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基于双极膜电渗析处理脱硫废水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5 11:45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水质水量不稳定等特点,是一种典型的高含盐废水。双极膜电渗析是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可将盐溶液转化为相应的酸和碱,在废水处理与资源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预处理后脱硫废水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双极膜电渗析实现高盐废水资源化零排放的可行性,提出了进料-出料模式下产品酸和产品碱浓度的变化规律,揭示了产品碱浓度下降的机理,掌握了酸室中酸在阴离子交换膜中的迁移规律,提出了抑制产品碱浓度下降的解决方案,最后优化了酸浓度和碱能耗。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结论归结如下:(1)建立了进料-出料运行模式下酸碱浓度变化趋势的数学模型。模型模拟结果表明,酸碱浓度均可达到平衡值,最终平衡浓度与电流密度和进出流速有关,电流密度越大或进出流速越小则酸碱平衡浓度越大,反之亦然。酸碱初始浓度和初始体积只影响平衡时间,与最终平衡浓度无关。通过Na2SO4和NaCl盐溶液验证试验表明,各过程参数对酸浓度的影响与模型模拟结果一致,但碱浓度在运行过程中增至最大值后呈下降趋势。通过研究盐室电导率、pH、钠氢浓度比和碱电流效率的变化可知,酸室酸泄漏是造成碱室碱浓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提高盐室钠氢浓度比,可消除酸泄漏对碱室碱浓度的影响。在NaCl和Na2SO4溶液中,将盐室钠氢浓度比分别提高至6和14以上,可使碱室碱浓度维持稳定。(2)通过测定HC1和H2SO4在阴离子交换膜中的浓度和扩散系数,结合Nemst-Planck方程和电中性原则,建立了酸在阴离子交换膜中迁移的数学模型。吸附试验结果表明,HC1和H2SO4在膜相中的浓度远大于Donnan模型计算值。热力学Gibbs自由能分别为-1.10 kJ.mol-1和-0.49 kJ.mol-1,表明酸在膜相中的吸附为自发进行过程,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亲和力。阴离子交换膜中凝胶相所占的比例远大于间隙相,其值高达96.6%,膜相中的酸基本集中在凝胶相中。扩散系数测定结果表明,Cl-和SO42-在膜相中的扩散系数均小于H+,两者之间的比值分别为0.22和0.46。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际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随着酸浓度的增加,模型计算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距将逐渐减小。(3)提出了两种控制盐室钠氢浓度比的措施,即调节盐室pH(调pH体系)和改变膜堆构型(四隔室体系),消除酸室酸泄漏对碱室碱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调pH体系中,控制盐室pH为2时,可使碱室碱浓度维持稳定。在四隔室体系中,控制盐2室初始盐浓度为1倍脱硫废水浓度即可满足要求。通过对比两体系酸碱电流效率和能耗可知,当维持碱浓度稳定时,两体系中酸碱生产的表观电流效率基本一致。四隔室体系中酸碱生产的表观能耗均大于调pH体系,但就碱生产的绝对能耗而言,四隔室体系更具优势,所需要的能耗约为调pH体系的88%。与此同时,采用四隔室体系可有效地缩短双极膜电渗析装置运行周期,提高生产效率。(4)通过响应曲面法中的Box-Behnken设计,选取初始盐浓度、电流密度、进出流速为主要过程参数,建立二次多项式模型优化双极膜电渗析过程中酸浓度和碱能耗。试验结果表明,当初始盐浓度为3倍脱硫废水浓度、电流密度为40.3 mA·cm-2、进出流速为10.8mL·min-1时,模型预测酸浓度为1.0mol·L-1,碱能耗为2.22kWh·kg-1NaOH。试验验证可得,酸浓度为0.99mol L-1,碱能耗为2.24 kWh·kg-1NaOH,实际值与理论预测值接近,说明该模型具有很高的准确度。经济性核算结果表明,双极膜电渗析过程总能耗成本和总固定成本分别为0.236$·kg-1NaOH和0.866 $ kg-1 NaOH。对运行后的离子膜进行SEM和FTIR分析可知,在酸碱生产过程中离子膜表面均未发现固体沉积和有机物吸附污染,表明双极膜电渗析技术适用于脱硫废水的资源化处理。
【学位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X773
【部分图文】:

构型,双极膜电渗析,隔室,离子膜


双极膜电渗析(Bipolar邋membrane邋electrodialysis,邋BMED)以传统电渗析逡逑(Electrodialysis,ED)为基础,除阴离子交换膜(AEM)和阳离子交换膜(CEM)逡逑之外,额外添加具有快速催化水解离生成H+和OHT功能的双极膜(BPM)。图1-2逡逑为典型的三隔室双极膜电渗析构型(BP-A-C)。双极膜与阴阳离子交换膜交替排逡逑列,形成三个隔间,其中双极膜与阴离子交换膜之间的隔间为酸室,双极膜与阳逡逑离子交换膜之间的隔间为碱室,阳离子交换膜与阴离子交换膜之间的隔间则为盐逡逑室。在电场力作用下,盐室cr被阳离子交换膜阻挡选择性透过阴离子交换膜,逡逑Na+被阴离子交换膜阻挡选择性透过阳离子交换膜,分别与双极膜水解离产生的逡逑H+和OIT结合,转化为相应的酸(HC1)和碱(NaOH),使得脱盐与酸碱的生产逡逑同步进行。逡逑BPM邋AEM邋CEM邋BPM逡逑逦逦逦逡逑02邋■邋_邋■盐W 喊邋II邋H2逡逑t邋H逦I逦I逦H邋t逡逑—OH-J邋—逡逑逦逦?邋11逦4.逦一逦H|逦逡逑卜邋H+邋:=邋Cl.—*NaC|邋+Na+逦0邋叫逡逑4-邋 ̄逦+逦—逦蜃_逡逑?邋一逦H-逦—逦婭一逡逑■4-逦+逦-逦_一逡逑图丨-2双极膜电渗析膜堆三隔室构型(BP-A-C)逡逑然而,在处理某些弱酸碱盐时,采用三隔室构型,将导致生产能耗过高。以逡逑乙酸钠为例,在三隔室构型中,乙酸根离子迁移进入酸室与H+结合生成乙酸,逡逑由于乙酸为弱电解质

隔室,电解电渗析,构型,双极膜


逦 ̄逦p逡逑图1-3双极膜电渗析膜堆二隔室构型⑷BP-A,(b)BP-C逡逑除上述常用的三种膜堆构型外,离子膜具体排列方式可根据实际需求做出相逡逑应的变化。Maniz[l2】在BP-C二隔室构型基础上,额外添加一张阳离子交换膜组逡逑成三隔室构型BP-C-C,盐溶液首先引入两阳离子交换膜之间的隔室,随后进入逡逑双极膜与阳离子交换膜之间的酸室。与传统的二隔室构型相比,该构型可提高盐逡逑的转化率,制备更高纯度的酸溶液。同样地,该结论也适用于BP-A-A构型。Shell逡逑等[u]在传统三隔室(BP-A-C)构型上额外添加一张阳离子交换膜组成BP-C-A-C逡逑四隔室构型,用于四丙基溴化铵溶液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80逡逑mA.cnT2时,采用四隔室构型可显著的提高产品纯度,产品中溴离子浓度为485逡逑mg.L—1

工艺流程图,双极膜电渗析,浓水,选择性


膜结垢污染。经BMED处理后,最终可获得浓度为0.7邋mol邋L—1的混酸溶液。Chen逡逑等#]在BMED过程中采用选择性离子交换膜替代传统单极膜处理RO浓缩液逡逑(图1-6),该膜堆构型可避免多价金属离子迁移透过阳离子交换膜引起膜污染。逡逑9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鸣锐;张泽强;张汉泉;李冬莲;何东升;;双极膜电渗析法分解硫酸铵的影响因素[J];化工矿物与加工;2015年11期

2 胡鉴耿;金可勇;金水玉;张建中;陈宽;;双极膜技术在海岛反渗透海水淡化中水质调整的应用[J];水处理技术;2014年11期

3 尚广浩;张贵清;高从X&;;双极膜电去离子技术处理模拟低浓度含镍废水[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4年10期

4 高艳荣;王建友;卢会霞;;双极膜电渗析清洁制备NaOH和H_2SO_4的试验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3年10期

5 马洪运;吴旭冉;王保国;;双极膜分离技术及应用进展[J];化工进展;2013年10期

6 刘洪涛;袁俊生;刘杰;;双极膜法软化海水制备酸碱的研究[J];盐业与化工;2012年06期

7 焦扬;杨鹏波;丛威;;双极膜电渗析质子渗漏相关因素的分析[J];膜科学与技术;2011年06期

8 王倩;丛威;;双极膜电渗析再生酸碱过程中的阴膜漏氢研究[J];过程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9 赵西云;王倩;石绍渊;丛威;;离子交换膜面电阻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J];过程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10 董恒;王建友;卢会霞;;双极膜电渗析技术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蒋晨啸;以电渗析为基础的传质新理论和新工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2 汪耀明;双极膜电渗析法生产有机酸过程的几个关键科学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266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266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b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