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手机资源化的生命周期评价
【学位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X705;F713.2;F426.6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废弃手机资源化的必要性
1.1.2 生命周期评价是废弃手机资源化管理的有效评价工具
第二节 研究内容
1.2.1 废弃手机资源化再利用的基础研究
1.2.2 废弃手机资源化工艺过程的LCA研究
1.2.3 废弃手机资源化处理处置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四节 选题意义及主要创新点
1.4.1 选题意义
1.4.2 已具备的条件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1.4.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生命周期评价及其在废弃电器电子设备领域的应用
第一节 生命周期评价概述
2.1.1 LCA的基本内涵
2.1.2 LCA基本框架
2.1.3 LCIA方法研究
2.1.4 LCA相关软件
第二节 电器电子设备领域LCA研究进展
2.2.1 电器电子设备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进展
2.2.2 手机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进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废弃手机管理体系现状研究
第一节 废弃手机管理政策现状研究
3.1.1 国外管理政策现状研究
3.1.2 我国管理政策现状研究
第二节 废弃手机回收体系现状研究
3.2.1 国外回收体系现状研究
3.2.2 我国回收体系现状研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废弃手机资源化的拆解流程
第一节 废弃手机回收处理分析
4.1.1 手机组成
4.1.2 废弃手机回收处理方式判别
第二节 废弃手机资源化利用技术
4.2.1 印刷电路板
4.2.2 锂电池
4.2.3 其它部件
第三节 废弃手机拆解流程
4.3.1 概述
4.3.2 不同拆解处理方式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废弃手机资源化过程的生命周期评价
第一节 评价目的和范围的确定
5.1.1 评价目的
5.1.2 评价范围
第二节 清单分析
5.2.1 数据来源
5.2.2 情景建模
第三节 影响评价
5.3.1 LCA方法选择
5.3.2 分类和特征化处理
5.3.3 归一化和加权处理
5.3.4 影响评价
第四节 结果解释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废弃手机资源化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第一节 废弃手机资源化的环境保护概述
6.1.1 相关管理政策
6.1.2 有害物质识别
第二节 废弃手机各处理阶段的环境问题
6.2.1 储存阶段
6.2.2 回收处理阶段
6.2.3 残余物处理阶段
第三节 废弃手机资源化过程的环境污染管理
6.3.1 处理处置厂的设计
6.3.2 储存阶段
6.3.3 回收处置阶段
6.3.4 残余物处理阶段
6.3.5 环境管理系统建设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平 ,马智刚;现行生命周期评价的缺陷及改进措施的探讨[J];城市质量监督;2002年12期
2 周祖鹏;;生命周期评价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应用能源技术;2005年06期
3 洪竞科;王要武;常远;;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及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综述[J];工程管理学报;2012年01期
4 张豪磊;李俊杰;冯忠良;;项目生命周期评价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2年10期
5 王树功;生命周期评价研究[J];环境与开发;1999年01期
6 王洪涛;;势在必行的生命周期评价[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4年05期
7 张磊;赵新;;推动电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生命周期评价原理、方法及软件[J];日用电器;2011年03期
8 付振喜;牛淑梅;王振华;;包装生命周期评价标准现状[J];中国包装工业;2012年13期
9 张芳;吴国荣;;我国钢材生产的生命周期评价[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12期
10 郭焱;刘红超;张茜;郭彬;;归果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应用[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尹建锋;废弃手机资源化的生命周期评价[D];南开大学;2014年
2 谷立静;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中国建筑行业环境影响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3 任辉;食品生命周期评价研究与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冷如波;产品生命周期3E+S评价与决策分析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杨帆;生活垃圾堆肥过程污染气体减排与管理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6 高峰;生命周期评价研究及其在中国镁工业中的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7 王国栋;刺参陆基养殖系统的能值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倩影;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8年
2 任丽娟;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典型纸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3 张亚平;生命周期评价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大学;2004年
4 敖红光;大庆王家围子地区燃油和燃煤供暖的生命周期评价[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5 梅磊;苏州月亮湾国际中心建筑生命周期评价[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6 张晓璐;简化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其案例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7 李晓超;生命周期评价在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8 黄春林;合成高分子生物医学材料制品的生命周期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9 黄淞;生命周期评价在二甲醚生产行业中的应用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周婷;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秸秆造纸环境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52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52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