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汞库及其风险评价
发布时间:2021-01-03 20:00
汞是一种高毒性的非必需元素,具有持久性、易迁移性和高度的生物富集性等特征。自20世纪50年代初日本发生水俣病事件以来,汞污染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逐年增加的化石燃料燃烧、金属冶炼等人为过程不断向大气环境释放大量的汞,使得全球大气汞浓度逐年增加。由于汞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和长距离传输特性,使国际社会对全球汞污染问题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很多国际机构列为全球性优先控制污染物,具有跨国污染的属性,由此引发了新一轮汞污染问题研究的热潮。人们在研究汞污染问题时发现,在河流上构筑大坝并形成水库后,水域的环境条件将发生极大的变化。水库内的流速减缓,复氧能力改变,泥沙大量沉积,营养物质滞留,水体的初级生产力提高,氧化还原电位降低。这些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和伴随发生的各种复杂过程,将会影响进入水库中汞的浓度及其时空分布,使汞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将会加剧。可见水库是一个典型的“汞敏感生态系统”,对水库汞污染问题的研究极为重要。三峡水库是目前我国最大,也是举世瞩目的特大型水库。三峡水库面积1084km2,淹没的陆地面积就达632 ...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汞的理化性质及危害
1.1.1 汞的理化性质
1.1.2 汞在环境中的分布
1.1.3 汞的危害
1.2 汞在大气中的迁移转化
1.2.1 大气汞的来源
1.2.2 大气汞的形态分布
1.2.3 大气汞的迁移转化
1.2.4 大气汞的沉降
1.3 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1.3.1 汞在水体中的形态
1.3.2 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1.3.3 汞在水/气界面的迁移转化
1.4 汞在陆生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
1.4.1 土壤中汞的来源
1.4.2 汞在土壤中的形态分布及影响因素
1.4.3 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
1.4.4 汞在土/气界面的迁移转化
1.4.5 汞在沉积物—水体界面的迁移转化
1.5 全球性汞释放
1.5.1 汞的自然源排放
1.5.2 汞的人为源排放
第2章 引言
2.1 立题背景
2.2 研究内容
2.2.1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汞赋存状态及其库存量
2.2.2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汞吸附解吸特征
2.2.3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汞的环境风险
2.3 技术路线
2.4 研究目标
第3章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汞的库存量及其赋存形态
3.1 样品采集
3.2 样品分析
3.2.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分析
3.2.2 土壤汞的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消落带土壤表层总汞分布特征
3.3.2 消落带土壤汞形态分布特征
3.3.3 汞在不同高程消落带土壤的分布特征
3.3.4 消落带土壤剖面各层汞的含量变化特征
3.3.5 消落带土壤剖面各层汞的形态分布特征
3.3.6 消落带耕园地土壤汞库存量
3.4 小结
第4章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对汞的吸附解吸特征
4.1 供试样品
4.2 试验方法
4.2.1 土壤对汞的等温吸附解吸试验
4.2.2 土壤对汞的吸附解吸动力学试验
4.3 分析测试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土壤汞等温吸附特征
4.4.2 土壤汞吸附动力学特征
4.4.3 土壤汞等温解吸特征
4.4.4 土壤汞解吸动力学特征
4.4.5 土壤汞吸附量与解吸量的关系
4.5 小结
第5章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汞库环境风险评价
5.1 土壤汞库水环境风险分析
5.1.1 土壤汞库对水环境的影响
5.1.2 土壤汞库对鱼类的影响
5.2 模型评价方法
5.2.1 单因子污染评价
5.2.2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5.2.3 地质累积指数
5.2.4 土壤重金属汞的健康风险评价
5.3 评价结果讨论
5.3.1 污染评价
5.3.2 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主要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汞的分布特征[J]. 丁振华,刘金铃,李柳强,林慧娜,吴浩,虎贞贞. 环境科学. 2009(08)
[2]海马齿对无机汞的耐性和吸附积累[J]. 梁胜伟,胡新文,段瑞军,符少萍,郭建春. 植物生态学报. 2009(04)
[3]海洋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J]. 田金,李超,宛立,杜牛,赵海勃. 水产科学. 2009(07)
[4]沈抚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初步评价[J]. 车飞,于云江,胡成,杨小南,段小丽,李琴,林海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07)
[5]中国菜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J]. 汪琳琳,方凤满,蒋炳言. 吉林农业科学. 2009(02)
[6]腐殖酸对汞的吸附特性与动力学研究[J]. 冯素萍,沈永,裘娜. 离子交换与吸附. 2009(02)
[7]石家庄污灌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研究[J]. 栾文楼,温小亚,崔邢涛,陈媛媛,宋泽峰,刘洪微,杜俊,李振宁. 中国地质. 2009(02)
[8]湘西汞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意义[J]. 孙宏飞,李永华,姬艳芳,杨林生,王五一. 环境科学. 2009(04)
[9]不同粒级土壤中镉铅汞的吸附特性[J]. 王岚,王亚平,许春雪,李艳艳,安子怡,王苏明. 岩矿测试. 2009(02)
[10]环境汞污染[J]. 冯新斌,仇广乐,付学吾,何天容,李平,王少锋. 化学进展. 2009(Z1)
博士论文
[1]汞在水旱轮作系统的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 林陶.西南大学 2007
[2]水库对乌江河流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D]. 蒋红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5
[3]汞在酸沉降地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分布与行为[D]. 王定勇.西南农业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区域土壤及农产品中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D]. 刘发欣.四川农业大学 2007
[2]干湿交替环境土壤汞赋存形态及其动态变化[D]. 王平安.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55400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汞的理化性质及危害
1.1.1 汞的理化性质
1.1.2 汞在环境中的分布
1.1.3 汞的危害
1.2 汞在大气中的迁移转化
1.2.1 大气汞的来源
1.2.2 大气汞的形态分布
1.2.3 大气汞的迁移转化
1.2.4 大气汞的沉降
1.3 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1.3.1 汞在水体中的形态
1.3.2 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1.3.3 汞在水/气界面的迁移转化
1.4 汞在陆生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
1.4.1 土壤中汞的来源
1.4.2 汞在土壤中的形态分布及影响因素
1.4.3 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
1.4.4 汞在土/气界面的迁移转化
1.4.5 汞在沉积物—水体界面的迁移转化
1.5 全球性汞释放
1.5.1 汞的自然源排放
1.5.2 汞的人为源排放
第2章 引言
2.1 立题背景
2.2 研究内容
2.2.1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汞赋存状态及其库存量
2.2.2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汞吸附解吸特征
2.2.3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汞的环境风险
2.3 技术路线
2.4 研究目标
第3章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汞的库存量及其赋存形态
3.1 样品采集
3.2 样品分析
3.2.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分析
3.2.2 土壤汞的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消落带土壤表层总汞分布特征
3.3.2 消落带土壤汞形态分布特征
3.3.3 汞在不同高程消落带土壤的分布特征
3.3.4 消落带土壤剖面各层汞的含量变化特征
3.3.5 消落带土壤剖面各层汞的形态分布特征
3.3.6 消落带耕园地土壤汞库存量
3.4 小结
第4章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对汞的吸附解吸特征
4.1 供试样品
4.2 试验方法
4.2.1 土壤对汞的等温吸附解吸试验
4.2.2 土壤对汞的吸附解吸动力学试验
4.3 分析测试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土壤汞等温吸附特征
4.4.2 土壤汞吸附动力学特征
4.4.3 土壤汞等温解吸特征
4.4.4 土壤汞解吸动力学特征
4.4.5 土壤汞吸附量与解吸量的关系
4.5 小结
第5章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汞库环境风险评价
5.1 土壤汞库水环境风险分析
5.1.1 土壤汞库对水环境的影响
5.1.2 土壤汞库对鱼类的影响
5.2 模型评价方法
5.2.1 单因子污染评价
5.2.2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5.2.3 地质累积指数
5.2.4 土壤重金属汞的健康风险评价
5.3 评价结果讨论
5.3.1 污染评价
5.3.2 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主要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汞的分布特征[J]. 丁振华,刘金铃,李柳强,林慧娜,吴浩,虎贞贞. 环境科学. 2009(08)
[2]海马齿对无机汞的耐性和吸附积累[J]. 梁胜伟,胡新文,段瑞军,符少萍,郭建春. 植物生态学报. 2009(04)
[3]海洋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J]. 田金,李超,宛立,杜牛,赵海勃. 水产科学. 2009(07)
[4]沈抚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初步评价[J]. 车飞,于云江,胡成,杨小南,段小丽,李琴,林海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07)
[5]中国菜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J]. 汪琳琳,方凤满,蒋炳言. 吉林农业科学. 2009(02)
[6]腐殖酸对汞的吸附特性与动力学研究[J]. 冯素萍,沈永,裘娜. 离子交换与吸附. 2009(02)
[7]石家庄污灌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研究[J]. 栾文楼,温小亚,崔邢涛,陈媛媛,宋泽峰,刘洪微,杜俊,李振宁. 中国地质. 2009(02)
[8]湘西汞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意义[J]. 孙宏飞,李永华,姬艳芳,杨林生,王五一. 环境科学. 2009(04)
[9]不同粒级土壤中镉铅汞的吸附特性[J]. 王岚,王亚平,许春雪,李艳艳,安子怡,王苏明. 岩矿测试. 2009(02)
[10]环境汞污染[J]. 冯新斌,仇广乐,付学吾,何天容,李平,王少锋. 化学进展. 2009(Z1)
博士论文
[1]汞在水旱轮作系统的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 林陶.西南大学 2007
[2]水库对乌江河流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D]. 蒋红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5
[3]汞在酸沉降地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分布与行为[D]. 王定勇.西南农业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区域土壤及农产品中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D]. 刘发欣.四川农业大学 2007
[2]干湿交替环境土壤汞赋存形态及其动态变化[D]. 王平安.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55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955400.html