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江汉平原涝渍地生态恢复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6 10:33
【摘要】: 江汉平原现有涝渍地76.4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0.6%。尽管该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但由于大量涝渍地的存在使其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大起大落且不高不稳的状态之中,生态环境退化趋势明显。本研究通过长期定位试验、野外调查和文献查阅等途径获取了大量数据,运用点面结合及系统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江汉平原涝渍地的成因及涝渍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探讨了涝渍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学机制,并从防灾减灾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两方面提出了涝渍地生态恢复与资源优化利用的途径和技术模式。主要结果如下: (1) 江汉平原的涝渍灾害是由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大平小不平的地貌条件、特殊的气象和水文变化等自然因素和过度围垦及不合理的种植制度等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江汉平原涝渍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是:气候变率加大,分布更加不均;涝渍相随,旱涝并存,且发生愈来愈频繁,水质劣变速度也在加快:土壤潜育化、湖泊沼泽化趋势加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变差;生物资源出现衰退趋势,土地生产力逐步下降;涝渍地域相对贫困人口增加,血吸虫疫区不断扩展等。 (2) 江汉平原涝渍地的演变过程主要由地质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和围湖垦殖、筑堤修坝、农业政策等人为因素共同驱动。湖泊在江汉平原涝渍生态环境的演变中起着特殊重要的调控和指示作用,近代大规模的围湖垦殖大大加快了涝渍地的形成速度。 (3) 江汉平原涝渍地域在地势、水文、土壤、气候、生物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梯度分异规律。按照地面高程、地下水位、水域面积等8个主要因素对潜江市的涝渍地域进行了综合分类和分区;通过在6个不同类型的典型涝渍微地域上实施的各具特色的开发利用技术试验示范,表明对涝渍地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开发利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效益。 (4) 对南方易涝易渍地区而言,采用除涝、排渍两个独立标准进行排水规划设计是不完善的,本研究将除涝与排渍作为一个连续过程,研究了涝渍地主要作物持续受渍的排水控制指标和在涝渍综合胁迫下的排水控制指标。结果显示,在持续受渍状态下,地下水超标水位和持续时间的累积值(SEW30)与棉花、大豆和油菜的相对产量Ry(或减产幅度Rf)之间显著相关;在涝渍胁迫条件下,涝渍综合超标水位累积值(SFEW80)与棉花和大豆的相对产量Ry(或减产幅度Rf)显著相关。 (5) 除了涝渍地域的分类开发利用之外,在涝渍微地域上实施梯级开发模式和适度退田还湖也是其生态恢复与开发利用的有效手段。在碟形涝渍微地域上可以实施梯级开发模式,即在碟形洼地的底部实施退田还渔方案,在中下部利用水生和湿生经济生物进行开发利用,在中上部结合田间排水降渍工程技术因地制宜选用各种优化种植模式,在上部发展庭园经济、设施农业等;在滨湖涝渍微地域上可以适度退田还湖,退田还湖控制高程应在22.0 m~26.0 m之间,退田还湖的对象是未列入重点垸、蓄洪垸的一般垸,可以采取退人不退耕的“单退”和既退人又退耕的“双退”两种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X171.4
【图文】:

江汉平原,区位


1江汉平原涝渍地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江汉平原位于长江中游、湖北省中南部,是长江、汉江及其支流交汇形成的冲积、湖积平原,总面积6.6万kmZ,其中耕地面积188万腼,,占全省的57%(图2一1)。区内河流纵横,洪湖、白露湖等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湖泊总面积25O0k旷。江汉平原的农业生产在湖北省农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在我国区域经济分工格局中,呈现出愈益重要的趋势。明嘉靖年间荆江大堤形成后,长江河势越来越受堤防的制约。目前荆江河床已高出邻近的地面Zm,汛期水面高出地面6一15m。“帆轮楼顶驶,江水屋上流”,荆江已成悬河状态。长江通过其高地下水位的胁迫导致江汉平原地区的土壤潜育化、沼泽化。由于气候、地质等自然力量驱动,再加上20世纪50年代末“以粮为纲”时开始的盲目围湖造田、90年代初大规模建设时的围湖造地

梯级,地下水位,冬季作物,涝害


土重粘土如图4一1所示,高场原种场典型碟形洼地的5个圈次中,除最高圈次的冬季地下水位在lm左右外(点5),其余常在0.sm左右,因此不可能不对冬季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所处圈次海拔高程越低(点1最低,余依次渐高),冬季地下水位越高。低处不仅平均地下水位高,而且受降雨影响大,降雨后地下水位上升迅速,而且高水位持续时间长,有时还会有短暂的涝害出现(图中为正值处)。总而言之

剖面形态,暗管排水,剖面形态


222.85.2一2.444暗管排水对剖面形态的影响从土壤剖面形态看(图5一2),暗管排水处理的剖面颜色变浅,可能是因为土层中还原性铁锰的含量降低所致。说明暗管排水有利于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消除还原性物质的毒害,改善根系生长环境。对照(无暗管)埋设暗管5年图5一2暗管排水剖面形态比较暗管排水对剖面物质分布的影响对暗管排水的土壤剖面进行分层(每10cm为一层)取样,分别测定了有机质、速效钾、EC等的剖面分布。8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学雷;江汉平原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估与生态恢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2 陈怀顺,赵晓英;西北地区不同类型区生态恢复的途径与措施[J];草业科学;2000年05期

3 李天煜;我国采矿废弃地生态恢复事业问题剖析[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3年06期

4 郭和蓉,卢小良,廖宗文,毛小云,叶振邦;香港石质边坡生态恢复方法探讨[J];草业科学;2004年09期

5 马松尧,王刚,杨生茂;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与生态恢复若干问题的探讨[J];水土保持通报;2004年05期

6 夏汉平,黄娟,孔国辉;油页岩废渣场的生态恢复[J];生态学报;2004年12期

7 潘树林,王丽,辜彬;论边坡的生态恢复[J];生态学杂志;2005年02期

8 王志宏,李爱国;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基质改良研究[J];中国矿业;2005年03期

9 闫芊,何文珊,陆健健;湿地生态工程范例分析及一般模式[J];湿地科学;2005年03期

10 华国春,李艳玲,黄川友,梁川,王杰;拉萨拉鲁湿地生态恢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英文)[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健健;;湿地生态恢复的理论与实践[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2 赵晓英;陈怀顺;王学定;;西北地区的生态退化与生态恢复[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吴欢;周兴;;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研究进展[A];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广西生态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杨玉盛;谢锦升;陈光水;郭剑芬;;红壤侵蚀退化地生态恢复后C吸存量的变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谢继石;;退耕还林还草,发展草地畜牧业确保生态恢复与经济增长[A];全国半农半牧区草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文集[C];2000年

6 程根伟;;明确生态功能定位,促进生态工程实施[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7 邵琪;顾卫;许映军;;土壤种子库在工程创面生态恢复中的应用[A];工程绿化理论与技术进展——全国工程绿化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月林;查良松;;淮南煤矿塌陷区生态恢复问题的思考[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汪伟刚;钟超奇;谢百灵;左雪峰;;韶赣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生态恢复设计简析[A];全国公路生态绿化理论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红柳;侯晓珉;孙贻超;于秀岭;;海岸带生态恢复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综述[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晏丽;江汉平原年沉降五到十毫米[N];地质勘查导报;2005年

2 记者 唐晓安;“富迪”成功对接“万村千乡”[N];湖北日报;2006年

3 国言;生态建设与以人为本不矛盾[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4 唐晓安;“富迪”成功对接“万村千乡”[N];现代物流报;2006年

5 靳晓磊;提高标准 做好生态恢复这篇大文章[N];石家庄日报;2008年

6 杨巴;环青海湖生态恢复成效明显[N];中国民族报;2003年

7 关克贤;江汉平原竞风流[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霍峰;浮山生态恢复开始“攻坚”[N];青岛日报;2006年

9 记者 崔霞;深圳制定水战略[N];深圳商报;2007年

10 记者 张雷 特约记者 柯水生;认真学习贯彻温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 打好林业生态恢复保护和建设这一硬仗[N];九江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章勇;江汉平原涝渍地生态恢复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2 李武斌;九寨沟马脑壳金矿露天矿山生态恢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徐广彬;公路建设对生态影响及植被恢复评价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涪平;藏中拉屋铜矿区生态恢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5 李素清;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6 李云玲;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黑河下游生态恢复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许倍慎;江汉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安全评价[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彭羽;浑善达克沙地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的自然保护区途径[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9 李江锋;北京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质量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杨胜香;广东大宝山多金属矿排土场生态恢复[D];中山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莉;长江流域上中游典型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分区及恢复效果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2 赵广伟;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的可行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吴琳琳;义马市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探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4 虞莳君;废弃地再生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5 罗淑政;煤火废弃地的生态恢复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6 盛卉;矿山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薛生国;湘潭锰矿矿业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试验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年

8 郝云庆;巫溪县红池坝不同恢复阶段群落动态特征与恢复成效评价[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何兵;生态恢复理论在干热河谷区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上的应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10 钟爽;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理论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050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050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0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