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学位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O614.122;TB383.1;X830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纳米银材料概述
1.3 纳米银材料的制备
1.3.1 溶液还原法
1.3.2 电化学制备法
1.3.3 晶种生长法
1.3.4 光介导合成法
1.3.5 模板直接生长法
1.4 纳米银材料的表面修饰
1.4.1 无机稳定剂
1.4.2 有机稳定剂
1.5 纳米银材料的表征方法
1.6 纳米银材料在环境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展
1.6.1 阴离子分析
1.6.2 阳离子分析
1.6.3 体内解毒物质分析
1.7 本论文的立题背景、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7.1 本论文的立题背景
1.7.2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1.7.3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N-乙酰基-L-半胱氨酸修饰的纳米银合成及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化学试剂
2.2.2 合成方案
2.2.3 NAC-AgNPs的表征
2.2.4 NAC-AgNPs用于识别生物硫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NAC-AgNPs的表征
2.3.2 NAC-AgNPs对不同生物硫醇的分析
2.3.3 NAC-AgNPs对氨基酸的选择性
2.3.4 生物硫醇对NAC-AgNPs荧光增强的机理
2.4 结论
第三章 DNA为模板的纳米银合成及应用
3.1 引言
3.2 不同序列DNA稳定的纳米银合成
3.2.1 不同序列DNA稳定的纳米银制备
3.2.2 不同序列DNA稳定的纳米银光谱表征
3.3 发卡状DNA稳定的高量子产率纳米银对氰根离子的识别
3.3.1 发卡状DNA稳定的高量子产率纳米银制备
3.3.2 R-Ag NCs的光谱表征
3.3.3 CN"的光谱滴定
3.3.4 R-Ag NCs对离子的选择性
-测定的影响'> 3.3.5 pH对CN-测定的影响
3.3.6 结论
3.4 链状DNA稳定的近红外发射纳米银对汞离子的识别
3.4.1 近红外发射纳米银的制备
3.4.2 NR-Ag NCs的表征
2+的光谱滴定'> 3.4.3 Hg2+的光谱滴定
3.4.4 NR-Ag NCs对离子的选择性
2+测定的影响'> 3.4.5 pH对Hg2+测定的影响
2+对NR-Ag NCs荧光猝灭的机理'> 3.4.6 Hg2+对NR-Ag NCs荧光猝灭的机理
3.4.7 结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壳聚糖为模板的纳米银合成及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壳聚糖纳米银的合成
4.2.3 C-Ag NPs的光谱表征
2+'> 4.2.4 C-Ag NPs测定Hg2+
4.3.1 合成条件的确定
2+
4.3.3 C-Ag NPs对离子的选择性
4.3.4 pH对猝灭的影响
2+猝灭机制'> 4.3.5 Hg2+猝灭机制
4.4 结论
第五章 蛋白质为模板的纳米银合成及应用
5.1 引言
5.2 牛血清白蛋白为模板的纳米银合成及对汞离子的识别
5.2.1 牛血清白蛋白为模板的纳米银制备
5.2.2 BSA-AgNCs表征
2+'> 5.2.3 BSA-Ag NCs作为比率荧光探针测定Hg2+
5.2.5 pH与选择性对汞离子测定的影响
5.2.6 结论
2+
5.3.1 实验部分
2+对BSA-Ag NCs荧光的猝灭效应'> 5.3.2 Cu2+对BSA-Ag NCs荧光的猝灭效应
2+-BSA-Ag NCs系统对组氨酸的识别'> 5.3.3 Cu2+-BSA-Ag NCs系统对组氨酸的识别
2+-BSA-Ag NCs系统对不同氨基酸的选择性'> 5.3.4 Cu2+-BSA-Ag NCs系统对不同氨基酸的选择性
5.3.5 pH效应
5.3.6 结论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Scott Morfsion;纳米银粉在电子工业中的最新发展[J];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4年12期
2 亓家钟;喷墨用纳米银粉[J];粉末冶金技术;2005年05期
3 何鑫;张梅;尹荔松;王忆;范海陆;阳素玉;赵修建;宋明霞;;多形貌纳米银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9年07期
4 倪靖滨;李红;谢云龙;何春;张巧焕;高德玉;周瑞敏;;纳米银制备与应用[J];化学工程师;2009年08期
5 汪菲;徐维平;杨金敏;王艳萍;张莉;;纳米银的制备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2年02期
6 张林林;;纳米银在不同盐溶液中的溶解[J];广东化工;2013年17期
7 张琳琳;;纳米银在海水中的稳定性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3年18期
8 曾琦斐;李绍国;谭荣喜;陈科;李翔;唐琼;;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应用化工;2014年05期
9 徐长山,潘海斌,陆尔东,徐世红,余小江,徐彭寿,张新夷,秦晓英,张立德;纳米银固体中的微孔道[J];核技术;2001年07期
10 司民真,武荣国,张鹏翔;负电性纳米银的制备及性质研究[J];化学物理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费阳;载有纳米银的新型复合补片的研制及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2 唐宝玲;UV型纳米银导电油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陈世龙;纳米银导电网络的构筑及其对导电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芦冬涛;荧光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D];山西大学;2014年
5 吴源;纳米银的生物效应及毒性作用机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陈大鹏;纳米银的可控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有传刚;含纳米银的胶原—壳聚糖多孔支架的促进创面修复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8 张万忠;纳米银的可控制备与形成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高向华;纳米银/天然高聚物复合抗菌溶胶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10 林俊;纳米银调控自噬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初步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新林;纳米银涂膜液制备及其在海参低温干制品中的应用[D];江南大学;2008年
2 余文娟;纳米银的细胞毒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耿健;创伤创面外用阿杰姆~(?)纳米银敷料后纳米银在体内的分布及毒理安全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4 王志杰;纳米银及纳米银凝胶的毒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唐婷;纳米银的释放及混凝剂去除的机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6 辛琦;纳米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7 熊伟;中药材中重金属提取及检测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8 熊文;利用细菌介导制备纳米银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9 张映;钩状木霉生物还原制备纳米银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10 杨宇;纸基纳米银喷墨导电油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50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50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