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陷地复垦基质效应与重金属元素的植物修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9 07:58
沉陷地是我国主要的退化土地之一,目前采用的复垦方式多为充填覆土,表层覆土的缺乏是制约当前土地复垦工作的主要问题。另外,大量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出来也导致了很多环境问题。因此,提出了利用固体废弃物构造土地复垦基质的思想,并把粉煤灰分别按一定比例与酒糟、糠醛渣、污泥等混合成复垦基质进行了试验研究。前期研究结果显示基质中重金属含量较高,特别是镉(Cd)的含量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基质中的重金属镉(Cd)的含量,又设计了降低重金属镉(Cd)含量的植物修复试验。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先后对六种不同基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评价植物对基质中重金属元素吸收能力的指标体系,探讨了“超富集植物”的概念。本研究对节土造田、增加耕地面积、改善沉陷地周边环境、实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促进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重金属元素的植物修复研究和“超富集植物”的筛选和培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论文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 1)通过对基质理化性质和植物生长情况的试验,获得糠醛渣、污泥、酒糟三种有机固体废弃物分别与粉煤灰混合构造土地复垦基质的适宜比例为5-20%。 2)经过六年的植物种植试验,基质理化性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基质疏松,孔隙率大,通气性好,田间持水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容重均低于土壤对照;各基质pH值基本维持在中性范围;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含量配置初期远高于对照,虽然由于植物吸收和淋洗有所降低,但是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基质配置初期盐分含量较高,经过一段时间的淋洗后,均降至2 g·kg-1以下;各基质重金属元素含量均高于土壤对照,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而降低,除镉(Cd)外,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值,因此要使基质能安全地用于农业生产,应采取措施降低镉(Cd)的含量。 3)建立了基质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并对三种基质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与基质中植物生长情况相吻合,说明模型与实际相符合。 4)各植物在基质1、2、3中的出苗率普遍高于对照,而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出苗率有提高的趋势。在基质中种植的植物,初期长势普遍低于土壤对照,随着基质不断熟化,植物均超过土壤对照。从叶绿素含量来看,除了初期有一定不良影响外,总体上与土壤相当。有多种植物的重金属含量超过了相应的国家标准,因此在基质上种植植物时,尽量选择非食用性植物品种,即使种植了蔬菜和牧草等植物,也不应将收获后的产品供人类食用或用于畜牧生产,以免危害人体健康。 5)建立和研究了复垦基质先锋植物的适宜性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基质中适宜的先锋植物分别如下:基质1为苜蓿,基质2为桧柏、棉花和高羊茅,基质3为桧柏、早熟禾、高羊茅、棉花和苜蓿。 6)探讨了评价重金属元素植物修复能力的指标体系和“超富集植物”的概念。以对植物重金属元素的植物修复实际效果为出发点,提出了评价重金属元素的植物修复能力的指标,如吸收模量、修复年限、相对修复年限和相对修复指数等,建立了以相对修复年限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并拟定了评价标准。以相对修复年限为评价指标定义相对修复年限为0-10年的植物为“超富集植物”,10-50年的植物为“富集植物”。 7)在由不同废弃物按一定的比例混合配制的六种土地复垦基质上,系统地研究了几种植物对重金属镉(Cd)的吸收和富集情况,结果表明,相对修复年限既适用于不同植物对同一种重金属元素的吸收能力的评价,又适用于同一植物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吸收能力的评价,是衡量重金属元素植物修复效果的理想指标。 8)从不同植物对同一基质重金属镉(Cd)的吸收和富集能力看,不论是经过多年种植的基质,还是第一次种植的基质,小白菜和油菜都是相对理想的植物;而黑麦草、高羊茅和苜蓿的吸收效果并不理想。从同一种植物对不同基质中重金属镉(Cd)的吸收和富集能力看,对基质1、基质2和基质3来讲,小白菜、油菜和甘蓝更适用于在由粉煤灰与酒糟混合配制的基质3、而黑麦草和高羊茅则较适用于由粉煤灰与糠醛渣混合配制的基质1;对基质I、基质II和基质III来讲,由于构成基质的糠醛渣、污泥和酒糟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的差异,植物的适宜程度并未出现一致的规律性。 9)根据“超富集植物”的相对修复年限评价标准的0-10年和“富集植物”的10-50年,小白菜、油菜和甘蓝对基质1、基质2和基质3是比较理想的“富集植物”,对基质I、基质II和基质III,只有小白菜完全表现出这种特征,所以,植物对重金属的“超富集”和“富集”特征是相对的,应当指明在什么条件下才有意义。 10)如果考虑到植物吸收和重金属淋溶两方面的作用,在种植适宜植物的情况下,基质中重金属镉(Cd)的含量会在10-15年间降至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以下,根系作用层可以满足一般农业生产的需要。
【学位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X173
【部分图文】:
的的生态恢复理论与技术研究;以中山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等为代表、以有色金属矿山废弃地为研究对象、以环境污染的控制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为主要目的的理论与技术研究(胡振琪,1996;白中科等,2000;黄铭洪,2000)。1.1.3 沉陷地复垦模式1.1.3.1 充填复垦根据沉陷地状况,当地实际条件及利用的目的,选用适当的充填物进行充填复垦,充填材料包括粉煤灰、煤矸石等城市及工业固体废渣等。按表层的处理可分为不覆土利用和覆土利用。适用于沉陷深度在 1.5-2.5m 区域。1)粉煤灰充填利用这种方法适用于客土来源没有保证的地区。利用电厂原有设备和增加所需要输灰管道便可将粉煤灰直接充填到沉陷区,充填灰水比例以 1:10-1:20 为宜,当灰场填至设计高程后进行平整利用,具体流程见图 1-1。
图 1-2 粉煤灰充填覆土利用图Fig.1-2 The use of filling with fly ash covered with soils结为建筑用地也是一条理想的利用途径。当矸石复应下部密实上部疏松,以利保水保肥,有利于时,一般采用分层回填、分层振压方法充填矸稳定性。°时,通过土地整平就可耕种。当沉陷地地表坡整成梯田,并略向内倾以拦水保墒。梯田化利用
图 1-2 粉煤灰充填覆土利用图Fig.1-2 The use of filling with fly ash covered with soils结为建筑用地也是一条理想的利用途径。当矸石复应下部密实上部疏松,以利保水保肥,有利于时,一般采用分层回填、分层振压方法充填矸稳定性。°时,通过土地整平就可耕种。当沉陷地地表坡整成梯田,并略向内倾以拦水保墒。梯田化利用
本文编号:2808290
【学位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X173
【部分图文】:
的的生态恢复理论与技术研究;以中山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等为代表、以有色金属矿山废弃地为研究对象、以环境污染的控制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为主要目的的理论与技术研究(胡振琪,1996;白中科等,2000;黄铭洪,2000)。1.1.3 沉陷地复垦模式1.1.3.1 充填复垦根据沉陷地状况,当地实际条件及利用的目的,选用适当的充填物进行充填复垦,充填材料包括粉煤灰、煤矸石等城市及工业固体废渣等。按表层的处理可分为不覆土利用和覆土利用。适用于沉陷深度在 1.5-2.5m 区域。1)粉煤灰充填利用这种方法适用于客土来源没有保证的地区。利用电厂原有设备和增加所需要输灰管道便可将粉煤灰直接充填到沉陷区,充填灰水比例以 1:10-1:20 为宜,当灰场填至设计高程后进行平整利用,具体流程见图 1-1。
图 1-2 粉煤灰充填覆土利用图Fig.1-2 The use of filling with fly ash covered with soils结为建筑用地也是一条理想的利用途径。当矸石复应下部密实上部疏松,以利保水保肥,有利于时,一般采用分层回填、分层振压方法充填矸稳定性。°时,通过土地整平就可耕种。当沉陷地地表坡整成梯田,并略向内倾以拦水保墒。梯田化利用
图 1-2 粉煤灰充填覆土利用图Fig.1-2 The use of filling with fly ash covered with soils结为建筑用地也是一条理想的利用途径。当矸石复应下部密实上部疏松,以利保水保肥,有利于时,一般采用分层回填、分层振压方法充填矸稳定性。°时,通过土地整平就可耕种。当沉陷地地表坡整成梯田,并略向内倾以拦水保墒。梯田化利用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位蓓蕾;高杨;王培俊;蒋知栋;苗慧玲;曾纪勇;;不同充填基质对复垦覆土层影响的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2 张耀方;江东;史东梅;蒋光毅;陈正发;;重庆市煤矿开采区土壤侵蚀特征及水土保持模式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1年06期
本文编号:28082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08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