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与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理论机制与经验验证
【学位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124;X321
【部分图文】:
42图 4-1 2004-2014 年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指数从图 4-1 中可以看出,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指数整体偏弱,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指数多集中于 0.039-0.078 这一区间,而经济增长状况最强的资源型城市——唐山,指数为 0.198,与上海、天津、北京等城市之间存在明显差距,重庆与再生资源型城市——唐山差距虽然较小但也有待赶超。所测算的 33 个资源型城市当中,排名前 30%的城市中均为再生与成熟资源型城市,明显优于其他资源型城市,可见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可行路径即为摆脱资源依赖,经济社会方可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4.2.2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科技创新现状科技创新体现的是城市的创新能力,一个城市是否能够实现长期平稳增长,关键在于创新驱动发展机制。本文从科技创新需求、投入、产出和创新经济四方面测算了 33个资源型城市 2004-2014 年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情况。以科研经费支出额占财政收入比重、人均教育支出和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衡量资源型城市科技创新需求;以中等以上学生在全部学生中占比和城市拥有大学的排名衡量资源型城市科技创新投入;以专利申请授权数量和论文发表数量衡量资源型城市科技创新产出;以每百万人中在从事金融金融行业、计算机服务行业、科学研究的人数和高科技产品进出口总额衡量资源型城市科技创新的经济规模。采用主成分方法对指标进行合成形成科技创新指数
的需求;利用人均预期寿命和大专以上人口比例分别衡量人口素质的物质层面和精面;利用人均道路面积、排水管带密度、用水普及率等衡量城市的市政设计是否合有效率。本文测算了中国 33 个资源型城市 2015 年的宜居指数,具体指数和排名情图 4-2。
导致劳动力就业分布严重依赖于资源型产业发展状况。为反映资源型城市劳动力供给状况,本部分运用就业率数据进行说明,资源型城市的就业率的计算方法为: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登记人数)。测算了全国 33 个资源型城市 2004-2014 年就业率,数据均值与排名情况见图 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晓军;张铭洪;;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吗——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当代财经;2015年12期
2 王弟海;崔小勇;龚六堂;;健康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基于文献研究的视角[J];经济学动态;2015年08期
3 钟茂初;李梦洁;杜威剑;;环境规制能否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8期
4 李珊珊;;环境规制对异质性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8期
5 张雨微;刘航;赵景峰;;基于创新补偿差异的环境规制对出口优势的效应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5年08期
6 涂正革;谌仁俊;;排污权交易机制在中国能否实现波特效应?[J];经济研究;2015年07期
7 祁毓;卢洪友;张宁川;;环境质量、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J];财贸经济;2015年06期
8 王兵;刘光天;;节能减排与中国绿色经济增长——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05期
9 王书斌;徐盈之;;环境规制与雾霾脱钩效应——基于企业投资偏好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04期
10 支大林;;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及破解对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娄昌龙;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劳动就业[D];重庆大学;2016年
2 余鑫;“资源诅咒”假说分析与中西部地区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刘航;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制度性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4 王中亚;“资源诅咒”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关睿;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6 叶蔓;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甘信宇;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中介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2 苏力特;西部资源型城市就业政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田金玲;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50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50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