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热解终温和保留时间下污泥生物质炭孔隙结构特征
发布时间:2020-09-12 20:59
通过低温(77 K)氮气吸附/脱附等温实验,结合分形维数的概念,分析生活污水污泥在不同热解终温和保留时间下经热解获得的生物质炭孔隙结构变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热解终温的提高,污泥生物质炭BET的比表面积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600oC时达到最大,为92.3 m~2/g。在低温(不超过500oC)下,污泥生物质炭中的孔以介孔为主,无微孔出现;在高温(超过500oC)下,则以微孔和介孔为主。随热解终温的升高,孔的形状由狭缝型向开放性和平行板式转变,保留时间的延长不改变孔的形状,但改变孔的容积。污泥生物质炭表面分形维数随热解终温升高呈增大趋势;而保留时间的延长,在中高温(600~700oC)下使污泥生物质炭表面分形维数降低,高温(超过700oC)下又使其提高。
本文编号:28179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苏晓燕,王蕾;影响气相色谱保留时间的因素及解决方法[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2年01期
2 马云云;谭培功;时杰;孙大勇;谭金峰;;色谱柱极性和柱温对氯苯类物质保留时间及灵敏度的影响[J];化学分析计量;2009年02期
3 于彩虹,王珏,张习权,庄傲梅,杨桂文,王剑;洗柱废液的分析与再利用[J];环境保护科学;1996年01期
本文编号:28179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17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