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化学和电化学-微生物偶联法降解溴酸盐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3 13:34
【摘要】:溴酸盐(BrO_3~-)是由于含溴离子(Br~-)的水体经过臭氧或加氯消毒后产生的消毒副产物,在毒理致癌性分级上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定为II类致癌物。随着臭氧和加氯消毒工艺在我国的广泛应用,以及大量食品添加剂(溴酸钾)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排入到地表水,使水体中溴酸盐含量超标问题日益严峻。本文将通过化学、电化学以及电化学-微生物偶联法实现对溴酸盐的还原降解,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通过超声辅助共沉淀法合成了一种兼具还原和吸附性能的亚铁铝类水滑石(Fe-AlLDHs)。利用XRD、SEM、TG-DSC和FT-IR表征了Fe-AlLDHs的结构和形态,并通过序批次实验研究了Fe-AlLDHs去除溴酸盐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超声辅助共沉淀有利于合成粒径较小、结晶度高的水滑石颗粒,进而可提高其对溴酸盐的吸附还原性能。超声30min合成的Fe-Al(30min)样品对溴酸盐有最佳的去除性能,在120min内可将7.81μmol/L溴酸盐完全降解。实验还考察了不同固液比、初始溴酸盐浓度、共存离子以及pH值等因素对水滑石去除溴酸盐的影响,结果表明,共存离子对溴酸盐去除过程影响较小,且去除过程机制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溶液中的BrO_3~-与Fe-AlLDHs夹层中的SO_4~(2-)发生离子交换,被吸附进入到Fe-AlLDHs夹层中;随后,吸附在Fe-AlLDHs中的BrO_3~-被Fe~(2+)还原成无毒的Br~-,释放到溶液中。最后,实验利用Fe-Al(30min)固定床进行连续流实验研究了Fe-Al(30min)对溴酸盐的去除效果及反应动力学。采用Thomas模型和BDST模型拟合了穿透时间、穿透体积等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BDST模型适合初始穿透区域(1%-10%)的拟合,而Thomas模型在不同条件下对整个穿透区域都能较好拟合。根据Thomas模型拟合得到的最大去除容量(71.01μmol/g)数据表明,低流速和大床层高度都有利于Fe-Al(30min)固定床对溴酸盐的去除(第二章)。(2)探讨了一种利用钛阳极点状腐蚀还原溴酸盐的新途径。与常规的阴极催化还原溴酸盐方法不同的是,本研究主要利用电化学诱导钛阳极腐蚀,使钛阳极表面释放出Ti~(2+)或Ti~(3+),具有还原活性的Ti~(2+)或Ti~(3+)可以将BrO_3~-还原为Br~-。在pH值为7.0时,施加1501mV电势即可诱导钛电极发生点状腐蚀。通过研究不同电势、电流强度、初始pH值和初始溴酸盐浓度等因素表明,低pH值和低溴酸盐浓度有利于加快溴酸盐还原速率。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电化学还原BrO_3~-的数量并不等于还原产物Br~-的生成数量,因为还原产物Br-中约有19.8%被吸附到钛阳极腐蚀产生的二氧化钛(TiO_2)中。水体中共存离子Cl~-,NO_3~-和SO_4~(2-)对钛阳极还原溴酸盐的影响较小,但共存离子中Cl~-和NO_3~-也被钛阳极部分去除。实验证明了通过钛阳极电化学间接还原溴酸盐是可行的,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解决能耗大、腐蚀副产物溶解等问题(第三章)。(3)设计了一种新型旋转电极生物膜反应器(RBER),将电化学法和生物法结合在一起,利用RBER反应器的阴极作为生物膜生长的载体,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作为电子供体,从而无须外加有机碳源即可利用生物膜上微生物菌群实现对溴酸盐的降解。在实验中,把活性炭纤维阴极设计成自动旋转型,通过缓慢旋转的阴极来加快微生物在阴极上的挂膜速率;且反应器不需要外加搅拌装置,在保持装置良好气密性的条件下,简化了操作流程。在不同厌氧条件下运行RBER反应器,结果表明,RBER反应器可以将150-800μg/L溴酸盐还原到10μg/L以下,且溴酸盐被完全还原为溴离子,没有其他中间产物产生。不同电流强度和水力停留时间的影响实验表明,当氢电子供体不足时,硝酸盐的存在会抑制溴酸盐的还原速率。在电流强度为10mA,水力停留时间为12h条件下,通过Monod方程拟合得到的溴酸盐最大还原速率为109.12μg/L·h,这个速率大于固定膜生物反应器、离子交换膜生物反应器、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对溴酸盐的降解速率。在RBER反应器中溴酸盐的降解过程主要是:反应器中电极被施加电流时,活性炭纤维阴极发生电化学反应;阴极生物膜表面的微生物利用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作为电子供体降解溶液中溴酸盐,当氢电子供体充足时,溴酸盐可被完全降解为溴离子(第四章)。(4)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RBER反应器运行6个阶段生物膜样品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发现,降解溴酸盐的微生物是一类形态差异很大的复合菌群,其中,反应器运行90天后的优势门类微生物是Firmicutes(厚壁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和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四类微生物相对丰度之和占总菌门数的99.1%;优势菌属主要有Bacillus(枯草杆菌属)、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和Lactococcus(乳球菌属)三类,当仅有溴酸盐作为电子受体时,三种菌属相对丰度之和占总菌属数的64.3%。此时,微生物群落中还出现了原始污泥中未出现的3种菌属:Exiguobacterium(微小杆菌属)、Arthrobacter(节细菌属)和Chlorobium(绿硫菌属),它们的相对丰度分别占比7.37%、1.81%和0.52%,这3类细菌可能是降解溴酸盐的特异性菌属(第五章)。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52
【图文】:

示意图,共沉淀,过程,示意图


行超声共沉淀,得到 pH 值为 9.0 的淡蓝色悬浮溶液。(2)将步骤(1)得到的悬浮溶液用橡胶塞密封,超声共沉淀一定时间,超声共沉淀的温度为 65℃。超声共沉淀结束后,样品冷却至 20℃~25℃后快速抽滤并经超纯水洗涤、90℃下真空干燥 24 h,磨碎到 100 目~200 目后得到 Fe-Al LDHs 样品。为探究不同超声时间对合成 Fe-Al LDHs 样品的影响,实验设置了 5 组不同超声共沉淀时间条件下(0 min、15 min、30 min、60 min、90 min)合成的样品,0 min 表示没有引入超声,只是共沉淀 90 分钟;15 min 表示共沉淀时引入 15 min超声,然后共沉淀 75 分钟;30 min 表示共沉淀时引入 30 min 超声,然后共沉淀60 分钟;60 min 表示共沉淀时引入 60 min 超声,然后共沉淀 30 分钟;90 min 表示超声共沉淀 90 分钟;各超声时间条件下合成的样品分别记做:Fe-Al (0min)、Fe-Al (15min)、Fe-Al (30min)、Fe-Al (60min)、Fe-Al (90min)。样品制备的过程简图如图 2.1 所述。Fe共沉淀溶液 超声共沉淀2+/Al3+溶液冲洗 干燥

时间条件,XRD谱


图 2.2 不同超声时间条件下Fe-Al LDHs的XRD谱图RD patterns of Fe-Al LDHs prepared at different irradiation times. (a) FeFe-Al (15 min), (c) Fe-Al (30 min), (d) Fe-Al (60 min), and (e) Fe-Al (90扫描电镜可以表征水滑石材料的形貌、粒径大小等特性。实验品的电镜扫描结果如图 2.3 所示。图 2.3 a 所示,Fe-Al (0 mi体构型,平均粒径为 1.0-1.5 μm;Fe-Al (15 min)由分散性较好成。随着超声时间延长到 30 min,Fe-Al (30 min)组成颗粒为 0.。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相同放大倍数下,Fe-Al (15 min)和 Fe-组成颗粒要比 Fe-Al (0 min)小得多,这也间接说明了超声的引石样品颗粒。图 2.3 d-e 的样品呈现絮状,这可能是过长的超声的结构,从而呈现分散形态。(a)

曲线,图谱,样品,热差


图 2.3 不同超声时间下Fe-Al LDHs样品电镜扫描图谱ig. 2.3 SEM images of Fe-Al LDHs prepared at different irradiation times. (a) Fe-Al (0 min),Fe-Al (15 min), (c) Fe-Al (30 min), (d) Fe-Al (60 min), and (e) Fe-Al (90 min)热重和差热分析是表征LDH插层产物热稳定性的常用方法,以一定的升温,测量水滑石样品质量损失情况,得到的热差图谱结果如图2.4所示。Fe-Al in)和Fe-Al (15 min)的热差曲线中出现了3个吸热峰,这是典型水滑石材料的峰[103, 104]。第一个质量衰减阶段出现在20-200℃,是由于夹层水分子的逐渐(143℃);第二个质量衰减阶段是在200-400℃,主要是由于类水滑石夹层羟基作用[58];第三个质量衰减阶段是在400-800℃,主要是由于类水滑石夹的硫酸根离子在氮气中的分解[58, 105];根据热差曲线分析,Fe-Al (0 min)、Fe-15 min)和Fe-Al (30 min)的重量丢失为31.81%、21.77%和23.83%。Fe-Al (60 min)和 Fe-Al (90 min)不同之处在于,在温度升高过程中,质量衰慢,中间甚至略有上升的过程。在第一阶段的衰减是由于物理吸附水的脱离(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小华;华民;;同国际标准接轨 控制水中溴酸盐[J];饮料工业;2007年10期

2 孙炳竹;姜明洪;曲延珍;曲晓鹏;;含溴矿泉水生产过程中溴酸盐的生成及控制[J];饮料工业;2011年02期

3 张文德;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溴酸盐[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9年05期

4 孙平,高秀敏,海维维,张津凤;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溴酸盐[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5年06期

5 裴义山;杨敏;郭召海;张昱;于建伟;张君枝;张金松;;含溴水源水臭氧处理时溴酸盐的产生与控制[J];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11期

6 王冬梅;;离子色谱法测定糕点中的溴酸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年08期

7 鲁金凤;张勇;王艺;钱敏蕾;王冬;倪磊;;溴酸盐的形成机制与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10年11期

8 吴木生;;天然山泉水生产工艺中溴酸盐的生成与控制[J];现代食品科技;2011年08期

9 刘俊;;矿泉水新国标限定溴酸盐浓度[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8年28期

10 徐莉;吴淑良;卓海华;陈文慧;;离子色谱法测定海产品中溴酸盐含量的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灼;方晶云;商启;张相如;;四种前处理技术对臭氧消毒过程中溴酸盐形成的控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2 杨晓亮;贾瑞宝;孙韶华;宋武昌;;不同溴化物浓度及高级氧化方式对溴酸盐生成的影响[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俞潇婷;王琳;张仁熙;侯惠奇;;化学还原法去除饮用水中溴酸盐的实验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贾燕南;刘文朝;胡孟;邬晓梅;;实际水体采用臭氧消毒时溴酸盐生成规律的初步研究[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下)[C];2010年

5 杨振宇;邓晓军;;IC-ICP-MS联用检测面粉及其制品中的溴酸盐[A];第11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6 俞潇婷;张仁熙;侯惠奇;;水溶液中溴酸根离子形成机制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7 俞潇婷;王琳;张仁熙;侯惠奇;;活性炭吸附法去除饮用水中溴酸根离子的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滕根发;虞雄华;;小麦粉中溴酸盐的测定[A];第11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9 徐飞飞;郭亚肖;李海斌;邓志芬;刘军伟;齐若冰;娄静;张书胜;;苯丙氨酸杯[4]芳烃键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自来水中的BrO_3~-[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2012)会议手册[C];2012年

10 徐凤丹;;饮用水臭氧消毒副产物——溴酸盐的致癌性[A];中国科协第十四届年会第十七分会场环境危害与健康防护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沙文婧;矿泉水溴酸盐含量要符合标准[N];济南日报;2008年

2 岳粹景;矿泉水标准忽略溴酸盐[N];民营经济报;2008年

3 刘俊;拟限溴酸盐浓度[N];广州日报;2008年

4 实习生 周慧邋记者 许琦敏;“矿泉水溴酸盐致癌”言过其实[N];文汇报;2008年

5 刘伊婷;饮用水业关注溴酸盐[N];中国质量报;2008年

6 胡笑红;饮用矿泉水将对溴酸盐设限[N];西部时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吴涛邋实习生 吕俊;矿泉水设定溴酸盐“门槛”[N];扬州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肖立翠;矿泉水溴酸盐浓度将受限制[N];四川日报;2008年

9 早报记者 吴洁瑾 肖蓓;上海正研究措施“紧盯”溴酸盐[N];东方早报;2009年

10 南方;矿泉水企业为溴酸盐而头痛[N];中国包装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欢;液相催化加氢还原水中溴酸盐和六价铬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钟宇;化学和电化学-微生物偶联法降解溴酸盐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3 朱琦;饮用水处理过程中溴酸盐的生成特性及优化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忆;介质阻挡放电—发射光谱检测水样中溴化物和溴酸盐[D];东北大学;2014年

2 刘亚秋;氨抑制臭氧化副产物溴酸盐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董洋;活性炭负载贵金属催化去除饮用水中溴酸盐的初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喻灵敏;贵金属改性二氧化钛光催化去除饮用水中溴酸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张鹏;两种载钯介孔材料加氢还原去除水中溴酸盐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6 于明学;饮用水臭氧活性炭处理工艺中溴酸盐的生成与去除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张晓敏;化学还原法去除饮用水中溴酸盐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徐咏咏;改性纳米零价铁去除水中溴酸盐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陈沁;天然矿泉水中溴酸盐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10 李商国;含溴水臭氧氧化过程中溴酸盐生成及抑制方法初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01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01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d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