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高效电化学还原地下水硝酸盐系统的构建及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3 22:55
【摘要】:由于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氮肥以及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不达标排放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对人类饮用水安全造成了较大影响。电化学方法因具有处理效率高、反应速率快、占地面积小和对环境友好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传统的电化学系统反应位点少,无法实现硝酸盐高效去除,同时存在副产物积累、系统能耗较高以及二次污染等问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本研究通过采用极化铁丝网强化、阳/阴极极板面积比率调节、电化学与吸附耦合、掺硼金刚石电极改性等方法,对电化学硝酸盐还原系统构型进行了研究,并探究了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硝酸盐及副产物去除性能及机理,为提升和优化电化学除硝酸盐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将2片铁丝网串联形成三维多孔铁阴极,同时在铁阴极和Ti/IrO_2-Pt阳极之间加入3片铁丝网,构建了铁丝网强化的三维多孔铁电极电化学除硝酸盐系统。三维多孔铁阴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低的阻抗,可将硝酸盐还原效率提高至90%。此外,阴、阳极间插入的铁丝网被极化,将电化学还原与铁化学还原作用相结合,有效增加了系统内硝酸盐还原位点,将硝酸盐还原效率提高至99%,并使系统能耗降低至34.82 kWh/n-nitrate-N。针对以Cu-Zn为阴极、Ti/IrO_2-Pt为阳极的电化学系统,将阳/阴极极板面积比率依次调节为1.00、0.46、0.23和0.12时,阳极对副产物的直接电化学氧化能力得以提高,而由于阳极氧化位点的减少,1.0 g/L NaCl添加条件下溶液中有效氯产量从398.5降低至132.5 mg-Cl/L,可保证副产物完全被去除的同时削弱有效氯对硝酸盐还原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硝酸盐电化学还原能力。构建了铁颗粒与沸石颗粒混合填充的电化学-吸附协同处理系统,并利用响应面法(RSM)和Box-Behnken设计(BBD)方法对系统优化得到系统最佳运行条件,为铁颗粒填充量19.74 g、沸石颗粒28.19 g和电流密度18.72 mA/cm~2,在此条件下硝酸盐还原效率达到95%(硝酸盐初始浓度50 mg-N/L)且副产物积累量较少,电解与沸石吸附的协同作用可提高铵根离子向阴极的定向迁移速率,沸石吸附氨氮能力得以提升,克服了传统电化学系统为避免生成氨氮需投加NaCl的难题。对具有不同表面终端形态和硼掺杂水平的硼掺杂金刚石(BDD)电极的硝酸盐电化学还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金属电极的硝酸盐还原效率,硼碳比率(B/C)为1.0%且具有氢终端的BDD(CR-BDD)电极对氮气的选择性高达44.5%。CR-BDD电极的C-H键可作为活性位点促进NO~-_(3(ads))形成,且其表面的疏水性可抑制电解析氢反应(HER)过程,有利于硝酸盐还原,同时,BDD电极表面H_((ads))含量较低,可抑制硝酸盐向氨氮转化,进而提高氮气选择性。本研究所构建的不同类型电化学系统可高效去除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及其副产物,为电化学去除硝酸盐污染技术的发展提供一条新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523
【图文】: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电化学


极作为阴极还原硝酸盐,对比研究 BDD 与金属材料对硝酸盐的还原性能及产物分布。1.6.2 技术路线本研究技术路线如图 1-1 所示,围绕电化学系统的构建及机理探讨,开展电化学硝酸盐还原系统构型研究,并进行硝酸盐与副产物去除性能及机理分析。通过对阴极结构改进和电极的装配方式优化,构建铁丝网强化的三维多孔阴极电化学系统,提高硝酸盐还原效率;通过减小阳极面积构建阳/阴极极板面积比率可调式电化学系统,减少电化学氧化副产物过程中的有效氯积累量,削弱有效氯对硝酸盐还原过程的抑制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硝酸盐还原效率;同时,将电化学和吸附结合构建沸石和铁颗粒混合填充的吸附-电化学协同系统,在无 NaCl 投加条件下同时去除硝酸盐及其副产物;进而利用掺硼金刚石(BDD)电极构建电化学系统,以提高氮气的选择性,实现硝酸盐污染的无害化去除。

示意图,铁丝网,铁阴极,除硝酸盐


强化的三维多孔铁阴极电化学除硝酸盐系统示意图(阴网、三维多孔铁丝网;阳极:Ti/IrO2-Pt)/IrO2-Pt 为阳极材料(IrO2: 78 wt%; Pt: 22 wt%,尺寸为 15 cm × 4.3 cm(长×宽),极板面积为 × 4.3 cm)(Toho Tech company, 日本)、铁丝网铁电极作为阴极。其中,三维多孔铁电极由 2 至丝网相互间隔 5 mm。构成铁丝网的铁丝直径为 mm(长×宽),网孔面积 36 mm2,每片铁丝网长×宽),其有效反应面积为 13.81 cm2,计算方*n1=13.77 cm2*n2=13.85 cm22

铁丝网,阴极,铁阴极,铁板


用 2 片以上铁丝网串联构建三维多孔阴极会增加硝酸盐还原能耗,且硝酸盐还原效率提高不显著,不利于实际应用。因此,利用 2 片铁丝网串联构建三维多孔阴极较为合适。利用铁板和铁丝网作为阴极,电解 100 min 后氨氮浓度逐渐上升至26.22 和 28.94 mg-N/L,之后保持不变(图 2-2 A、2-2 B)。利用三维多孔铁电极作为阴极电解 80 min 后氨氮浓度增加至 31.38 mg-N/L,而后逐渐降低至 24.36mg-N/L(图 2-2 C)。在利用不同阴极电解过程中几乎无亚硝酸盐产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诗娟;樊增禄;;还原染料的电化学还原及其染色[J];河北纺织;2008年02期

2 钱鑫;邓丽芳;王鲁丰;单锐;袁浩然;;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技术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9年S1期

3 张琪;许武韬;刘予宇;张久俊;;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概述[J];自然杂志;2017年04期

4 吴锡尊;张文智;;3-甲基-4-氨基-5-亚硝基尿嘧啶电还原的电极积分电容特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02期

5 赵明;汪正浩;胡志彬;;胞嘧啶电化学还原的ESR研究[J];化学学报;1987年08期

6 沈培康;对苯醌电化学还原的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反射光谱的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88年03期

7 刘朝晖;顾登平;;用微电极研究Ag(Ⅲ)高碘酸配合物的电化学还原过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8 胡渝;胡志彬;汪正浩;;5-硝基尿嘧啶电化学还原机理的探讨[J];化学学报;1988年03期

9 谢乃贤;黄义祥;;硫在疏质子介质中电化学还原机理的研究 Ⅰ.第一步氧化还原过程的研究[J];化学学报;1988年07期

10 刘东,张瀛洲,周绍民;旋转环盘电极法研究亚硒酸的电化学还原机理[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艳芳;池定惠;王欢;陆嘉星;;铜镍合金电极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的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有机电化学与工业学术会议暨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全国第182次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C];2014年

2 刘燕;王为;;二价钴离子在柠檬酸体系中的电化学还原过程[A];第九届全国表面工程大会暨第四届全国青年表面工程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褚有群;童少平;赵峰鸣;马淳安;;硝基苯电化学还原反应的电化学阻抗谱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4 翁华怡;郭清华;王兴荣;徐敏敏;袁亚仙;姚建林;顾仁敖;;对硝基苯硫酚电化学还原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文集[C];2015年

5 刘国平;蒲满飞;王文进;;铼与胺羧类络合剂的络合电化学还原[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8)[C];1998年

6 章跃标;;金属卟啉基共价有机框架与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A];第18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15年

7 肖巍;金先波;邓媛;汪的华;胡晓宏;陈政;;体相绝缘固态化合物的电化学还原[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8 朱颖;朱英红;马淳安;;多氯代芳香化合物的电化学还原脱氯反应[A];第十四届全国有机电化学与工业学术会议暨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全国第182次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C];2014年

9 章跃标;;分子基多孔催化材料与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五分会:分子与固体化学[C];2016年

10 黄晓梅;曹学君;;非质子极性溶剂提高电化学还原7-酮石胆酸制备熊去氧胆酸的选择性[A];第十四届全国有机电化学与工业学术会议暨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全国第182次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匡s钶

本文编号:2802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02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b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