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高温液态炉渣机械离心粒化机理及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6 19:06
【摘要】:高炉渣是高炉炼铁工艺的主要副产品,它从高温熔融状态到完全冷却的过程中释放大量热能;吨铁出渣量在0.3~0.4吨,温度超过1500℃,如何将该部分热量回收,并加以有效利用是当前冶金界的一大热点和难点。熔融态高炉渣的处理工艺直接影响热量的回收和固态渣粒的资源化利用,对比以往的各种渣处理工艺,高温液态熔渣的机械离心粒化技术具有很多优势;在以热能回收为目标的高温熔渣处理工艺中,其核心工作是熔渣的离心粒化、液态渣滴的快速冷却。为了达到良好的余热回收效果,提高粒化炉渣的附加值,就要使熔融态高炉渣粒化为粒径均匀、大小可控的球形炉渣小液滴,并快速冷却,形成高玻璃体含量的冷态高炉渣;高温液态熔渣离心粒化过程的可持续性,是该工艺的核心关键技术。本文分别从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实验研究与关键技术研究四个方面,通过试验方案的设计、试验平台的搭建、试验过程的实施,围绕着可持续性,进行了高炉渣离心粒化、物相演化、换热过程中的机理验证,明确了离心粒化机理及粒化过程中各阶段物相演化规律,获取了关键控制参数;并通过关键技术研究实验,对该工艺的可行性进行验证,为机械离心粒化技术处理高温液态熔渣,获得高附加值工业原料协同显热回收工艺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基础理论与数据支撑。在高温熔渣的机械离心粒化机理研究方面:首先,将液态熔渣的粒化过程划分为减薄、破碎、收缩、飞行、物相演化等五个阶段;并假设高温熔体是由特定直径的液态球状渣粒组成,从液态渣粒的受力分析和波理论方面研究液态熔渣的离心粒化过程;其次,对高温液态球状渣粒,在飞行过程中的液固相变过程进行研究,通过液固相变过程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研究温度、相对速度等因素对液固相变过程的影响规律;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立圆盘法离心粒化处置能力核算数学模型;利用流体力学软件ANSYS对高温熔渣的五个阶段进行数值模拟,重点模拟了高温熔体的减薄、破碎、物相演化三个阶段,对过程中熔渣温度、黏度、固相分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粒化环境温度等因素对相变界面移动的影响;得出了影响粒化后渣球物相演化过程的因素依次是颗粒直径温度场强相对运动速度。通过高温熔渣的机械离心粒化理论研究及数值模拟发现:高炉渣典型的冶金性能指标黏度,是直接影响高温熔体粒化过程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高炉渣基础性能的实验研究,明晰了熔渣黏度的决定性因素是化学成分和物理温度,得到了熔渣成分、温度对熔渣黏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了黏度对高温熔渣粒化过程的影响,尤其是高温熔渣与金属粒化盘之间的在持续运转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规律;建立了熔渣黏度、粒化盘直径和角速度影响液态熔渣离心粒化过程的数学模型。以机理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为依托,对离心粒化器的合理操作参数、处理高温熔渣的能力、和换热效率进行计算和试验,得出高温熔渣黏度系数0.2~0.65 Pa·s之间,渣温1450℃~1480℃,φ200mm的粒化盘,在1600~1800r/min条件下可以得到高比例的直径1~2mm形状规则的球状颗粒;粒化渣颗粒与冷却空气相对速度5m/s,空气温度200℃以下,可以使得球状渣粒玻璃化程度和换热效率达到最高。以理论研究为基础,搭建了实验研究平台和高炉现场关键技术研究平台,对比研究了实验室与高炉现场的试验条件差异,对粒化装置进行了多维度系统优化,在机械离心粒化的可持续性方面实现突破,取得了多项保障机械离心粒化可持续运行的技术创新成果;同时,在关键技术研究过程中,尝试了机械离心粒化与硫化换热技术相融合的二级换热思路,达到29%的换热效率。从试验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青钢熔融态高炉渣的黏度系数在0.3Pa·s左右,渣温1470℃,φ200mm的粒化盘,在1740r/min左右。可以得到高比例69.4%的直径1~2mm形状规则的球状颗粒;粒化器内环境温度在185℃左右,受转速变化影响较小,各项参数与理论计算值一致性较高。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757;TK115
【图文】:

示意图,拉萨,拉法,流程


拉萨法冲渣工艺流程示意图

示意图,拉法,水渣,处理系统


图拉法也是目前非常成熟的高炉渣处理工艺见图 1-2,它第一次应00m3的高炉上。1998 年首钢 2560m3首次引进了三套图拉法处;2004 年青钢新建两座 500m3高炉,也引入了图拉法渣处灵活。

示意图,炉渣处理,示意图,渣池


该工艺由首钢和北京明特克冶金炉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如图 1-3 所示:明特法的核心设备是按照 20°倾角安装在冲渣池内的螺旋搅笼机和过滤器成。通过螺旋的转动,把渣池底部的水淬渣向上输送,在重力和螺旋页面对渣翻动挤压力作用下,完成脱水过程。水渣脱水后,从螺旋搅笼机的 U 型槽落入带输送系统,运至水渣堆场;渣池内的冲渣水,溢流进入过滤器,过滤后的净水在冲渣泵的作用下,进入渣水系统,实现整个冲渣系统水的闭路循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茅沈栋;杜屏;;降低MgO含量对高炉渣黏度和熔化性温度的影响[J];钢铁研究学报;2015年09期

2 Hamid Moradi;Bahamin Bazooyar;Ahmad Moheb;Seyed Gholamreza Etemad;;圆柱形壳体内牛顿型纳米流体的自然对流传热的实验研究(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2015年08期

3 胡明意;喻安红;武卫林;;永通铸管公司高炉炉料结构优化措施与效果[J];河南冶金;2014年06期

4 张亚鹏;张建良;毛瑞;刘征建;袁骧;;高炉炉渣熔化温度及液相生成热力学分析[J];钢铁研究学报;2014年11期

5 王聪;赵晶晶;王修越;周虎生;许继芳;万康;;冶金熔渣粘度的测量和模型计算[J];热加工工艺;2014年17期

6 纪爱敏;殷旭;;基于自适应松弛因子的协同优化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4年07期

7 陈林根;夏少军;谢志辉;刘晓威;沈勋;孙丰瑞;;钢铁冶金过程动态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J];热科学与技术;2014年02期

8 王斌;贾粉粉;;高速摄像机测试目标运动轨迹的精度分析[J];测试技术学报;2014年01期

9 周扬民;罗思义;李宗刚;岳霞;王亭亭;仪垂杰;;液态高炉渣分裂破碎模式与控制技术[J];冶金能源;2013年05期

10 高正阳;郑双清;钟俊;殷立宝;陈传敏;;粒径对燃煤电站飞灰元素质量分数分布的影响[J];动力工程学报;201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袁骧;张建良;毛瑞;刘征建;朱广跃;;高炉含钛炉渣高温冶金性能基础研究[A];第十七届(2013年)全国冶金反应工程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3年

2 陈林辉;田怀璋;梁俊杰;伍志辉;石毅登;;固液相变蓄能三种数学模型研究比较[A];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蔚玲;气液固三相流态化特性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2 逄勃;优化迭代学习控制算法及其收敛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王显刚;生物柴油喷雾、燃烧和碳烟生成特性及其对柴油机微粒排放影响的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君军;高炉渣离心粒化机理及规律[D];重庆大学;2016年

2 林斌;熔融高温高炉渣冷却过程相变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3 马岩美;离心粒化高炉渣固化机理及实验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4 李杰;CaO-SiO_2-10%Al_2O_3-MgO-5%TiO_2渣系液相线温度的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5 李凯;流体离心粒化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6 李宗刚;回转式气固换热装置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7 汪琦;气固流化床两相流动的CFD模型研究和实验验证[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沈聪;一种新型流化床换热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9 吴金虎;高炉渣棉纤维板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2年

10 苏之晓;低压雾化喷嘴性能实验测试系统研究与开发[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58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758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b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