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中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2 22:46
【摘要】: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8.12%。土地沙漠化是当前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制约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运用多学科理论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在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取理论与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对我国土地沙漠化成因、危害及治理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策略。 依据1999年全国沙化监测结果,本文研究得出我国每年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281.41亿元,相当于重点土地沙漠化地区1999年财政收入的3.60倍,其中土地资源的损失为955.71亿元,占直接经济损失的74.58%。本文提出了防治土地沙漠化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计量方法,并对全国2000~2004年5年间防治土地沙漠化所形成的新增可利用土地的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年均为872.6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7.27。河北省沽源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5年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评估结果表明:其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为1∶6.59。 本文研究表明,脆弱的生态环境与落后的经济社会状况以及不合理的经济制度相耦合,并且相互影响和叠加放大,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我国人口急剧增长、人口密度过大,一些绿洲区人口密度大于500人/km~2,远远超过联合国规定的低于7~20人/km~2的标准,加之受教育程度较低,维持生计手段更多地依赖消耗自然资源;沙区产业结构单一,种植业多样化指数在1.5—1.8之间;经济贫困,农民人均收入不足东部地区的一半,导致滥樵采、滥开垦、过度放牧以及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这是土地沙漠化产生的直接原因。研究表明,制度和政策问题既是土地沙漠化的诱因又是防治乏力之源。土地权属的不安全给人们随意开垦土地提供了负向激励;林权草权虚置和缺位,导致人们竞相利用,制约投资者积极性;投资主体错位,政策的不可持续性、部门间的相互制肘、补偿机制无力、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合理等导致不能有效防治土地沙漠化。 研究提出了我国土地沙漠化防治需要采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基本策略:1)植被自然恢复与重建策略。应遵循生态学原理,按照9项基本原则和分4个类型区12个亚区进行植被建设。2)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策略。通过实行沙区适度的人口控制政策,逐渐减轻人口压力,提高人口素质;优化沙区经济结构,协调农、林、牧业发展,大力发展沙区加工业,调整区域布局;建立生态保障区,采取切实措施解决贫困问题;大力发展沙产业。3)制度创新策略。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稳定投资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产权制度;实行国家生态购买制度;改革水资源管理和草原管理等。4)制度保障策略。加强和完善组织保障、法律保障、科技保障、科技支撑和预警与监测等保障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X171
【图文】:

分布图,土地,分布图,总面积


从行政区域来看,我国沙漠化土地分布范围十分广阔,分布在除上海、台湾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表4一)l的889个县(旗、区)(图4一1),但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等省区,其中尤以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甘肃5省区最为严重,这五省区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74.63万kniZ、41.59万腼2、21.65万恤2、12.56万kmZ、12.03万腼2,分别占全国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4.29%、23.9%、12.46%、.722%和.691%,5省(自治区)沙漠化土地面积162.49万mkZ,占全国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3.4%;河北、宁夏、陕西、四川、山东、江苏、山西、河南、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等11省区也有较大面积分布,其沙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0.46万kniZ,占全国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601%

工程治沙,总面积,劣地,非生物


占3.807%;风蚀劣地(残丘)为.648万拓mZ,占3.73%;沙化耕地为.463万mkZ,占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266%;露沙地面积为10.11万枷2,占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5.81%,非生物工程治沙地.001万klnZ(图4一3)。

态势图,沙质荒漠化,态势图,土地


沙漠化土地在变化。根据有关资料,过去五十多年来,我国土地沙漠化扩展速度历经了1560枷2/年(50年代一70年代),2100玩2/年(1975一1957),2460枷2/年(1994年),3436mkZ/年(1999年)四个扩展阶段(图4一4)。图4礴中国沙质荒漠化(沙漠化)土地态势图Fig.44Snadydesertifieationdnyanrn」e第一阶段(50年代一70年代):根据中科院沙漠所的研究,这阶段沙漠化土地增加.39万kniZ,平均每年扩大1560knlZ(朱震达、刘恕等,1989年)。扩大的沙漠化土地主要来源于两种情况:一是干草原及荒漠草原开垦后早作农田沙漠化的发展。河北坝上地区、内蒙古察哈尔草原、后山地区的草原旱作农垦区,是这阶段土地沙漠化扩展最严重的地区,农田受土地沙漠化危害的面积从50年代末期的占13.1%扩大到70年代末的占27.7%。如张家口坝上4县旱作农区有69%的农田受土地沙漠化危害,内蒙古乌盟南部7县(旗)有40%的农田受土地沙漠化危害。二是固定沙丘(地)开垦及过牧、过樵造成的沙丘活化向流沙发展。其中,以科尔沁草原沙漠化的发展最明显。如内蒙古奈曼旗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月艳;岳德鹏;任慧君;王计平;;亚湿润干旱区荒漠化防治工程综合效益评价——以北京市桑马房村为例[J];经济师;2011年10期

2 张宝林;潘焕学;;防沙治沙生态补偿模式创新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年06期

3 李莎;原熙博;樊华;;城市边缘荒漠化景观整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诚志;新疆土地沙漠化监测与预警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兵桃;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土地沙漠化治理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刚;吉林西部土地沙化程度遥感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龚文杰;我国草原荒漠化法律问题研究及对策[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79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779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c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