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研究
【学位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X322;F273.1
【部分图文】:
13图 2-2 环境库兹涅兹曲线an, Krueger(1996)最早研究得出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以 66 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大气、水等环境污染的信息,实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环境质量会出现先体变动趋势是收入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倒“U”型曲线关系,因为该曲类似,因此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这种倒“U”型曲线关系称为环境库兹涅兹曲线以一种动态的形式反映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阐明污染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环境污染是如何制约着经济增长的,具体如图 2-2括以下三个方面:(1)图中 a 点之前的曲线反映的是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呈现一种正向的关系,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环境质量会越来越恶化。(2)图中 a、b 点之间的曲线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此时,虽然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呈现一种正向的关系,但是伴随着经济的虽然还算在变得严重,但是速度相比前一个阶段来说是缓慢的。(3)图中 b
回路 1-2:企业家绿色创新精神、企业绿色文化(+)→绿色技术积累因子(+)→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内部动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成果(+)→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企业家绿色创新精神、企业绿色文化。该回路是正反馈回路,揭示出企业的企业家绿色创新精神、企业绿色文化等企业的技术积累越强,越有利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内部驱动力的提升。这些正向的反馈作用的发挥在实际中会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进一步提高,最终反过来再促进企业的企业家绿色创新精神、企业绿色文化等技术积累的增强。回路 1-3:环境保护、技术创新、资质认证(+)→企业形象因子(+)→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内部动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成果(+)→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环境保护、技术创新、资质认证。该回路是正反馈回路,揭示出企业的环境保护、技术创新、资质认证等企业形象越好,越有利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内部驱动力的提升。这些正向的反馈作用的发挥在实际中会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进一步提高,最终反过来再促进企业的环境保护、技术创新、资质认证等企业形象的提升。回路 1-4:创新的 R&D 费用、创新的风险、惯性因素(+)→内部阻力因子(+or-)→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内部动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成果(+)→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创新的 R&D 费用、创新的风险、惯性因素。该回路有可能是正反馈回路,也可能是负反馈回路。创新的 R&D 费用、创新的风险、惯性因素等内部阻力因子在一定情况下可能会阻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内部驱动力的提升,从而最终会阻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进一步提升。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技术革新、技术推广等科技技术的增强。回路 2-2:消费者、政府采购、其他公司、出口等对绿色产品的需求(+)→社会需求拉动力因子(+)→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外部动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成果(+)→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消费者、政府采购、其他公司、出口等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该回路是正反馈回路,揭示出外部市场的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技术推广等科技推动力越强,越有利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外部动力的提升,正反馈效应的发挥使得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进一步提升,最终反过来再促进外部市场的消费者、政府采购、其他公司、出口等对绿色产品的需求的增加。回路 2-3:财政支持、税收支持、政策推动(+)→政府影响力因子(+)→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外部动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成果(+)→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财政支持、税收支持、政策推动等对企业绿色技术的支持。该回路是正反馈回路,揭示出政府不管是从财政、税收、还是从相关政策方面的推动来支持企业进行绿色技术的提升,都有利于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驱动力的进一步提升,正反馈效应的发挥使得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进一步提升,最终反过来再促进政府对企业绿色技术的支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南;葛察忠;秦昌波;龙凤;董战峰;李晓琼;高树婷;杨琦佳;吴琼;任雅娟;;中国独立型环境税方案设计及其效应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2015年04期
2 王金南;蒋洪强;刘年磊;;关于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的战略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2015年02期
3 李晓亮;葛察忠;贾真;翁智雄;;新常态下我国环境政策的需求和建议[J];环境保护科学;2015年02期
4 王金南;董战峰;陈潇君;叶维丽;;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环境市场制度的重大创新[J];环境保护;2014年18期
5 李胜兰;初善冰;申晨;;地方政府竞争、环境规制与区域生态效率[J];世界经济;2014年04期
6 沈能;刘凤朝;;高强度的环境规制真能促进技术创新吗?——基于“波特假说”的再检验[J];中国软科学;2012年04期
7 张文彬;张理芃;张可云;;中国环境规制强度省际竞争形态及其演变——基于两区制空间Durbin固定效应模型的分析[J];管理世界;2010年12期
8 赵玉民;朱方明;贺立龙;;环境规制的界定、分类与演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06期
9 林峰艺;;我国环境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启示[J];南方论刊;2009年09期
10 胡娟;;环境税的税理分析及其政策启示[J];环境保护;2009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天悦;环境规制的绿色创新激励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2 姜林;中国环境规制效率评价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邓稳健;绿色供应链的构建环境和绿色度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范红红;产业规制中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郭文涛;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光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52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52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