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两种蚯蚓对土壤中四溴双酚A和镉的敏感性差异及机理

发布时间:2020-07-16 12:22
【摘要】:土壤质量特别是农田土壤质量直接关系食品安全、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镉(Cd)是我国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因其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关系到农产品安全已受到广泛关注。四溴双酚A(TBBPA)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溴代阻燃剂(BFRs),已经在环境介质中被普遍检出。但是由于TBBPA易于形成结合残留态和转化降解,传统技术手段限制了对其环境行为的研究,对于TBBPA生物过程和效应的研究更是鲜见报道。此外,电子废弃物是增速最快的城市固废之一,含有高浓度的Cd和TBBPA,无序的处理方式容易导致这两种污染物释放进入土壤,并以复合污染形式出现。目前,对于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复合污染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有机污染物(如农药和多环芳烃),对于BFRs有少量报道,但也以多溴二苯醚为主。另外,在土壤生态毒理研究中,通常采用标准蚯蚓种Eisenia fetida作为指示生物,但是该蚓种非典型土壤生物且对污染物耐性高,不能反映真实的土壤污染风险。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选取了表栖型E.fetida和深栖型Metaphire guillelmi作为目标生物,以土壤Cd和TBBPA的单一及复合污染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在蚯蚓体内的富集、分布和/或代谢以及对蚯蚓的毒性效应(致死率、体重变化和氧化应激效应),重点研究了两种蚯蚓对污染物的敏感性差异,并从污染物的体内行为阐明造成蚯蚓敏感性差异的内在机理。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在Cd的单一污染研究中,通过比较一系列的生化指标,发现活性氧(ROS)和蛋白羰基是最敏感的生物标志物,根据其响应阈值可知M.guillelmi比E.fetida对Cd更为敏感。三种抗氧化酶在E.fetida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转硫酶(GST))呈现类兴奋效应的U形剂量效应关系;而在M guilelmi体内(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GST)则呈现倒U型关系。生物富集饱和模型拟合结果表明,Cd在蚯蚓体内的浓度(包括总浓度和亚细胞组分浓度)与土壤有效态Cd浓度(采用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测定)存在很好的相关关系(R20.9)。根据拟合所得的结合参数发现,相对于E.fetida,虽然M.guillelmi整体的富集容量较低,但是在热稳定蛋白(即生物解毒组分)的结合容量低2.7倍,而在热变性蛋白(即金属敏感组分)的结合亲和力高3.0倍,表明M.guilelmi对Cd的解毒能力差且更敏感。(2)采用~(14)C标记的TBBPA研究了 TBBPA在蚯蚓体内的行为。结果表明,~(14)C在M.guillelmi体内的稳态生物-土壤富集系数(BSAF)是E.fetida的1.3倍,并且前者体内能形成更多的结合残留态。~(14)C主要分布在M.guillelmi的肠道和E.fetida的表皮,这揭示了两种蚯蚓不同的吸收途径,即分别通过肠道作用和表皮吸收。TBBPA在蚯蚓体内被快速代谢,主要产物是TBBPA甲基化形成的单和双甲基醚(MeO-TBBPA和diMeO-TBBPA),以及部分极性代谢物,并且M.guillelmi对TBBPA的代谢能力高于E.fetida。为了区分TBBPA母体和代谢物的毒性,合成了 MeO-TBBPA和diMeO-TBBPA用于毒性实验。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实验结果均显示TBBPA母体和代谢物的毒性顺序为:TBBPAMeO-TBBPAdiMeO-TBBPA,表明TBBPA在蚯蚓体内的甲基化代谢也是解毒过程。低浓度TBBPA胁迫下,M.guillelmi具有更高的解毒能力。通过土壤暴露实验,进一步考察了 TBBPA对两种蚯蚓的整体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两种蚯蚓对低剂量(≤10 mg kg-1)暴露的敏感性相近,但是高剂量(≥50mgkg-1)对M.guillelmi产生了更严重的氧化胁迫,更高剂量(≥250mg kg-1)对M.guillelmi产生了急性毒性,而E.fetida则表现出很高的耐性。从TBBPA体内代谢情况来看,低剂量时M guillelmi保持了很高的甲基化代谢能力,而高剂量胁迫却引起代谢能力急剧下降。可见蚯蚓对TBBPA的敏感性与其代谢能力相关。(3)在土壤TBBPA-Cd复合污染条件下,Cd(≤10mgkg-1)对TBBPA在蚯蚓体内的行为几乎无影响,同样TBBPA(≤10 mg kg-1)对Cd的体内行为也未产生明显影响。但是这两种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归趋存在交互作用,蚯蚓的加入导致这种作用更为复杂。总体来看,由于M.guillelmi对土壤的生物扰动比E.fetida更大,所以其对污染物环境归趋的影响也更明显。M.guillelmi处理过土壤中TBBPA的矿化和结合态(主要是胡敏素结合态)显著减少,并且该蚯蚓可大量吸收TBBPA导致土壤中残留量(主要是可提取态)的减少,此外该蚯蚓的存在还使得土壤Cd有效性大幅下降。进一步加大TBBPA的剂量,研究TBBPA-Cd复合污染的生物效应。结果表明,高剂量TBBPA(≥50 mg kg-1)能抑制E.fetida对Cd的吸收而促进M.guillelmi对Cd的吸收,这与土壤Cd有效性的降低和蚯蚓不同的暴露途径有关,并且还影响了 Cd在蚯蚓体内的亚细胞分布。相对于单一污染,TBBPA-Cd复合污染引起更高的急性毒性、抑制了蚯蚓生长、加重了体壁组织病变和产生更严重的氧化胁迫,包括ROS的累积、抗氧化系统变化(SOD和CAT/GPx活性和/或基因表达的抑制及热应激蛋白(HSP70)基因水平的上调)和氧化损伤的加剧(丙二醛的增加)。从蚯蚓种类来看,M.guillelmi对复合污染的敏感性高于E.fetida。综合可得,对于土壤中的TBBPA和Cd的单一及复合污染,M.guillelmi均表现出比标准蚓种E.fetida更高的敏感性,而污染物在两种蚯蚓体内不同的生物过程(吸收、富集、分布和/或代谢)造成了蚯蚓间的敏感性差异。因此在生态毒理学研究中引入M.guilelmi对于准确评价TBBPA和Cd污染土壤风险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也为敏感蚓种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X53;X174
【图文】:

过程图,生物有效性,沉积物,土壤


学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潜在风险的关键指标。目前对于生物有效性还没有统一逡逑的定义。土壤和沉积物污染物生物有效性委员会提出了用“生物有效性过程”来概逡逑述环境污染物的溶解、转运和被受体生物吸收的机理@3丨加故3丨.,2008)。如图1-逡逑1所示。逡逑目前还没有评价生物有效性的标准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单一提取法(如以水、逡逑EDTA、CaCl2、HAC等为提取剂),但受土壤性质的限制,而连续提取法(如逡逑Tessier法和BCR法)过于繁琐,而且对于具有生物有效性的形态类别也不明确。逡逑这里主要介绍一种原位被动采样技术一梯度薄膜扩散技术(Diffusive邋gradients邋in逡逑thin-films邋technique,DGT)。DGT装置结构及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将DGT逡逑装置放入土壤中后,最外层的滤膜可以阻隔外界土壤颗粒和大分子胶体,防止对逡逑内部凝胶层的损伤和污染,土壤中的溶液态(自由态或小分子络合态)离子经扩逡逑散膜扩散,继而到达吸附膜被固定和富集。一般用于重金属离子测定的吸附膜采逡逑细胞膜逡逑,逦邋I邋I逡逑*结合态逦c逦:逡逑1A}

生物有效性,吸附膜,还没有,扩散技术


学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潜在风险的关键指标。目前对于生物有效性还没有统一逡逑的定义。土壤和沉积物污染物生物有效性委员会提出了用“生物有效性过程”来概逡逑述环境污染物的溶解、转运和被受体生物吸收的机理@3丨加故3丨.,2008)。如图1-逡逑1所示。逡逑目前还没有评价生物有效性的标准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单一提取法(如以水、逡逑EDTA、CaCl2、HAC等为提取剂),但受土壤性质的限制,而连续提取法(如逡逑Tessier法和BCR法)过于繁琐,而且对于具有生物有效性的形态类别也不明确。逡逑这里主要介绍一种原位被动采样技术一梯度薄膜扩散技术(Diffusive邋gradients邋in逡逑thin-films邋technique,DGT)。DGT装置结构及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将DGT逡逑装置放入土壤中后,最外层的滤膜可以阻隔外界土壤颗粒和大分子胶体,防止对逡逑内部凝胶层的损伤和污染,土壤中的溶液态(自由态或小分子络合态)离子经扩逡逑散膜扩散,继而到达吸附膜被固定和富集。一般用于重金属离子测定的吸附膜采逡逑细胞膜逡逑,逦邋I邋I逡逑*结合态逦c逦:逡逑1A}

技术路线图,毕业论文,南京大学,技术路线


图1-5.技术路线图逡逑Figure邋1—5.邋Technical邋approach邋of邋the邋experiment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北京大学在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果[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2 任安芝,高玉葆;铅、镉、铬单一和复合污染对青菜种子萌发的生物学效应[J];生态学杂志;2000年01期

3 郑振华,周培疆,吴振斌;复合污染研究的新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1年03期

4 华珞,白铃玉,韦东普,陈世宝;镉锌复合污染对小麦籽粒镉累积的影响和有机肥调控作用[J];农业环境保护;2002年05期

5 杜心;朱永官;刘文菊;赵晓松;;汞、砷复合污染对水稻生长及吸收汞、砷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06年02期

6 李珊;程舟;杨晓伶;朱云国;李彦;;镉与锌复合污染对栝楼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7年06期

7 王红旗;王帅;宁少尉;孙艳玲;侯泽青;;土壤铅-苯并[a]芘复合污染对小麦种子生长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2011年03期

8 胡斌;王丹;王松山;周萌;梁东丽;;铜、硒复合污染对小白菜生长及金属吸收和转运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9期

9 邱云云;尹华;叶锦韶;彭辉;秦华明;李丽华;张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去除水中芘-镉复合污染的特性[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03期

10 李元,王焕校,吴玉树;镉、铁及其复合污染对烟草生理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199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飞;周昊;朱悦;;开展辽宁省中部城市群复合污染现状与趋势研究的探讨[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2 陈怀满;郑春荣;周东美;;土壤复合污染与交互作用研究——土壤圈污染物循环研究中的热点与难点[A];第七次“土壤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1年

3 程金平;皮帅帅;王茜;顾金敏;王文华;;甲基汞与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复合污染效应[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4 邓军;尹华;彭辉;叶锦韶;秦华明;何宝燕;张娜;;苯并[a]芘-镉复合污染微生物修复初步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5 程金平;王文华;顾金敏;;汞与PCBs/PBDEs/PFOA的复合污染效应[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栾和林;田野;汪鑫;喻晗;陈彩霞;汤淑芳;于力;章连香;刘春锋;李继梅;;矿山污染为复合污染[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7 王林;徐应明;梁学峰;孙约兵;;介孔材料及其复配处理钝化修复镉铅复合污染土壤[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8 刘燕;蒋光霞;;硒对镉、铅复合污染下油菜重金属抗性的影响[A];第六届中国植物逆境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9 陈智林;尹华;叶锦韶;彭辉;秦华明;张娜;何宝燕;;黑麦草对水体铜-芘复合污染的修复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姚敏;张宇峰;俞斌;;不同环境条件下对铜-铅复合污染土壤中铜的解吸行为的影响[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曹爱方 通讯员 赵鸣婵;宁波向大气复合污染全面“宣战”[N];宁波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钟兆盈;整治大气复合污染 加快建设美丽杭州[N];中国环境报;2013年

3 记者 曹爱方 通讯员 陈晓众;中心城区空气复合污染态势明显[N];宁波日报;2013年

4 记者 郄建荣;揭示重点区域复合污染特征[N];法制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戴丽昕;“复合污染”亟须综合治理[N];上海科技报;2013年

6 通讯员 裴斐 钟兆盈 记者 陈栋;杭州持续加大整治大气复合污染力度 营造美好蓝天[N];杭州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王敏;京津冀的污染主要是复合污染[N];中国企业报;2013年

8 袁海键;打好防治大气复合污染持久战[N];中国环境报;2013年

9 闻哲;大气复合污染困扰珠三角[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10 居其明;浦东超级监测站紧盯复合污染[N];中国环境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娴;两种蚯蚓对土壤中四溴双酚A和镉的敏感性差异及机理[D];南京大学;2017年

2 窦晶晶;Cd、Cr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赤子爱胜蚓的毒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侯芸芸;呰草根系分泌物在芘—铅复合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作用[D];上海大学;2016年

4 王传花;固定化菌群联合水蜈蚣修复芘—铬复合污染土壤实验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5 王志增;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和农药的复合污染机理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6 朱宇林;银杏对镉、铅及其复合污染的生理响应与抗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7 冯天才;高盐或砷复合污染条件下多环芳烃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功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8 侯宪文;铅—苄嘧磺隆/甲磺隆复合污染的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曹梦华;基于零价铁的复合污染土壤化学修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刘军;铜对土壤中拟除虫菊酯农药主要环境行为影响及复合污染生态效应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琦;电子电器废弃物拆解区农田土壤复合污染调查与生物修复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程治文;镉芘单一和复合污染对龙葵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张倩;黑麦草对山西工矿区PAHs和汞复合污染土壤的生态适应性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4 蔡翔;高岭土负载双金属纳米铁镍同步去除复合污染中铜和硝酸盐[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5 闫赛红;恩诺沙星与镉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6 赵茜;风化煤对铜锌铅镉复合污染的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和小白菜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7 魏晓洁;城郊复合污染区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迁移及健康风险分析[D];河南大学;2015年

8 马莎;四环素和重金属(Cu~(2+)、Cd~(2+))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小白菜的毒性效应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9 郭天佑;旱柳对大气SO_2-Pb复合污染的吸收净化能力及抗性机制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10 刘运坤;炭改良剂对复合污染土壤Cu的钝化效果[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57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757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e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