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特异分子探针技术的建立及对十二种常见赤潮藻的检测
【学位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X173
【部分图文】:
中肋骨条(0的分析曲线
链状亚历山大藻的分
球形棕囊藻的分析曲线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卓平;段璐洋;肖群;段舜山;;风浪扰动促进中肋骨条藻和球形棕囊藻增殖的模拟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11年04期
2 陈静;王军;赵颖;栾兆坤;;赤泥复合剂絮凝处理太湖水华藻与海洋赤潮藻[J];环境工程学报;2011年09期
3 邵旻玮;孙雪;徐年军;;龙须菜对赤潮藻的生长抑制效应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海洋学研究;2011年02期
4 李锋民;单时;胡忻雨;李扬;张明全;王震宇;;水生植物热解生物油对中肋骨条藻的抑制作用[J];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9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春晖;两种赤潮藻对锰的生理生态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文世勇;基于营养盐的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技术与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王进河;两种赤潮微藻与两种轮虫相互作用对气候因子变化响应的实验生态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周媛;指状许水蚤与赤潮微藻相互作用的实验生态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张清春;东海大规模甲藻赤潮种吞噬特性及其在赤潮形成中的作用初探[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6 雷惠;基于固有光学量的东海赤潮遥感提取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齐红菊;利用叶绿素荧光方法检测浮游植物营养盐限制及跟踪赤潮生消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8 张宝玉;赤潮藻的分子标识及荧光原位杂(FISH)技术在检测赤潮藻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9 袁健;东海三种重要赤潮藻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的建立和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张前前;东海典型赤潮藻检测的荧光光谱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勇;珠江口海区环境特征及双胞旋沟藻赤潮发生过程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王洪超;船舶压载水引发赤潮风险的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吴绍渊;骨条藻赤潮后赤潮过程的三维荧光特征与生态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吕桂才;溶解有机物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多变量分析在赤潮藻识别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张乐;胶州湾常见赤潮藻脂肪酸的动力学研究及其应用[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万祯;流式图像赤潮监测仪光学系统设计[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赖海燕;典型赤潮藻对氨基酸的利用特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刘苓;不同营养条件对赤潮藻碳和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9 张璇;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营养盐的历史演变及其在赤潮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王丽媛;磁性壳聚糖复合微球对赤潮异湾藻(Heterosigma akashiwo)抑制作用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707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70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