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内蒙古乌梁素海湖泊健康评估

发布时间:2020-11-11 09:30
   湖泊健康评估作为湖泊管理的技术手段,不仅可以分析湖泊各系统的现状,对湖泊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还能对湖泊生态修复的过程进行监测,从而可以不断的为湖泊健康的适应性管理提供反馈信息。湖泊健康评估是湖泊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实现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次共19个评估指标构成的乌梁素海湖泊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并对19个评估指标的涵义及量化方法进行了阐述。同时,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结合乌梁素海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评估指标的评估标准以及湖泊整体健康水平的评估标准。选用层次分析-熵权法确定各个评估指标的权重,选用逐级加权综合评估法评估湖泊的健康水平,探求影响乌梁素海湖泊健康状况的因素,为湖泊的科学管理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在遵循湖泊健康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按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基本步骤,结合乌梁素海的实际情况,构建了适合乌梁素海的健康评估指标体系。以乌梁素海健康状况为目标层,水文水资源、物理结构、水质、生物和社会服务功能为准则层,各个特征变量为指标层,建立了包含19项评估指标的乌梁素海健康评估体系,并对19项评估指标的具体含义及量化方法进行了阐述。确定了单项评估指标的评估标准及湖泊整体健康水平的评估标准,并将乌梁素海健康状况分为理想、健康、亚健康、不健康和病态五个等级。采用层次分析-熵权法计算准则层及指标层的权重,得到水文水资源、物理结构、水质、生物和社会服务功能五个准则层对于乌梁素海健康的权重分别为0.086、0.086、0.258、0.312、0.258,表明生物完整性对乌梁素海健康状况的影响是最大的。通过调查和收集乌梁素海的现状资料确定各个评估指标的现状值,并用单项指标的评估标准对其进行度量,确定了各个评估指标的赋分情况。运用逐级加权综合评估法对乌梁素海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得出水文水资源、物理结构、水质、生物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分值分别为80分、69.93分、66.72分、40.40分和70.12分,分别处于理想状况、健康、健康、亚健康和健康状况水平。乌梁素海湖泊健康综合得分为60.80分,处于健康水平,但已非常接近亚健康,存在的一些健康问题应加以重视。针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指出了乌梁素海正面临的湖泊健康问题,并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对于乌梁素海湖泊保护和修复的建议。
【学位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X5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流域灌排系统概况
    2.3 水文气象条件
    2.4 水环境污染特征
    2.5 社会经济状况
3 乌梁素海湖泊健康评估体系
    3.1 湖泊健康的概念与内涵
    3.2 湖泊健康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3.2.1 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
        3.2.2 评估指标的涵义及计算方法
    3.3 湖泊健康评估标准的确定
    3.4 乌梁素海湖泊健康评估模型选择
        3.4.1 熵技术支持下的层次分析法
        3.4.2 逐级加权综合评估法
    3.5 本章小结
4 乌梁素海湖泊健康评估
    4.1 层次分析-熵权法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
        4.1.1 准则层权重确定
        4.1.2 指标层权重确定
    4.2 评估体系指标赋分
        4.2.1 水文水资源(B1)
        4.2.2 物理结构(B2)
        4.2.3 水质(B3)
        4.2.4 生物(B4)
        4.2.5 社会服务功能(B5)
    4.3 乌梁素海湖泊健康评估结果
        4.3.1 准则层健康评估结果
        4.3.2 目标层评估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乌梁素海湖泊健康问题分析及保护与修复建议
    5.1 乌梁素海湖泊健康问题分析
    5.2 乌梁素海湖泊保护与修复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冷辉;张凤太;王腊春;李娜;;湖泊形态健康内涵及其集对分析评价——以大纵湖为例[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2 常哲敏;陈亮;;乌梁素海旅游业发展与湖泊影响分析[J];北方环境;2012年06期

3 霍守亮;席北斗;昝逢宇;陈奇;陈艳卿;;不同生态分区参照湖泊筛选技术方法探讨[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年12期

4 ;安徽:湖泊保护名录增至498个[J];生态文明新时代;2019年02期

5 李刘英;漫谈我国湖泊的价值与功能[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0年11期

6 ;湖泊也会得“病”吗?[J];环境与发展;2016年06期

7 张瑞江;;“蓝宝石”撒落在地球上——解读湖泊[J];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2017年01期

8 张利;姜晓晓;;重塑千湖大美——访省湖泊局专职副局长熊春茂[J];政策;2016年07期

9 ;从太空鸟瞰湖泊[J];军事文摘;2016年16期

10 张祖莲;关洪林;;湖泊保护规划中有关技术问题探讨[J];人民长江;2016年2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志新;不同生态类型湖泊生物多样性和湖泊分类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2 彭波;我国跨行政区湖泊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3 张华杰;湖泊流场数学模型及水动力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4 王维虎;基于物联网的湖泊水域岸线及水质监控技术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田勇;湖泊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研究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阮小燕;长江中游湖泊类脂物记录的近代微生物生态系的变化[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7 龚珞军;五个湖泊浮游生物和主要理化指标的比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8 李育;季风边缘区湖泊孢粉记录与气候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9 彭祥捷;中国北方湖泊营养盐的迁移转化及富营养化风险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欢业;土壤和湖泊醚类化合物GDGTs的现代过程调查及古环境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环境研究所);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伟东;内蒙古乌梁素海湖泊健康评估[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2 王敏;基于MODIS的全球典型湖泊温度格局遥感分析[D];吉林师范大学;2017年

3 郑亚;湖北省湖泊旅游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黄留芳;湖泊群水动力及水质分析[D];扬州大学;2010年

5 陆涵;城市空间形态发展与湖泊的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曾璇;构建武汉市湖泊公园体系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7 张虹;论武汉城市化进程中湖泊侵占问题及法律对策[D];武汉工程大学;2016年

8 柴诗瑶;浙江传统湖泊造景艺术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6年

9 李娜;基于综合指标的湖泊群连通对水环境生态影响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赵宇;我国湖泊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879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79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7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