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湖泊沉积物营养特征与沉水植物菹草生长的应答关系研究
【学位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X5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湖泊富营养化
1.1.1 湖泊富营养化的概念
1.1.2 湖泊富营养化的危害及治理进展
1.2 水生植物及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功能
1.2.1 水生植物的定义及其种类
1.2.2 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的机理及效果
1.2.3 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的研究进展
1.3 水生植物恢复的限制性因子
1.3.1 光照的限制作用
1.3.2 矿质营养的限制作用
1.3.2.1 氮磷对水生植物生长的限制及判断方法
1.3.2.2 其他营养限制性因子
1.3.2.3 浮游植物营养限制作用
1.3.2.4 影响营养限制作用的因素
1.3.3 其他影响水生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
1.4 菹草的生物学特征
1.4.1 菹草外形特征及生活史
1.4.2 菹草的价值
1.4.3 菹草的生长环境
1.5 水生植物的营养特征
1.5.1 水生植物对营养的吸收
1.5.2 水生植物体内的矿质营养含量及季节性变化
1.5.3 营养对水生植物的影响
2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内容和创新点
2.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2.5 研究特色
3 实验设计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2 盆栽试验设计
3.2.1 不同底质和上覆水菹草的生长与恢复
3.2.2 同—湖泊不同样点沉积物中菹草的生长与恢复
3.2.3 不同湖泊沉积物中菹草的生长与恢复
3.2.4 不同湖泊沉积物中菹草根际研究
3.3 测定项目及方法
3.3.1 不同底质和上覆水菹草的生长与恢复
3.3.2 同—湖泊不同样点沉积物中菹草的生长与恢复
3.3.3 不同湖泊沉积物中菹草的生长与恢复
3.3.4 不同湖泊沉积物中菹草根际研究
4 不同湖泊沉积物中菹草的生长与恢复
4.1 上覆水、沉积物营养对菹草生长的影响
4.1.1 前言
4.1.2 结果与分析
4.1.2.1 初始底质和上覆水营养水平
4.1.2.2 不同底质和上覆水类型对菹草生长的影响
4.1.2.3 不同底质和上覆水类型对菹草吸收营养的影响
4.1.3 讨论
4.1.4 结论
4.2 不同湖泊沉积物中菹草长势的差异
4.2.1 前言
4.2.2 结果与分析
4.2.2.1 太湖和月湖沉积物中菹草生长
4.2.2.2 汤逊湖和月湖沉积物中菹草生长
4.2.3 讨论
4.2.4 结论
4.3 同—湖泊不同样点沉积物中菹草长势的差异
4.3.1 前言
4.3.2 结果与分析
4.3.2.1 太湖不同样点沉积物中菹草生长
4.3.2.2 月湖不同样点沉积物中菹草生长
4.3.2.3 沉积物营养含量与菹草生物量的相关关系
4.3.3 讨论
4.3.4 结论
5 不同湖泊沉积物中菹草的营养特性
5.1 同—湖泊不同样点沉积物中菹草的营养特性
5.1.1 结果与分析
5.1.1.1 太湖5个样点沉积物中菹草营养含量及季节变化
5.1.1.2 月湖5个样点沉积物中菹草营养含量及季节变化
5.1.2 讨论
5.1.3 结论
5.2 不同湖泊沉积物中菹草的营养特性
5.2.1 结果与分析
5.2.1.1 太湖和月湖沉积物中菹草营养含量及季节变化
5.2.1.2 汤逊湖和月湖沉积物中菹草茎叶营养含量及季节变化
5.2.1.3 汤逊湖和月湖沉积物中菹草根系营养含量及季节变化
5.2.1.4 汤逊湖和月湖沉积物中菹草繁殖体营养含量及季节变化
5.2.2 讨论
5.2.3 结论
5.3 菹草不同部位(繁殖体、根系、茎叶)营养含量的差异
5.3.1 结果与分析
5.3.2 讨论
5.3.3 结论
6 菹草生长对沉积物-上覆水营养性状的影响
6.1 菹草生长对上覆水pH的影响
6.1.1 前言
6.1.2 结果与分析
6.1.3 讨论
6.1.4 结论
6.2 菹草根际营养特性
6.2.1 前言
6.2.2 结果与分析
6.2.2.1 菹草根系根斑的观察及X射线能谱分析
6.2.2.2 汤逊湖沉积物中菹草根斑产生对根系营养的影响
6.2.2.3 月湖沉积物中菹草根斑产生对根系营养的影响
6.2.2.4 菹草根斑化学提取
6.2.3 讨论
6.2.4 结论
6.3 菹草生长对上覆水-沉积物营养的影响
6.3.1 前言
6.3.2 结果与分析
6.3.2.1 菹草生长对上覆水营养含量的影响
6.3.2.2 菹草生长对沉积物间隙水营养含量的影响
6.3.2.3 菹草生长对沉积物水浸提态营养含量的影响
6.3.3 讨论
6.3.4 结论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成果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先明;陈开宁;范成新;朱龙喜;史龙新;;种植沉水植物和疏浚底泥对氮磷营养水平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6年05期
2 何成杰;朱端卫;郭怀成;杨旺赣;米玮洁;;外源Mn(Ⅱ)对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生长及其铁锰含量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3 徐会玲;唐智勇;朱端卫;倪玲珊;;菹草、伊乐藻对沉积物磷形态及其上覆水水质的影响[J];湖泊科学;2010年03期
4 包先明;;沙土覆盖和沉水植物措施对污染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11年01期
5 А.И.Бурдэ;王显棣;;海洋沉积矿床的形成条件[J];海洋石油;1983年05期
6 惠从善;催化剂失活——第三讲 催化剂的堵塞失活[J];石化技术与应用;1988年02期
7 马德毅,王菊英,闫启仑,刘光远,陈素梅;酸溶硫化物(AVS)对沉积物-孔隙水系统中二价有毒金属化学活动性的影响[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7年05期
8 徐锋,胡伟;地面大型油罐的机械清洗[J];清洗世界;2004年08期
9 佘海燕;河湖沉积物对重金属吸附-解吸的研究概况[J];化学工程师;2005年07期
10 葛晓光;吴潇;钱凯;;自组织人工神经网络与聚类法在矿区沉积物分类中实用性对比[J];煤炭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峰;秦樊鑫;胡继伟;黄先飞;蒋翠红;李存雄;;红枫湖沉积物中酸可挥发硫化物及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2 徐琛;杨长明;;巢湖市城市内河沉积物中重金属垂直分布特征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3 王文涛;花修艺;董德明;赵蕴珠;梁大鹏;;松花江吉林省江段部分沉积物中汞的分布特征[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4 刘健;张硕;;不同底质含水率下人工鱼礁礁体最大静摩擦系数的试验研究[A];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岑况;ThomasNeumann;StefanNorra;DorisStüben;;北京市街道沉积物的化学成分特征及重金属来源研究[A];固体地球系统复杂性与地质过程动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赵胜男;李畅游;史小红;李卫平;孙标;;乌梁素海沉积物有机质特征及其与富营养化的关系[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侯立军;刘敏;许世远;;长江口潮滩基质结合态磷化氢的初步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姜作喜;;浅谈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A];中国科协2009年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海上污染防治及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马红波;宋金明;;渤海南部海域沉积物中氮的赋存形态研究[A];第七届全国海洋湖沼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10 肖化云;刘丛强;;沉积物对成湖前土壤碳、氮比值的影响[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卫国 晨钟;攀钢高炉破损及沉积物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N];世界金属导报;2003年
2 苏万明;我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获突破[N];韶关日报;2005年
3 卫国 晨钟;攀钢高炉破损及沉积物研究有成效[N];中国冶金报;2003年
4 苏万明;我国对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获突破[N];大众科技报;2005年
5 王璐;脚趾缝结晶当心患痛风[N];保健时报;2007年
6 记者 班玮;美科学家推断火星现在就可能存在液态水[N];科技日报;2006年
7 班玮;美科学家:火星现在可能就有液态水[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8 唐悦;玄武湖菹草大爆发[N];新华日报;2006年
9 ;南湖上演“人草大战”[N];长春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徐 风;车用汽油清净剂推广的瓶颈[N];中国质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梦霞;鄱阳湖沉积物—水界面痕量砷、锑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2 薛红喜;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吸附机制及污染生态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3 谢贻发;沉水植物与富营养湖泊水体、沉积物营养盐的相互作用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4 米玮洁;不同湖泊沉积物营养特征与沉水植物菹草生长的应答关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5 娄保锋;有机污染物在沉积物上的竞争吸附效应及影响因素[D];浙江大学;2004年
6 陈华林;沉积物对有机污染物的不可逆吸附行为[D];浙江大学;2003年
7 朱广伟;运河(杭州段)沉积物污染特征、释放规律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8 乔永民;粤东近岸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9 吕晓霞;黄海沉积物中氮的粒度结构及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3年
10 杨坤;表面活性剂对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沉积物上吸附行为的调控机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会玲;两种沉水植物的净水功能及其对根际沉积物中磷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2 董林林;沉水植物与沉积物作用对富营养化湖泊磷循环的影响[D];天津大学;2007年
3 蒯文玲;淮河(安徽段)行蓄洪区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4 白薇扬;阿哈水库中不同形态汞迁移转化规律的初步探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5 刘伟;上海市郊小城镇河流沉积物营养盐与重金属污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黄沛生;太湖消浪工程对沉积物再悬浮的抑制效应及其对水体营养结构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5年
7 朱英;东平湖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征及其存在形态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应珊婷;重金属与表面活性剂共存对沉积物吸附有机物的复合效应[D];浙江大学;2006年
9 孙岩;第四纪泥石流沉积物地球化学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10 周其健;生物活动和水动力作用导致黄河口沉积物非均匀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347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34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