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及其网络研究
【学位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X799.5;F713.2
【部分图文】:
二级医废收集中心则是指设立在一级医院或医废量较少的医疗单位的收集中心。本文对二级医废收集中心进行分类,通过简化复杂的回收网络,以此变成两个简单的医废回收网络。图3.4为大连医疗废弃物收运网络拓扑图:
余物用水泥固化后封闭填埋。收集袋或收集桶上的RFID标签也在处置结束后丢弃,防止可能附着的病菌在环境中传播。以上是回收处理过程中R王ID技术的具体应用,流程如图4.3所示。在整个流程中,医疗废弃物处置企业设有中央控制室,实现集中控制,对RFID标签从产生,经历写入信息,多次读取,信息比较核对,直到完成功用的整个过程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并同时存储数据,以备进行统计分析等功能。环保局等监督管理单位也可以进入系统,实现实时监督,系统自动定期将医疗废弃物处理信息和焚烧尾气监测等相关信息传送至环保局。②核对结果有误,追查源头,采取措施罄、一‘画一困矗抽查有误,重新称重一书步有医废信息的一RFID标签一园幽一霓一圈噩罗{比对信息
2)基础信息管理模块基础信息管理模块主要负责静态信息的管理,其核心是围绕盯ID标签,主要进行医疗废弃物信息从源头到处置的管理。业务流程如图4.8所示,具体包括以下子模块:①医疗机构管理子模块。实现对医疗机构的基本信息,包括地理位置、级别、床位数、医疗废弃物平均产生量、转移地点等的存储和调用。②车辆管理子模块。实现对车辆静态信息的管理,包括处置企业拥有的车辆数和车型、车辆的新旧程度、运行情况、安排每天的作业车辆等。③医疗废弃物管理子模块。该子模块是基础信息管理模块的核心,主要实现通过网络接收的医疗废弃物RFID标签信息的管理。医疗废弃物产生并分装好,制成灯ID标签,子模块即可接收到具体信息;收运车作业时可以通过读写器再一次接收信息并核对;医疗废弃物运送到处置中心后第三次读取RFID标签,系统交叉比对;最终医疗废弃物处理完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探析[J];北京农业;2011年15期
2 刘亚洲;;浅谈煤化工企业的废水处理[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09期
3 刘少宇;;废铝合金回收处理及再利用技术[J];有色金属加工;2011年04期
4 张婷婷;;浅析小区生活污水处理模式的研究进展[J];科技传播;2011年14期
5 吴宏富;;废塑料复合材料回收处理技术装备成为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领域[J];化工进展;2011年08期
6 吴宏富;;废塑料复合材料回收处理技术装备 进入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领域[J];安徽化工;2011年04期
7 ;废塑料复合材料回收处理技术装备成为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领域[J];河北化工;2011年08期
8 ;废塑料复合材料回收处理技术装备成为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领域[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1年03期
9 ;废塑料复合材料回收处理技术装备成为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领域[J];应用化工;2011年07期
10 吴宏富;;废塑料复合材料回收处理技术装备成为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领域[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丽红;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及其网络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代应;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运作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蓝英;废旧家电管理中的消费者参与及回收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王继荣;废旧家电回收再利用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常香云;企业逆向物流回收处理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付小勇;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中的博弈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姚晓勃;不完整策略少数者博弈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魏长宽;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周垂日;逆向物流管理的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秦小辉;废旧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网络优化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晶;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的费用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李丹;一九八九年以来中美危机处理模式[D];外交学院;2002年
3 卢天勇;基于逆向供应链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4 谢芳芳;废旧家电逆向物流回收处理模式的环境因子评价[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5 张小梅;纯粹经济损失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郝继伟;论破产保证债权的处理[D];重庆大学;2007年
7 宋世彬;SC航空公司服务质量偏差处理模式[D];四川大学;2005年
8 阎昱希;防治电子垃圾污染的立法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孙军丽;基于EPR的废旧家电回收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汪文俊;家庭—小区相结合的垃圾分类处理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503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50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