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生物活性炭中优势菌群生物稳定性的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4 05:54
【摘要】: 随着饮用水水源污染日益严重,以生物活性炭为核心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受到人们广泛关注。采用人工培养优势菌群强化生物降解作用的固定化生物活性炭(IBAC)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活性炭吸附作用和优势菌群生物降解作用大大提高了除污染效率。但由于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IBAC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易受到水质、水量冲击以及环境因素等影响,产生优势菌群生物稳定性受到破坏的问题,从而限制了其在供水行业推广应用。 本研究针对北方某市原水水质状况,从影响IBAC工艺中优势菌群稳定性的各个关键环节入手,重点研究了优势菌群优化固定工艺条件、在活性炭表面的生长特性、活性炭性质和工艺条件对优势菌群稳定性的影响作用与优化控制、优势菌群的安全性控制等内容,为IBAC技术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采用不同浓度梯度营养基质对优势菌群的生物活性进行了反复强化,提出了以生物活性达到300μg/mL作为优势菌群生物活性强化的指示终点。通过采用超声波预处理方法评价优势菌群在活性炭表面固定化性能,研究了优势菌群的优化固定条件,结果表明优势菌群最优固定化条件为:停留时间30min,循环4h、间歇2h的间歇式固定化方式,循环3次。 将优势菌群固定于活性炭表面,通过采用PCR-DGGE和扫描电镜等技术,对优势菌群生长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启动初期优势菌群生物量与生物活性需经过约一周快速降低的过程,而后逐渐保持稳定,菌群生物活性保持在200μg/mL以上,生物量保持在10~6CFU/(g炭)量级,初期优势菌群在活性炭表面是以单个菌体的方式,附着在活性炭表面孔隙较多的粗糙部分;经过长期运行后,IBAC表面微生物的种类从初期8种,一年后增加到16种,且菌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人工固定的优势菌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优势菌群在活性炭表面形成大量生物膜,以团状絮状形式存在,且大部分呈单层分布。由于土著杂菌的低量持续侵入系统,出现土著菌群和优势菌群对营养基质的争夺竞争、分摊竞争以及劣势菌群的细胞自融过程,从而使优势菌群活性受到了一定的抑制,上层活性炭床耗氧速率从初始11×10~(-3) mgO_2 /(cm~3·h),18个月后下降到8×10~(-3)mgO_2 /(cm~3·h),下层活性炭床耗氧速率也从初始7.5×10~(-3)mgO_2/(cm~3·h),18个月后下降到6×10~(-3)mgO_2/(cm~3·h)。 将优势菌群在五种不同种的活性炭表面固定,采用动态试验对其净水效能、微生物生长状况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应用统计分析方法解析了活性炭性质对优势菌群生物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对优势菌群生物稳定性影响较大的活性炭性能指标主要为糖蜜值、碘值、丁烷值、pH值、平均粒径、有效粒径、均匀系数、摩擦系数和强度,其中糖蜜值为首要控制指标,在选择活性炭时需控制在150mg/g以上。 针对臭氧投加量、炭池停留时间与反冲洗等主要工艺条件,利用中试系统,研究了其对优势菌群生物稳定性的影响作用与优化控制条件。试验结果表明,IBAC系统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臭氧投加量2.34mg/L左右,炭池停留时间20min,气-水反冲,气冲强度采用10L/m~2·s,夏季气冲时间5min,冬季气冲时间采用3min,水冲强度采用12~15L/m~2·s,时间为8~10min。对优势菌群强化活性炭除污染性能进行了长期监测,结果表明与普通生物活性炭相比,IBAC去除UV_(254)、COD_(Mn)和TOC分别提高了15%以上,对THMFP的去除率平均提高11.23%,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显著降低。 针对优势菌群在应用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性,从菌体自身的毒理学试验、石英砂垫层控制各种生物泄露、工艺出水的毒理学试验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优势菌群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应用活性炭碘值和静态试验方法,对优势菌群的生物再生作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优势菌群可以有效的延长活性炭使用寿命,在达到活性炭吸附饱和之前IBAC至少可延长1年以上使用时间,而IBAC中的活性炭达到真性失效时,则要在3年以上。因此本研究建立的IBAC工艺具有处理效率稳定、操作管理简单、运行成本低的特点,它的推广必将带来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X703
【图文】:
Calgon 破碎炭;B—宁夏华辉柱状炭;C—宁夏太西柱状D—山西新华柱状炭;E—河北遵化柱状炭图 2-2 活性炭动态试验装置图Fig.2-2 Experiment setups of IBAC test项目及其方法
图 3-1 优势菌群生物活性强化的试验装置xperiment setting for enhancing biological activity of dominance bac是优势菌群在强化过程中生物活性的变化情况。从图中阶段优势菌群的生物活性较低,TTC 平均值仅为 29.2μg1.加氧泵 2.进样口 3.曝气头 4.出水口
PCR-DGGE测定结果
本文编号:2754587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X703
【图文】:
Calgon 破碎炭;B—宁夏华辉柱状炭;C—宁夏太西柱状D—山西新华柱状炭;E—河北遵化柱状炭图 2-2 活性炭动态试验装置图Fig.2-2 Experiment setups of IBAC test项目及其方法
图 3-1 优势菌群生物活性强化的试验装置xperiment setting for enhancing biological activity of dominance bac是优势菌群在强化过程中生物活性的变化情况。从图中阶段优势菌群的生物活性较低,TTC 平均值仅为 29.2μg1.加氧泵 2.进样口 3.曝气头 4.出水口
PCR-DGGE测定结果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金政华;赵萌;;活性炭技术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1年10期
2 侯艳春;方萍;张亚雷;;IBAC技术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0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多英;生物增强活性炭优势菌群稳定及竞争特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郜玉楠;土著菌群对生物增强活性炭系统的稳定运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晓惠;地表水常规净化流程单元工艺处理效能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周艳;电化学活性菌/醌改性PUF协同降解硝基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宫林林;改性生物活性炭过滤工艺除氮效能及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54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754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