核及载体,从而大大缩短好氧颗粒化所需的时间。通过预接种部分成熟AGS (30%, w/w)并维持较高的水力选择压,18 d内在两柱型循环式AGS反应器中成功实现好氧颗粒化。通过控制挡板插深、HRT及曝气量,循环式AGS反应器独特的三相分离器设计可创造不同的水力选择压,可时刻对不同性状的污泥(粒径、沉速等)进行筛选与淘汰。另外,接种的部分成熟AGS可充当新生颗粒的载体和晶核,因而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好氧颗粒化。虽然预接种的颗粒污泥经历了先解体后重新颗粒化的过程,但小颗粒更容易适应连续流环境,从微观结构可发现培养成功的颗粒内部由错综复杂并相互缠绕的微生物群落组成,这种独特的结构充当了颗粒骨架的作用,亦加速了AGS的形成。(2)SBR中AGS处理实际废水的应用研究。通过逐步提高进水中污泥深度脱水滤液(MSDDF)的比例(0~100%),84 d后成功在小试SBR中驯化出稳定并具有良好硝化反硝化性能的AGS。驯化中期硝态氮出现严重积累(10.62~28.28 mg/L)、导致TN去除率不断下降,随后通过投加固体乙酸钠以提升AGS的反硝化性能。研究发现,当乙酸钠的投加量由2g增至6g时(对应的COD为152~456 mg/L), TN的去除率由82.52%增大至97.19%,从而在单级生物反应器中实现了有机物高效去除及同步脱氮除磷。通过逐步提高进水中溶剂回收残液的进料量(0~10.84 L),48 d后在中试SBR中驯化出具有良好除碳性能的AGS, COD的去除率保持在95%以上。虽然驯化过程中C/N比不断增大,但驯化过程中AGS较好的维持了其结构,没有观察到明显的解体现象。试验结果表明,AGS在低C/N比及高C/N比实际废水下均可维持其稳定性,并对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3)双柱型循环式AGS反应器的容积负荷(OLR)耐受力研究。通过逐步提高OLR,发现循环式AGS反应器能在OLR≤15 kg/m3·d下稳定运行,并对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然而,当OLR增大至18 kg/m3·d后,AGS逐渐解体,各项理化特性在10d内迅速恶化、污染物去除率大幅下降,最终导致系统崩溃。随着OLR的增大,循环式AGS反应器内呈现出明显的COD浓度差,不仅提高了传质推动力,亦有效抑制了丝状菌的过度生长。然而,AGS的粒径的增大导致其内部逐渐形成以大量死细菌为主的厌氧内核。它的形成导致颗粒强度下降、内部微生物凝聚力下降,最终导致颗粒的解体及系统的崩溃。(4)三柱型循环式AGS反应器处理MSDDF的应用研究。通过逐步提高进水中MSDDF的比例(0~100%),72 d后在三柱型循环式AGS反应器内成功驯化出具有优异硝化性能的AGS,对氨氮的去除率由75.13%上升至99.59%,并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虽然驯化过程中使用了三个不同调理配方的MSDDF,但AGS始终保持着完整的结构,表明AGS具有良好的抗水质突变能力。由于硝化细菌的比生长速率远小于异养菌,因此,硝化细菌的富集导致污泥总的比生长速率的减小,从而更容易维持颗粒化与解体的动态平衡。这也表明通过富集慢速生长的硝化细菌同样适用于连续流中AGS的稳定性维持。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7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灵峰;何卫卫;张杰;;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年05期

2 王品;;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实际污水的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年05期

3 桂永馨;姚嘉;;好氧颗粒污泥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2年06期

4 王瑛;孟爱;张瀚月;张磊;;反应器类型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与运行稳定性的影响试验分析[J];甘肃科学学报;2013年01期

5 蓝惠霞,陈中豪,陈元彩;影响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和性能的因素分析[J];环境保护;2004年05期

6 崔成武,纪树兰,任海燕,吴之丽;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05年10期

7 王海磊,魏丽莉,李宗义;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形成机理及相关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年07期

8 王芳;杨凤林;张兴文;张捍民;刘毅慧;周军;;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01期

9 李玉瑛;李冰;郑西来;;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现状[J];工业水处理;2006年01期

10 王艳静;李亚新;;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光;张颖;郝延强;;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志平;刘莉莉;蔡伟民;;不同底物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3 蔡伟民;;好氧颗粒污泥处理系统[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丽丽;黄玉峰;方亮;蔡伟民;;铈离子在好氧颗粒污泥上吸附行为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晓云;王琳;林跃枚;谭金山;范瑞青;;好氧颗粒污泥胞外多糖的细胞化学定位研究[A];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岳钦艳;张栋华;王曙光;李久义;高宝玉;;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因素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朱亮;徐向阳;罗伟国;田志娟;张妮妮;;高效降解苯胺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动力学研究[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王玉兰;于水利;汪皓东;;好氧颗粒污泥/膜工艺同步脱氮除有机物特性研究[A];2010年膜法市政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姚婧婧;李慧;李彦鹏;;SBR反应器内好氧颗粒污泥的流体动力学特性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浦华环保优秀论文集[C];2013年

10 高景峰;陈冉妮;苏凯;张倩;;好氧颗粒污泥同时脱氮除磷的常温启动和低温维持[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霞;好氧颗粒污泥系统处理含PPCPs污水的效能及微生物群落演替[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龙焙;SBR及连续流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倪丙杰;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过程、作用机制及数学模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林跃梅;好氧颗粒污泥中细菌藻酸盐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5 王玉兰;好氧颗粒污泥—膜组合工艺低温条件下脱氮除磷效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王玉兰;好氧颗粒污泥-膜组合工艺低温条件下脱氮除磷效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马登月;好氧颗粒污泥对两种典型染料处理作用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8 阮文权;好氧颗粒污泥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研究[D];江南大学;2004年

9 周军;两种类型反应器内好氧颗粒污泥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蓝惠霞;微好氧颗粒污泥同时好氧—厌氧降解废水中五氯酚(PCP)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理;基于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的好氧颗粒污泥系统启动与稳定运行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郭安;常温与低温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刘浩;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启动及其对高氨氮化肥工业废水处理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常笑丽;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及其处理高含盐废水的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代雅洁;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性研究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6 魏圳远;好氧颗粒污泥颗粒化过程及脱氮除磷特性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7 刘玉;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处理高氨氮废水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8 姚力;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及其除污性能[D];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4年

9 袁瑞;好氧颗粒污泥对杀虫剂噻虫嗪的响应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10 张易培;基于ANSYS的好氧颗粒污泥微观力学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31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731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f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