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洛克沙胂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及其生物响应

发布时间:2020-07-04 18:07
【摘要】:洛克沙胂(3-硝基-4-羟基苯砷酸)是一种有机胂饲料添加剂,在提高饲料利用率,对畜禽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的同时,还具广谱杀菌和抗球虫病的作用。故在我国畜禽养殖业中广泛使用。然而洛克沙胂在畜禽体内吸收较少,主要以药物原形随粪便排出。我国对于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机制还不够完善,一般只经简单处理或不处理便作为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因此,洛克沙胂通过有机肥施用或随养殖场排污系统进入环境后,将可能对土壤和水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也可能对环境中的微生物、动植物乃至人类等产生生态毒性。 本研究选取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洛克沙胂为供试污染物,采用室内模拟培养、定期采样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洛克沙胂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及其生物响应状况。主要包括洛克沙胂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特性以及洛克沙胂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明确洛克沙胂的环境效应,丰富有机胂化合物在土壤中的行为研究以及科学的调控洛克沙胂的生物效应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对不同浓度残留的洛克沙胂进行室内模拟试验,得出洛克沙胂在土壤中的降解率随残留浓度的增大而降低,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变缓,其半衰期介于42.92d~82.13d之间,参照农药在土壤中降解半衰期的等级划分标准,故洛克沙胂属于易降解有机化合物。 2.洛克沙胂在土壤中的数量变化主要由微生物降解、光降解以及土壤颗粒吸附三种途径造成,分别占减少总量的53%、12.99%和34.01%。洛克沙胂的降解与土壤温度均成正比,升高温度能够促进土壤中洛克沙胂的降解;土壤相对湿度为70%时洛克沙胂的降解作用最强,湿度过高或过低不利于洛克沙胂降解;土壤有机质的减少造成微生物活性降低从而延缓洛克沙胂的降解。 3.洛克沙胂在土壤及去除组分后土壤中的吸附和解吸过程均在24h基本达到平衡。原土壤对洛克沙胂的最大吸附量(Qm)为116.3mg·kg~(-1),去除土壤有机质能使其对洛克沙胂的吸附量增大,而分别去除游离氧化铁和无定形氧化铁后对洛克沙胂的吸附量显著降低,其贡献率分别为~(-1)5.10%、62.79%和34.88%。洛克沙胂在土壤上的解吸存在滞后现象,滞后系数描述其解吸难易顺序为去除游离氧化铁去除无定形氧化铁原土壤去除有机质,即去除游离氧化铁的土壤最难被解吸下来。 4.洛克沙胂在人工合成赤铁矿、针铁矿、水铁矿上的吸附、解吸平衡时间均为2h。人工合成铁氧化物对洛克沙胂的吸附量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铁氧化物对洛克沙胂的吸附属“L”型等温吸附线,即对低浓度洛克沙胂的亲和力较强,但吸附比例随着其浓度的增加增幅降低。 5.采用Langmuir方程对洛克沙胂在三种人工合成铁氧化物上的等温吸附结果拟合效果最佳,计算得到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3.81g·kg~(-1)、45.05g·kg~(-1),和94.34g·kg~(-1),是自然土壤最大吸附量的200-800倍,就三种氧化铁矿物而言,其对洛克沙胂的吸附量大小顺序为水铁矿针铁矿赤铁矿。由Freundlich方程所得lgKf和1/n等参数也表明水铁矿的吸附容量要强于针铁矿和赤铁矿,而吸附强度正好相反。 6.Langmuir方程对等温解吸结果拟合效果最佳,计算得到最大解吸量分别为14.90g·kg~(-1)、24.81g·kg~(-1)和31.45g·kg~(-1)。柠檬酸对氧化铁所吸附的洛克沙胂的解吸过程存在滞后现象,平均滞后系数分别为0.268,0.351和0.714,可见,赤铁矿针铁矿水铁矿,即水铁矿上所吸附的洛克沙胂被解吸下来的趋势最强。 7.添加不同浓度洛克沙胂能显著抑制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且各处理均表现为在培养的第10天达到最大抑制作用,在培养的第10天以后,各处理酶活性均逐渐开始恢复。毒性影响程度和影响时间顺序均为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脲酶,毒性影响时间分别为55~188.4d、50.0~154d和21.8~51.7d。 8.用米氏动力学方程推导出的模型y=c/1+bx计算得出土壤脲酶活性的ED50值为1667mg·kg~(-1)~10000mg·kg~(-1),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ED50值为434.8mg·kg~(-1)~1111.1mg·kg~(-1),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的ED50值为169.5mg·kg~(-1)~588.2mg·kg~(-1),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的ED50值最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征土壤受洛克沙胂的污染程度。 9.添加不同浓度的洛克沙胂能够不同程度的抑制土壤呼吸、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到培养末期(27d)各处理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到培养末期(27d)低浓度(20、50、100mg·kg~(-1))的洛克沙胂对氨化和硝化作用影响不显著(p0.05),而高浓度处理(150、250mg·kg~(-1))仍具有显著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5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银生,曾振灵,陈杖榴,邱江平;洛克沙胂对蚯蚓的急性毒性试验[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李银生,曾振灵,陈杖榴,邱江平;三种兽药对蚯蚓的急性毒性试验[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06期

3 张雨梅;陈军;史玉静;刘慧岚;;洛克沙胂在土壤柱中的淋溶迁移[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11期

4 张雨梅;陈冬梅;马一冬;朱爱华;刘宗平;;洛克沙胂在青菜及土壤中的残留特性[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5 周艳明;于娜;赵英博;;鸡蛋中洛克沙胂的检测方法及动态代谢规律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8年12期

6 周艳明;朱君;于维军;石娇;;畜产品中洛克沙胂的安全性评价[J];食品科学;2010年09期

7 王付民;张璐;陈杖榴;;浮萍生物富集洛克沙胂与阿散酸的动力学特性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8 王志强;李浩;张斌;;洛克沙胂对鲫鱼两种生态毒理学指标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07期

9 陈区;胡华南;;3-硝基-4-羟基苯胂酸的合成新工艺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31期

10 张雨梅;陈冬梅;陈军;诸春强;刘宗平;;洛克沙胂在土壤中的吸附特性[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丽贤;张太平;党志;李国良;;洛克沙胂代谢物的毒性及其环境行为[A];全国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监测与控制治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银生;邱江平;;洛克沙胂污染胁迫对蚯蚓金属硫蛋白基因的诱导[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曾婧;卓家珍;陈杖榴;孙永学;;鸡饲喂洛克沙胂后排泄物中砷形态分析及其降解规律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毒物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孙永学;卓家珍;曾婧;陈杖榴;;鸡饲喂洛克沙胂后排泄物中砷形态分析及其降解规律的初步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姚丽贤;李国良;党志;杨苞梅;何兆桓;周昌敏;;施用含洛克沙胂代谢物鸡粪对萝卜砷形态的影响[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6 姚秀娟;王米;孟新宇;贺培益;薛飞群;江善祥;;鸡粪中洛克沙胂和阿散酸对蔬菜及土壤中总砷残留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张志凯;;棉花苗期病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A];河南省植物保护研究进展Ⅱ(上)[C];2007年

8 耿素芬;张传海;梁秀成;;地膜棉苗期病害综合防治效果好[A];中国棉花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王清;;贵州两种不同岩性地区生态自我修复过程中土壤团粒状况研究[A];第二届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思亮;刘丛强;陶发祥;郎超;韩贵琳;;贵阳城区地下水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与地下水污染和碳的生物地球化学[A];第六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聂建春;抓紧时机防治小麦纹枯病[N];安徽日报;2006年

2 记者 王忠德;八位农业专家田间地头会诊[N];兰州日报;2007年

3 索荣;饲料中慎用有机胂添加剂[N];农资导报;2004年

4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邱伟海;何故让强壮大猪变得“弱不经风”?[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7年

5 王凤英 陈志明;蔬菜早春育苗要点[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6 同法;包衣棉种更应采用配套育苗技术[N];新疆科技报(汉);2007年

7 南郑县牟家坝农技站 许昭建;魔芋病害要综合防治[N];陕西科技报;2005年

8 原子 义根;农民杜文艺创办科技阅览室[N];黄石日报;2006年

9 ;蔬菜早春育苗“四关键”[N];吉林农村报;2007年

10 王玉堂;利用春播巧防病[N];山东科技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嘉兴;洛克沙胂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及其生物响应[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2 张雨梅;洛克沙胂残留的生态毒理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3 李金霞;鄂尔多斯高原西部植被—土壤—土壤动物对荒漠化的响应[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林超文;不同种类植物篱对紫色丘陵区坡耕地农田生态的影响机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5 吴波;参环毛蚓对重金属镉离子的生理响应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曾立雄;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养分的分布、迁移与控制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7 康义;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理化性质和植被动态变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8 刘江华;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生长特征及其天然化程度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8年

9 吴希媛;红壤坡地菜园地表径流中氮磷流失模拟试验及建模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王志勇;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钾素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婕丝;表面活性剂对两种有机磷农药在土壤中环境行为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9年

2 陈冬梅;洛克沙胂残留对土壤的生态毒性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3 赵兵;猪粪便中洛克沙胂的HPLC检测及消除规律[D];扬州大学;2007年

4 刘慧岚;洛克沙胂在土壤中的移动性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5 马一冬;洛克沙胂在土壤中降解的初步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6 李浩;洛克沙胂对鲫鱼生态毒理学指标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8年

7 陈军;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洛克沙胂对中国仓鼠肺细胞的DNA损伤[D];扬州大学;2008年

8 朱爱华;洛克沙胂诱导斑马鱼组织中HSP70表达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9 梁昊;不同施肥对紫色水稻土水旱轮作田麦季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彭永红;沼液施加对土壤氮分布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414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7414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5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