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黄河三角洲石油开发的环境影响定量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1 15:31
   定量评价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黄河三角洲地区,定量研究石油开发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其中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在对石油开发活动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对黄河三角洲石油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分析。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主要对石油开发活动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进行介绍;第二章介绍研究区域的自然地理概况和社会经济概况;第三章对黄河三角洲石油开发的环境影响进行初步综合分析;第四章建立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的石油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03-2006年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冶炼业两行业的环境影响在定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第五章基于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理论对2003-2006年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冶炼业的环境成本分别进行估算,并进行比较分析;第六章从强化环境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角度提出促进石油开发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七章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与后续研究重点。 本文通过分析石油开发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 (1)通过建立石油开发的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指标体系,评价了石油开采和石油冶炼两行业的环境影响状况。结果表明,2003年至2006年,石油开采业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不断下降,而石油冶炼业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显著上升。石油开采和石油冶炼两行业在资(能)源消费、废物排放及其治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黄河三角洲石油的可持续开发与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2)根据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理论,对黄河三角洲石油开发的环境成本进行估算的结果表明,2003年石油开发的环境成本为59.61亿元,2006年则增加到61.56亿元,增加了3.28%,其中石油开采业的环境成本占两行业的环境成本的绝大部分。 (3)石油开发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土壤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声环境污染、地下水环境污染和地表水环境污染等。黄河三角洲石油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4)石油开采业的压力指标的评分变化与石油冶炼业的相似,均呈上升趋势,但石油冶炼业的上升得更多;石油开采业的状态指标的评分变化呈下降趋势,而石油冶炼业的状态指标的评分呈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石油开采业的响应指标的评分变化和石油冶炼业的相似,均呈下降趋势,但石油开采业的下降得更显著。 (5)为了促进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经济学理论,提出如下建议:强化环境管理;建立和完善资源与生态环境经济补偿体系;大力发展石油产业循环经济;油地共建,协调发展。
【学位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X820.3
【部分图文】:

框架图,框架,社会反应,公众意识


3图1-1 “压力-状态-响应”环境指标体系的概念框架[14]PSR模型建立在人类活动对环境施加压力并影响自然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的基本认识上,可将环境压力、环境状态和社会反应归纳为各种指标。社会通过环境、经济政策,也通过意识和行为的变化,随之对这些变化产生反应。PSR模式突出了这些联系,并且帮助决策者和公众意识到环境和其他问题是相互关联的。它突出了经济的过快增长导致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以及环境保护措施和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改善的作用,因此与可持续的环境目标之间的联系较密切。PSR模型在土地质量变化的评价上得到广泛应用。世界银行LQIs项目以PRS模型为基础,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以及典型生态区的长期观测数据,采用统一的分析、集成与应用方法,为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农业生态区的人工生态系统(农业与林业)建立土地质量指标体系[16]。加拿大农业部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土壤健康”研究项目,经过10余年的实验研究

框图,技术路线,框图,石油开发


10图 1-2 技术路线框图新点)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对黄河三角洲石油开发活动产生的环进行定量研究;)根据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理论,对黄河三角洲石油开发的环境成本进

示意图,黄河三角洲,位置,示意图


黄河三角洲位置(a)与分区(b)示意图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鹏国;费良军;张力军;;油气田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11期

2 杨涛毅;陈静;冷洋洋;;基于PSR模型的贵州矿山地质环境变化趋势分析[J];贵州地质;2012年03期

3 崔瑶瑶;段炼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以垦利县为例[J];美术大观;2011年08期

4 苟建林;张吉军;;系统论视野下的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框架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17期

5 张力军;张鹏国;费良军;;油气田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6 张月明;赵志楠;梁晓林;韩晓庆;张鉴达;高伟明;;河北省典型海岛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策略[J];生态科学;2014年01期

7 苟建林;张吉军;;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许颖;黄河三角洲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咸春林;石油资源开发中的国家与区域利益协调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3 张晓娟;蓝色经济战略下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苟建林;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梅显波;英台油田加密开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陈研文;石化企业安全标准化与HSE管理体系的比较和整合利用[D];中南大学;2011年

3 付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油气资源税费制度改革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4 秦春国;渤海湾油田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玉霞;中国油气资源税费制度改革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6 范超;黄河三角洲石油开发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50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50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d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