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破解污泥的溶出机制及同步臭氧氧化对污泥减量效能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3 09:26
剩余污泥处理和处置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污泥减量成为必然。在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污泥减量技术中,利用臭氧进行隐性生长的污泥减量技术由于其破解效率高、不产生毒副作用等特点成为该方向研究的热点。臭氧具有强的杀伤力,它能够渗入细胞壁从而破坏细菌有机体链状结构导致细菌的死亡,细胞溶解释放有机物质到水中,而这些自产底物可重新被用于生物代谢,这样部分有机碳的重复使用将会导致污泥产量的减少。利用臭氧对剩余污泥进行破解,可以使污泥胞内外物质溶出进入液相,改变污泥特性,还有可能形成新的剩余污泥减量排放处理工艺。本文利用臭氧破解活性污泥以研究臭氧破解污泥的若干基础理论问题,并探索将臭氧直接作用在活性污泥反应器上进行同步臭氧氧化实现污泥减量排放工艺的可能性及处理特性。 通过静态试验的方法了解了臭氧破解活性污泥的机理,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各指标溶出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经臭氧破解后污泥液相中的SCOD、TN、NH_(3-)N、有机氮、NO_3~--N、TP、蛋白质、多糖等物质随臭氧浓度和臭氧投加量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NO_2~--N、总蛋白质、TOC、pH值、污泥SOUR及SVI值则呈现下降趋势。理论分析发现,本研究中SCOD和TN的溶出均低于理论值,分析是由于当微生物细胞壁破裂后,细胞质进入了液相,在液相中与臭氧直接接触而发生化学氧化作用,部分有机物被氧化成为二氧化碳、氮气和氨气从水中逸出;臭氧破解过程中污泥活性有较大程度的降低,SOUR从初始的9.92mgO_2/gVSS·h下降到5.92mgO_2/gVSS·h,VSS/SS从0.78降低到0.68;臭氧破解使得絮体尺寸变小、密度提高,沉降性能得到很大提高,污泥pH值从中性变为弱酸性。 利用二元线性回归法建立臭氧浓度和臭氧投加量对臭氧破解效率的模型可以看出,臭氧破解污泥过程中的液相SCOD、蛋白质、多糖的溶出和TOC的破解与臭氧浓度和臭氧投加量呈正比指数关系。 在前面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后续工艺的臭氧作用条件为臭氧浓度36.65mg/L,臭氧投加量0~0.04gO_3/gSS。 将臭氧直接作用于生物反应器进行隐性生长,能实现污泥的减量排放。本试验选取SBR和MBR两种生物反应器作为同步臭氧氧化污泥减量的研究系统。 考察了各臭氧投加量下SBR污泥减量系统的污泥浓度、污泥性能和出水水质变化情况,并与对照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步臭氧氧化可以降低SBR系统的平均表观污泥产率,对照系统的平均污泥产率系数为0.45gSS/gSCOD,而在臭氧投加量为0.01、0.02、0.025、0.03gO_3/gSS时的平均产率系数分别为0.36、0.2、0.11、0.03gSS/gSCOD,在50d的连续运行中,对照系统共排放约150g干污泥,而臭氧减量系统仅排放47.2g干污泥;臭氧氧化对SBR系统出水的COD、NH_3-N、TP影响较小,在臭氧投加量小于0.03g03/gSS时,去除率分别为92.5%、91.1%和80.5%;臭氧氧化对污泥活性的影响较小,在臭氧投加量小于0.03gO_3/gSS条件下,保持了85.3%以上的活性;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加,污泥SVI值下降。 对反应器在臭氧投加量为0.03gO_3/gSS时进行了30天的连续运行研究。结果表明,同步臭氧氧化可以明显减少SBR反应器的污泥排放量,在不排泥的情况下对照系统MLSS增加了5907mg/L,而臭氧减量系统污泥MLSS仅增加了643mg/L。但随着臭氧的长期投入,反应器内污泥活性下降会影响出水水质。 考察了各臭氧投加量下MBR污泥减量效能的影响研究。发现MBR对照系统的平均污泥产率为0.32gSS/gSCOD,而在臭氧投加量分别为0.01、0.015、0.02、0.025、0.03 gO_3/gSS时,系统平均污泥产率系数分别为0.25、0.16、0.07、0.021、0.016 gMLSS/gSCOD,当臭氧投加量大于0.025gO_3/gSS时,污泥产率系数接近零,在50d的连续运行中,对照系统共排放143 g干污泥,而臭氧减量系统共排放48g干污泥;臭氧氧化对MBR系统出水的COD、NH_3-N影响甚小,充分体现了MBR系统的高效稳定性,但由于MBR系统对磷的处理效果不好,因此投加臭氧后更加重了除磷的难度;随着臭氧的加入,污泥活性下降。 在臭氧投加量为0.025gO_3/gSS条件下对反应器进行了为期30天的连续运行试验。结果表明,在不排泥的情况下,MLSS在30天增加了4 863mg/L;而臭氧减量系统污泥MLSS仅增加了380mg/L;臭氧的加入对污泥出水水质没有很大影响。
【学位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X703.1
【部分图文】:
用显微镜观察发现大量原后生动物,菌胶团结构紧密;污泥浓度为 3500m留L,污泥沉降性能较好,SVS、SV3。和SVI分别为26、16、45.7。接种污泥外观及微生物见图2.1。(a)接种污泥外观x50(b)变形虫属(枷 oeba)x100(C)纤毛虫属(cz’了角 te)x100(d)钟虫属(汾厂t比曰1a)/100图2.1接种污泥外观及微生物种群 Fig.2.1APPeraneeandmierobialeo一nmunityofseedsludge
次污泥膨胀与低溶解氧浓度和低污泥负荷有关。但经过18天的运行,A、B反应器中的SVI并没有显著下降,污泥仍然处于膨胀状态,镜检发现,反应器中污泥丝状菌仍然大量存在(图2.5a)。为此,从第29天开始,对B反应器采用同时提高溶解氧浓度和污泥负荷的方式运行,发现B反应器(图2.4)的SVI虽在开始几天有上升趋势,但从34天以后Svl值逐渐下降,在第48天降至98mL/g并相对趋于平稳,此时,污泥膨胀已经得到控制,镜检发现污泥中菌胶团细菌己占据优势,丝状菌只是零星地分布在菌胶团细菌之间(图2.5b)。而从试验结果也可以发现
2.L2臭氧臭氧发生器为杭州荣欣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CHY-3型臭氧发生器(见图2.8),气源流量范围为0~80L爪,最大臭氧产生量为3妙,臭氧发生原理为电晕放电,利用高速电子具有的动能(6一7eV)轰击氧分子,使其分解为氧原子接着通过三体碰撞反应形成臭氧。气源流量分别为10、20、30、40、50、60、70L爪条件下,该臭氧发生器的臭氧产生量分别为0.30、 0.60、 1.05、 1.68、 1.96、2.40、2.959/h;产生的臭氧浓度分别为3r.so、3一96、32.23、33.89、36.65、39.33、4o.25mg/L。本试验中不同气源流量下,臭氧投加量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2.9所示。图2.8臭氧发生器 Fig.2.8Ozonegenerator一10Llh一ZOUh--月二一30Ljh一(一4OL加--代二一50L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68403
【学位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X703.1
【部分图文】:
用显微镜观察发现大量原后生动物,菌胶团结构紧密;污泥浓度为 3500m留L,污泥沉降性能较好,SVS、SV3。和SVI分别为26、16、45.7。接种污泥外观及微生物见图2.1。(a)接种污泥外观x50(b)变形虫属(枷 oeba)x100(C)纤毛虫属(cz’了角 te)x100(d)钟虫属(汾厂t比曰1a)/100图2.1接种污泥外观及微生物种群 Fig.2.1APPeraneeandmierobialeo一nmunityofseedsludge
次污泥膨胀与低溶解氧浓度和低污泥负荷有关。但经过18天的运行,A、B反应器中的SVI并没有显著下降,污泥仍然处于膨胀状态,镜检发现,反应器中污泥丝状菌仍然大量存在(图2.5a)。为此,从第29天开始,对B反应器采用同时提高溶解氧浓度和污泥负荷的方式运行,发现B反应器(图2.4)的SVI虽在开始几天有上升趋势,但从34天以后Svl值逐渐下降,在第48天降至98mL/g并相对趋于平稳,此时,污泥膨胀已经得到控制,镜检发现污泥中菌胶团细菌己占据优势,丝状菌只是零星地分布在菌胶团细菌之间(图2.5b)。而从试验结果也可以发现
2.L2臭氧臭氧发生器为杭州荣欣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CHY-3型臭氧发生器(见图2.8),气源流量范围为0~80L爪,最大臭氧产生量为3妙,臭氧发生原理为电晕放电,利用高速电子具有的动能(6一7eV)轰击氧分子,使其分解为氧原子接着通过三体碰撞反应形成臭氧。气源流量分别为10、20、30、40、50、60、70L爪条件下,该臭氧发生器的臭氧产生量分别为0.30、 0.60、 1.05、 1.68、 1.96、2.40、2.959/h;产生的臭氧浓度分别为3r.so、3一96、32.23、33.89、36.65、39.33、4o.25mg/L。本试验中不同气源流量下,臭氧投加量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2.9所示。图2.8臭氧发生器 Fig.2.8Ozonegenerator一10Llh一ZOUh--月二一30Ljh一(一4OL加--代二一50L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广华;ClO_2耦合超声波破解污泥溶出机理与微生物隐性生长的污泥减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任媛媛;臭氧—活性炭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的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明松;市政污泥氧化破膜深度脱水机理探讨[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3 康晓菲;与蠕虫床联用的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和运行效果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曾海燕;臭氧化MBR中臭氧控制膜污染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徐召燃;污泥臭氧氧化及其回流可行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684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68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