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式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效能研究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X703
【部分图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论文 污水中的 NH4+氧化为 NO3-;好氧区流出的泥水混合液部分回流至缺化脱氮,另一部分则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经泥水分离后,二沉剩余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厌氧区继续厌氧释磷同时保证反应池内的污泥则以富磷剩余污泥的形式排放,达到生物除磷的目的。A2/O 工艺具有简单、不易发生污泥膨胀、有利于磷回收等技术优势。
图 1-3 厌氧氨氧化菌的代谢机理[17]Fig. 1-3 Mechanism pathway of anammox bacteriaO2-在亚硝酸盐还原酶(NirS)的作用下吸收 1 个低能电子 NO 和 NH4+在联氨合成酶(HZS)的作用下生成 N2H4,能电子,最后 N2H4在联氨氧化还原酶(HZO)的作用下被放 4 个高能电子,这些高能电子用于能量转化与产生质子过电子传递链后的电子已经失去了能量,就再次进入下一。这部分过程方程式为:NH4++NO2-→N2+2H2O (ΔGΘ=-297kJ/M) 氧氨氧化菌属于自养菌,它可以固定环境中的无机碳来合成N0.15)。在碳固定过程中,NO2-作为 CO2还原的电子供体,(Nar)的作用下被氧化为 NO3-。方程式[18]为:H4++1.32NO2-+0.066HCO3-+0.13H+→1.02N2+0.26NO3-+0.066CH2O0.5N0.15+2.03H2O
盐存在的条件下,Candidatus Anammoxoglobus propionicus 比其它类型的厌氧氨氧化菌更能竞争底物 NO2-,因此在有丙酸盐存在时 Candidatus Anammoxoglobuspropionicus 容易成为优势厌氧氨氧化菌。在有乙酸存在时 Candidatus Brocadiafulgida 更容易利用底物 NO2-,更容易与其它厌氧氨氧化菌竞争[21]。在分类学上,厌氧氨氧化属于浮霉菌目的一个很深的分支[22, 23]。厌氧氨氧菌系统发育树如图 1-4 所示。目前已有 5 属厌氧氨氧化菌被鉴定,分别为Candidatus Brocadia 、 Candidatus Kuenenia 、 Candidatus Jettenia 、 CandidatusScalindua 和 Candidatus Anammoxoglobus[24]。其中前三属在淡水生态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中比较常见[25-27],而 Candidatus Scalindua 则仅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被检测到[28, 29]。尽管不同厌氧氨氧化菌在系统进化树中距离较远,但它们具有相似的厌氧氨氧化机理和细胞结构。所有厌氧氨氧化菌都含有一种致密的,由低渗透性膜包裹的细胞器-厌氧氨氧化体(anammoxosome),被认为是厌氧氨氧化反应发生的场所[23]。此外,厌氧氨氧化菌中还含有一种独特的阶梯烷脂(Ladderanes),可以将 N2H4包裹在内,降低其对细胞的毒害作用[23]。Ca. Scalindua marina (EF6020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志林;田凤蓉;林浩宇;王开春;董自斌;王克云;;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快速启动试验研究[J];广州化工;2018年22期
2 乔森;;厌氧氨氧化——由发现到应用[J];国际学术动态;2016年04期
3 何畅旅;;厌氧氨氧化工艺研究进展[J];科技经济导刊;2017年36期
4 韩黎明;苏本生;刘广青;徐红岩;张原洁;王俊;;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影响因素及应用进展[J];工业水处理;2018年02期
5 朱海晨;张树德;屈撑囤;;部分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影响因素及发展[J];广州化工;2018年03期
6 沈莎;容俊;罗军;;厌氧氨氧化技术简介[J];化工管理;2018年21期
7 周明俊;毛天广;吴博;孙明;傅金祥;于鹏飞;;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耦合启动影响因素[J];供水技术;2018年04期
8 汪瑶琪;喻徐良;陈重军;徐乐中;沈耀良;;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菌活性影响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17年02期
9 魏彩蓉;;厌氧氨氧化污水处理技术及实际应用[J];中国环保产业;2017年02期
10 胡倩怡;郑平;康达;;厌氧氨氧化菌的种类、特性与检测[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延栋;一段式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王晓媛;填埋场反应器厌氧氨氧化协同反硝化脱氮机理和优化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3 王刚;基于同时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SNAD)技术的污泥消化液脱氮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4 高范;基于厌氧水解—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技术的城市污水脱氮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张蕾;厌氧氨氧化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张少辉;厌氧氨氧化工艺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石利军;摇动床技术和厌氧氨氧化石化废水生物脱氮[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李军;高浓度米酒废水去碳脱氮新工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9 祖波;厌氧氨氧化甲烷化反硝化耦合的机理及动力学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吴根义;畜禽养殖废水厌氧氨氧化脱氮处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丹丹;基于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耦合反的微生燃料电池脱氮产电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年
2 董广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设计运行及电场强化处理低氨氮废水研究[D];河北大学;2018年
3 杨婷;模拟市政废水厌氧氨氧化脱氮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年
4 姚亮;短程反硝化实验研究及厌氧氨氧化的荧光光谱分析[D];安徽建筑大学;2018年
5 王屿;基于灭活和电磁策略的厌氧氨氧化强化启动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6 葛成浩;厌氧氨氧化耦合工艺脱氮性能及受盐度和磁场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7 周正;反硝化—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脱氮控制参数优化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8年
8 郭茜;厌氧氨氧化SBR运行条件及效果强化的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9 李萌;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厌氧氨氧化菌群群落结构及丰度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10 陶文鑫;海绵铁对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耦合的影响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86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86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