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锰氧化物氧化卤代苯酚生成二恶英及其前体化合物的研究
【学位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X132
【部分图文】:
2θ (degree)10 20 30 40 50 60 705001000[图 2-2 天然锰砂的 XRD 图Fig.2-2 X-ray diffractogram of natural manganese sand.(3)针铁矿和天然锰砂的电镜扫描分析(SEM)SEM 分析是通过 Hitachi S4700(Hitachi High-tech, Tokyo, Japan)电镜分析来测定,通过图2-3两种针铁矿的SEM分析比较得知,syn-FeOOH 和 -FeOO具有明显不同的外部形貌特征。此外,扫描电镜图像还表明 -FeOOH 展现小得多且粒径大小一致的粒子,而且与 syn-FeOOH 相比分布更均匀。而天然砂的 SEM 图显示天然锰砂的表面是由大小不一的片状和结节状物质所组成图 2-4),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大小不一的孔状结构,对表面反应会有较大影响(A) (B)
图 2-4 天然锰砂的 SEM 图Fig.2-4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pectra of natural manganese oxide sand.4)针铁矿反应的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为了对针铁矿( -FeOOH)中铁氧化物元素的存在形式深入了解,我们对的表面的 Fe 进行 XPS 分析。通过分峰拟合得出天然锰砂中锰铁氧化物主e(II)和 Fe(III)化合价形式存在。它们的结合能(BE)分别为:711(Fe2p3/2)Fe2p3/2)(图 2-5 所示)。oCuns/st9001200150018002100Fe (II)Fe (III)
2θ (degree)10 20 30 40 50 60 705001000[图 2-2 天然锰砂的 XRD 图Fig.2-2 X-ray diffractogram of natural manganese sand.(3)针铁矿和天然锰砂的电镜扫描分析(SEM)SEM 分析是通过 Hitachi S4700(Hitachi High-tech, Tokyo, Japan)电镜分析来测定,通过图2-3两种针铁矿的SEM分析比较得知,syn-FeOOH 和 -FeOO具有明显不同的外部形貌特征。此外,扫描电镜图像还表明 -FeOOH 展现小得多且粒径大小一致的粒子,而且与 syn-FeOOH 相比分布更均匀。而天然砂的 SEM 图显示天然锰砂的表面是由大小不一的片状和结节状物质所组成图 2-4),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大小不一的孔状结构,对表面反应会有较大影响(A) (B)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文丽敏;张骏;;铁锰氧化物对苯酚氧化降解的实验研究[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1年02期
2 刘桂秋;唐永利;张鹤飞;;尖晶石型铁锰氧化物吸附水体中As的特性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0年21期
3 时博文;张先龙;杨保俊;姜伟平;张杰;贾小彬;张翠平;;铁锰氧化物负载粉煤灰-凹凸棒石的脱硝研究[J];安徽化工;2012年01期
4 王学艳;陈婧;;铁锰氧化物改性硅藻土吸附过滤去除水中磷的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年10期
5 夏彪;尹兰果;陈斌;黄丽;;砂柱中铁锰的淋溶淀积及其对Pb(Ⅱ)和Cd(Ⅱ)的吸附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02期
6 陈穗玲,陈永亨;硫铁矿中铊的相态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7 刘志光;含高量重金属的土壤和沉积物中镉、铜、镍和锌的化学区分[J];土壤;1985年02期
8 吴敦敖;鲁文毓;;铬在沉积物中存在的形态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1990年02期
9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蒋晶;李泽唐;张旭;李广贺;;纳米铁锰氧化物去除复合重金属试验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2 曾祥峰;魏东斌;王祖伟;陈婧;于晓曼;;碱性盐化条件下铁锰氧化物吸附镉的特征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环境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汤艳杰;铁锰氧化物界面反应研究及其环境矿物学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2 王楠;铁锰氧化物对砷的吸附和氧化特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3 丁佳锋;铁锰氧化物氧化卤代苯酚生成二恶英及其前体化合物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粉玲;铁锰氧化物催化转化溴酚生成羟基化多溴联苯醚和溴代二VA英及其机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2 朱瑾;铁锰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对水中砷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林志荣;铁锰氧化物降解多氯联苯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266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26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