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支撑液膜中重金属离子的传输与分离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X132
【图文】:
载体S留在膜相内,也以浓度差为推动力返回外相界面,在传质过程中,溶质离子M+和X一的同向迁移,不仅发生在外相的MX浓度高于内相时,而且只要外相中的MX离子浓度积高于内相时,迁移仍可进行。其迁移机理如图1一4(c)。(2)逆向迁移膜相中含有离子型载体,在原料液与膜液,膜液与接受液之间进行着离子交换的正、逆反应,将被萃取的原料液(外水相)迁到接受液(内水相)中,如图所示。用酸性萃取剂HR作为金属离子M+的载体,在外相界面上发生犷与H+的交换,生成的MR进入膜相,从载体交换下来的H+进入外相。M服在膜内通过浓差扩散向内相界面迁移。由于内相溶液酸度高,在内水相界面上发生犷与H+的逆交换
2.2.3实验原理以PC一88A为流动载体,煤油为膜溶剂,二价重金属离子在分散支撑液膜体系中的反应和迁移过程见图2一2,大致分以下几个过程:a.料液相中的二价重金属离子M(H)从料液相向料液相一膜相界面传输时,假设M(n)在料液相一膜相界面内的浓度变化是线性的,其传输遵守Fick第一定律,其传输通量为:d_,Jf=-止上叹cf一e、)j。’‘ (2.1)式中:试为M(11)在料液相中的扩散系数,咨。为料液相一膜相扩散层厚度,cf为料液相中M(II)浓度,c。为料液相与膜相界面上M(II)浓度。b.在水相一膜相界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明中;孙水裕;陈华林;;飞灰吸附处理电镀废水中Cu~(2+)的研究[J];材料保护;2007年08期
2 钟常明;方夕辉;许振良;;膜技术及其组合工艺在重金属废水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年08期
3 姚秉华;陈静;永长幸雄;余晓皎;;苯酚在N-503/煤油支撑液膜体系中的传输分离[J];分析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4 罗志勇;张胜涛;郑泽根;邓银;;电化学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09年16期
5 余晓皎;姚秉华;周孝德;郑怀礼;张建丰;;PC-88A为载体的大块液膜体系迁移Pb(Ⅱ)动力学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年07期
6 王璞;闵小波;柴立元;;含镉废水处理现状及其生物处理技术的进展[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8期
7 徐灵;王成端;姚岚;;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11期
8 李增新;薛淑云;;廉价吸附剂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的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年01期
9 徐徽;皮关华;陈白珍;石西昌;李俊丽;;用溶剂萃取法从碱浸液中回收钼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10 杨铁金;苗壮;李英杰;邢进;;Cd(Ⅱ)在D2EHPA为载体的乳化液膜体系中的迁移行为[J];膜科学与技术;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永;去除水中有害金属离子的膜化学反应器研制及其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2 余晓皎;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液膜传输分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潘泽强;从钴废料回收钴产品[D];中南大学;2004年
2 陈静;含酚废水的支撑液膜分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3 位方;对硝基酚的支撑液膜传输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4 施红;生物吸附法处理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5 洪新艺;支撑液膜分离过程传质与膜稳定性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6 吕志江;改性粉煤灰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张晓蕾;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53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753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